一种手压式风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735472 阅读:33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8 12: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手压式风扇,包括压杆、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一齿轮、第一锥齿轮、扇叶和手柄,所述第一齿轮包括内棘轮和外齿轮,所述压杆的一端和所述手柄可活动连接,所述压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可活动地抵持于固定在所述手柄上的所述第一齿轮的内棘轮,所述扇叶通过所述第二连杆与第一锥齿轮连接,还包括第二齿轮和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外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齿轮和所述第二锥齿轮同轴固定在所述手柄上;实现一次加速,所述第二锥齿轮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实现再次加速,实现了转动的多次加速,提高了所述扇叶转动的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压式风扇
本技术涉及一种风扇,具体涉及一种手压式风扇。
技术介绍
现有的手压式风扇分为传动箱和风扇两部分,通过在手压式传动箱上设置按压手柄、小齿轮、大齿轮、传动齿轮;风扇上设有风扇罩,来回卡压按压手柄,传动箱里的大小齿轮同时运转,带动风扇转动,只能实现一次加速,风扇转动速度慢。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多次加速,使得风扇转动速度更快的手压式风扇。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手压式风扇,包括压杆、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一齿轮、第一锥齿轮、扇叶和手柄,所述第一齿轮包括内棘轮和外齿轮,所述压杆的一端和所述手柄可活动连接,所述压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可活动地抵持于固定在所述手柄上的所述第一齿轮的内棘轮,所述扇叶通过所述第二连杆与第一锥齿轮连接,还包括第二齿轮和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齿数小于第一齿轮的齿数,所述第二齿轮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锥齿轮的直径,所述第一齿轮的外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齿轮和所述第二锥齿轮同轴固定在所述手柄上;所述第二锥齿轮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所述第一锥齿轮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锥齿轮的直径。进一步的,所述手柄上设有限位结构,所述压杆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限位结构。进一步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最小运动限位处和最大运动限位处。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杆设有第一连接轴,所述压杆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轴适配的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杆通过所述第一连接轴与所述第一连接孔实现可活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杆呈“L”型,所述“L”型的弯折部抵持于所述内棘轮。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杆靠近所述压杆的一侧设有弹簧限位杆;所述弹簧限位杆上套有弹簧;所述压杆上设有限位口,所述限位口上设有与所述弹簧限位杆相适配的第二连接孔。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口呈“V”字型,包括两条侧边和两条侧边构成的顶角,所述第一连接孔位于所述顶角处,所述第二连接孔位于所述限位口靠近手柄的侧边。进一步的,所述手柄的中部从上往下依次设有第二连接轴和第三连接轴,所述第二齿轮和所述第二锥齿轮依次与所述第二连接轴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三连接轴可转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手柄上端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中部设有与所述第二连杆相适配的第三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杆穿过所述第三连接孔,并与第一锥齿轮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压杆,带动所述第一连杆来回往复运动,利用棘轮间歇运动原理,将来回运动转化为所述第一齿轮的圆周运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二齿轮的加速转动,所述第二齿轮的转动带动所述第二锥齿轮的同轴运动,直径大的第二锥齿轮再带动直径小的第一锥齿轮的加速转动,实现了转动的多次加速,提高了所述扇叶转动的速度。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手压式小风扇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图1中细节A的放大图;图3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手压式小风扇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4所示为图3中细节B的放大图;图5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连杆的主视图;图6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连杆的俯视图;图7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手柄的主视图;图8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手柄的侧视图;标号说明:1、扇叶;2、连接部;3、第二连杆;4、手柄;5、第二齿轮;6、第一锥齿轮;7、第二锥齿轮;8、第一齿轮;9、第一连杆;10、限位口;11、压杆;12、第一连接轴;13、弹簧限位杆;14、限位结构;15、第二连接轴;16、第三连接轴。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本技术最关键的构思在于:通过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二锥形齿和第一锥型齿的相互配合实现转动的多次加速。请参照图1至图8所示,本技术的一种手压式风扇,包括压杆11、第一连杆9、第二连杆3、第一齿轮8、第一锥齿轮6、扇叶1和手柄4,所述第一齿轮8包括内棘轮和外齿轮,所述压杆11的一端和所述手柄4可活动连接,所述压杆1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杆9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杆9的另一端可活动地抵持于固定在所述手柄4上的所述第一齿轮8的内棘轮,所述扇叶1通过所述第二连杆3与第一锥齿轮6连接,还包括第二齿轮5和第二锥齿轮7,所述第二齿轮5的齿数小于第一齿轮8的齿数,所述第二齿轮5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锥齿轮7的直径,所述第一齿轮8的外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5啮合;所述第二齿轮5和所述第二锥齿轮7同轴固定在所述手柄4上;所述第二锥齿轮7与所述第一锥齿轮6啮合,所述第一锥齿轮6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锥齿轮7的直径。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使用时,用手掌握住手柄4,通过手指来回按压所述压杆11,带动所述第一连杆9来回往复运动,利用棘轮间歇运动原理,将来回运动转化为所述第一齿轮8的圆周运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二齿轮5的加速转动,实现一次加速,所述第二齿轮5的转动带动所述第二锥齿轮7的同轴运动,直径大的第二锥齿轮7再带动直径小的第一锥齿轮6的加速转动,实现再次加速,从而带动扇叶1快速转动,提高了所述扇叶1转动的速度。从上述描述可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所述压杆11,带动所述第一连杆9来回往复运动,利用棘轮间歇运动原理,将来回运动转化为所述第一齿轮8的圆周运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二齿轮5的加速转动,所述第二齿轮5的转动带动所述第二锥齿轮7的同轴运动,直径大的第二锥齿轮7再带动直径小的第一锥齿轮6的加速转动,实现了转动的多次加速,提高了所述扇叶1转动的速度,且结构简单,易于携带。进一步的,所述手柄4上设有限位结构14,所述压杆11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限位结构14。进一步的,所述限位结构14包括最小运动限位处和最大运动限位处。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在所述手柄4上设置限位结构14,保证了所述手柄4的运动在一定范围之内。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杆9设有第一连接轴12,所述压杆11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轴12适配的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杆9通过所述第一连接轴12与所述第一连接孔实现可活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杆9呈“L”型,所述“L”型的弯折部抵持于所述内棘轮。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杆9靠近所述压杆11的一侧设有弹簧限位杆13;所述弹簧限位杆13上套有弹簧;所述压杆11上设有限位口10,所述限位口10上设有与所述弹簧限位杆13相适配的第二连接孔。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在所述第一连杆9上设置弹簧限位杆13,在所述弹簧限位杆13上套弹簧,通过在所述压杆11上设置限位口10,并在所述限位口10上设有与所述弹簧限位杆13相适配的第二连接孔,所述弹簧限位杆13一部分在所述第二连接孔内,所述弹簧限位杆13可旋转,保证了所述第一连杆9推动所述第一齿轮后,能恢复至推动前的状态。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口10呈“V”字型,包括两条侧边和两条侧边构成的顶角,所述第一连接孔位于所述顶角处,所述第二连接孔位于所述限位口10靠近手柄4的侧边。进一步的,所述手柄4的中部从上往下依次设有第二连接轴15和第三连接轴16,所述第二齿轮5和所述第二锥齿轮7依次与所述第二连接轴15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齿轮8与所述第三连接轴16可转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手柄4上端设有连接部2,所述连接部2中部设有与所述第二连杆3相适配的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手压式风扇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手压式风扇,包括压杆、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一齿轮、第一锥齿轮、扇叶和手柄,所述第一齿轮包括内棘轮和外齿轮,所述压杆的一端和所述手柄可活动连接,所述压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可活动地抵持于固定在所述手柄上的所述第一齿轮的内棘轮,所述扇叶通过所述第二连杆与第一锥齿轮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齿轮和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齿数小于第一齿轮的齿数,所述第二齿轮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锥齿轮的直径;所述第一齿轮的外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齿轮和所述第二锥齿轮同轴固定在所述手柄上;所述第二锥齿轮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所述第一锥齿轮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锥齿轮的直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压式风扇,包括压杆、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一齿轮、第一锥齿轮、扇叶和手柄,所述第一齿轮包括内棘轮和外齿轮,所述压杆的一端和所述手柄可活动连接,所述压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可活动地抵持于固定在所述手柄上的所述第一齿轮的内棘轮,所述扇叶通过所述第二连杆与第一锥齿轮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齿轮和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齿数小于第一齿轮的齿数,所述第二齿轮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锥齿轮的直径;所述第一齿轮的外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齿轮和所述第二锥齿轮同轴固定在所述手柄上;所述第二锥齿轮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所述第一锥齿轮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锥齿轮的直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压式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上设有限位结构,所述压杆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限位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手压式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包括最小运动限位处和最大运动限位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压式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设有第一连接轴,所述压杆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轴适配的第一连接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煌辉洪瑛杰张问采任金波张翔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农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