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变截面收分滑模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732731 阅读:1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8 10: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一种装配式变截面收分滑模系统。系统由拼装框架组装构成的内、外桁架及门架、各辅助盘、内、外模板和各爬升穿心式液压千斤顶等构成可变截面尺寸系统。外桁架由直坡外桁架和变坡外桁架所构成,外桁架位于薄壁空心墩的外周壁的外端。直、变坡外桁架由数个拼装框架通过螺拴串接而成,内桁架位于薄壁空心墩的内周壁的内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模块化拼装方式组成若干桁架单元,再由若干桁架单元装配而成滑模桁架系统,具有方便灵活装配,反复利用,分块调运,节省材料,能适应不同尺寸的墩柱截面,施工进度快,省时省力,施工成本低,施工质量好,安全性好和使用效果好的优点。

Assembly type variable cross section telescopic sliding mode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装配式变截面收分滑模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一种装配式变截面收分滑模系统。
技术介绍
铁路或公路桥墩施工中,常遇到各路段墩柱尺寸不固定、多变、墩底顶尺寸相差较大和施工自然条件差等因素,使浇铸钢筋混凝土用的固定式滑模桁架适用范围窄或不能使用。且往往需备大量适用不同墩柱尺寸的固定式滑模桁架,从而不但造成材料成本上升,也造成运输、安装和施工费时费力,速度慢,成本大和效率低。如:塞俄比亚Weldia-Mekelle铁路工程五分部所属段落设计桥梁26座,共长8309.918米,其中设计空心墩柱共73个,全部采用固定式滑模桁架方案。墩柱墩底尺寸介于723cm×460cm至1271cm×680cm之间,墩底长度变化范围548cm,宽度变化范围220cm。墩柱线路方向锥度1∶0,垂直线路方向锥度35∶1。且施工自然条件恶劣,常造成由于固定式滑模桁架体积大、重量沉、未运至施卫现场就深陷泥潭,报废不能用的问题,严重影响施工速度和施工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配式变截面收分滑模系统,通过模块化拼装方式组成若干桁架单元,再由若干桁架单元装配而成滑模桁架系统,具有方便灵活装配,反复利用,分块调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装配式变截面收分滑模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装配式变截面收分滑模系统,包括电焊机、操作台和配电箱,其特征在于:其中,拼装框架,拼装框架由四个角钢矩形框和四个角钢柱所构成,四个呈间隔距离分布的角钢矩形框的四个角分别均布固定在四个角钢柱的上、下端及上、下端之间,角钢矩形框的对角之间设有增强角钢,上、下角钢矩形框之间的同面角钢柱的对角之间设有平行的斜拉角钢,数个拼装框架的一端部设有供另一尺寸的拼装框架从侧面或正面插入滑动的空格框,空格框所在的拼装框架和与空格框所在的拼装框架相接的拼装框架的截面尺寸相同,空格框所在的受压和滑动部的角钢部面上设有助滑钢筋和助滑钢管,同截面尺寸的拼装框架的对接面之间设有用于连接的螺栓孔;外桁架,外桁架由直坡外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变截面收分滑模系统,包括电焊机、操作台和配电箱,其特征在于:其中,拼装框架,拼装框架由四个角钢矩形框和四个角钢柱所构成,四个呈间隔距离分布的角钢矩形框的四个角分别均布固定在四个角钢柱的上、下端及上、下端之间,角钢矩形框的对角之间设有增强角钢,上、下角钢矩形框之间的同面角钢柱的对角之间设有平行的斜拉角钢,数个拼装框架的一端部设有供另一尺寸的拼装框架从侧面或正面插入滑动的空格框,空格框所在的拼装框架和与空格框所在的拼装框架相接的拼装框架的截面尺寸相同,空格框所在的受压和滑动部的角钢部面上设有助滑钢筋和助滑钢管,同截面尺寸的拼装框架的对接面之间设有用于连接的螺栓孔;外桁架,外桁架由直坡外桁架和变坡外桁架所构成,外桁架位于薄壁空心墩的外周壁的外端,直坡外桁架由数个拼装框架通过螺拴串接而成,变坡外桁架由数个截面尺寸大于直坡外桁架截面尺寸的拼装框架通过螺拴串接而成,带有空格框的拼装框架位于变坡外桁架的两端部,两个直坡外桁架的两端分别从一侧面插入两个变坡外桁架的侧面空格框内并位于空格框内的助滑钢筋或助滑钢管上,一侧的变坡外桁架的两端内侧上部分别固定一个收分穿心式液压千斤顶,另一侧对应部的变坡外桁架的两端内侧上部分别对应固定收分杆的一端,收分杆的另一端由收分穿心式液压千斤顶带动伸缩,与薄壁空心墩对应内侧面的直坡外桁架的侧面上设有直坡外模板,与薄壁空心墩对应内侧面的变坡外桁架的侧面上设有变坡外模板,两侧的直坡外桁架的上端面中部外侧设有门架底座,与薄壁空心墩对应内侧面的直、变坡外桁架上呈间隔距离固定提升架,提升架呈F或倒L型,提升架的上端为液压顶固定台,液压顶固定台的下端空间位于薄壁空心墩的墩壁上端面空间内,各液压顶固定台上分别设有爬升穿心式液压千斤顶,爬升穿心式液压千斤顶的升降液压杆的下端顶持在对应下端的薄壁空心墩的墩壁上端面上,对应门架底座两侧的一边直坡外桁架上设吊篮限位架,对应另一边的直坡外桁架上设操作平台底座,直坡外桁架和变坡外桁架的上端外侧面上设插接护拦,直坡外桁架的下端面两侧呈间隔距离螺接直坡辅助盘吊杆的上端,直坡辅助盘吊杆的下端螺接直坡辅助盘的对应两侧边,变坡外桁架的下端面两侧呈间隔距离螺接变坡辅助盘吊杆的上端,变坡辅助盘吊杆的下端螺接变坡辅助盘的对应两侧边,直、变坡辅助盘的上端外侧面上设插接护拦和爬梯;内桁架,内桁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力李明环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一公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