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污染漏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730242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8 09: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污染漏油装置,其包括:软管;集油盘,集油盘由内至外设有第一竖板和第二竖板,底板连接于第一竖板和第二竖板之间,且第一竖板围绕形成有第一通孔,软管穿设于第一通孔;夹具,夹具的一端套设于软管外,夹具的另一端套设于第一竖板外;其中,套设于软管外的夹具的一端的内径小于软管的外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既能满足防污染要求,防止有油泄漏到海里,又能方便软管的安装和拆卸;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对加载站区域的软管的连接和断开时的一个新思维,是针对加载站可能造成污染的新的处理方案。

Anti pollution oil leakage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oil pollution prevention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hose; pan, pan from the inside to the outsid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vertical plate and second vertical plates and the bottom is connected between the first and second vertical risers, and the first vertical plate around the formation of the first through hole, the through hole penetrates through a hose clamp, the clamp; one end is sheathed outside the hose clamp, the other end is sleeved on the first end of the riser; clamp is sleeved on the hose outside the inner diameter is less than the outer diameter of the hose. The utility model can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pollution prevention, to prevent oil spills into the sea, and is easy to install and remove the hose; the utility model is a new thinking to connect and disconnect the hose to the station when loading area, for loading station may cause pollution of the new de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污染漏油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防污染漏油装置。
技术介绍
在船舶行业,在自升平台中,加载站的软管都是外伸在船体外板以外,没有任何的漏油防污染措施,当软管与硬管的接头松开时,管子中的加载物质会从软管和硬管的接头处泄漏到海里造成污染。如果加载的物质是油类物质,泄放到海里会造成海水污染,这种情况是不允许发生的,因此加载站区域的设计就要避免软管的接头在松开时,将油类物质泄露到海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接头在松开的过程中,加载的物质会泄露的缺陷,提供一种防污染漏油装置。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防污染漏油装置,其特点在于,其包括:软管,所述软管的一端设有接头;集油盘,所述集油盘设于所述接头的下方,所述集油盘由内至外设有第一竖板和第二竖板,底板连接于所述第一竖板和所述第二竖板之间,且所述第一竖板围绕形成有第一通孔,所述软管的另一端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夹具,所述夹具的一端套设于所述软管外,所述夹具的另一端套设于所述第一竖板外;其中,套设于所述软管外的所述夹具的一端的内径小于所述软管的外径。较佳地,所述夹具包括:第一卡件和第二卡件,所述第一卡件和所述第二卡件相对设置,且相互匹配且用于组合形成所述夹具;若干紧固件,若干所述紧固件分别贯穿于所述第一卡件和所述第二卡件,且用于将所述第一卡件和所述第二卡件锁紧套设于所述软管。较佳地,所述第一卡件和所述第二卡件均包括相连接的上部和下部,所述第一卡件的上部与所述第二卡件的上部环绕形成一圆台,所述第一卡件的下部与所述第二卡件的下部环绕形成一圆柱,所述圆柱远离所述圆台的一端套设于所述第一竖板外,所述圆台远离所述圆柱的一端的直径小于所述圆台靠近所述圆柱的一端的直径,且小于所述软管的外径。较佳地,所述第一卡件和所述第二卡件的外表面均沿径向向外延伸有固定凸起,所述固定凸起上设有固定孔,所述紧固件依次穿设于所述第一卡件的固定凸起和所述第二卡件的固定凸起。较佳地,所述第一卡件和所述第二卡件的材质为碳钢。较佳地,所述第一竖板和所述第二竖板均与所述底板密封连接。较佳地,所述第一竖板和所述第二竖板均焊接于所述底板。较佳地,所述集油盘的底板的形状为圆形或矩形或不规则多边形。较佳地,所述集油盘的材质为碳钢。本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技术既能满足防污染要求,防止有油泄漏到海里,又能方便软管的安装和拆卸;本技术是对加载站区域的软管的连接和断开时的一个新思维,是针对加载站可能造成污染的新的处理方案。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防污染漏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防污染漏油装置的内部结构图。图3为图2中A-A方向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夹具的主视图。图5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夹具的俯视图。附图标记说明软管10接头11集油盘20第一竖板21第二竖板22底板23第一通孔24夹具30第一卡件31第二卡件32圆台33圆柱34固定凸起35固定孔351安装支架40夹具的一端的内径D软管的外径d具体实施方式下面举个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技术。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防污染漏油装置,其包括:软管10、集油盘20和夹具30。所述软管10的一端设有接头11。所述集油盘20设于所述接头11的下方,所述集油盘20由内至外设有第一竖板21和第二竖板22,底板23连接于所述第一竖板21和所述第二竖板22之间,且所述第一竖板21围绕形成有第一通孔24,所述软管10的另一端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2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竖板21围绕形成一圆柱形。所述第一竖板21和所述第二竖板22均与所述底板23密封连接。较佳地,所述第一竖板21和所述第二竖板22均焊接于所述底板23。所述集油盘20的底板23的形状为圆形或矩形或不规则多边形。在本实施例中,集油盘20的底板23的形状为矩形。所述集油盘20的材质为碳钢。集油盘20大小可以根据软管10的尺寸及软管10与周围管子的距离适当调整。所述夹具30的一端套设于所述软管10外,所述夹具30的另一端套设于所述第一竖板21外。套设于所述软管10外的所述夹具的一端的内径D小于所述软管的外径d。所述夹具30包括:第一卡件31、第二卡件32和若干紧固件。所述第一卡件31和所述第二卡件32的材质为碳钢。所述第一卡件31和所述第二卡件32相对设置,且相互匹配且用于组合形成所述夹具30。若干所述紧固件分别贯穿于所述第一卡件31和所述第二卡件32,且用于将所述第一卡件31和所述第二卡件32锁紧套设于所述软管10。所述第一卡件31和所述第二卡件32均包括相连接的上部和下部,所述第一卡件的上部与所述第二卡件的上部环绕形成一圆台33,所述第一卡件的下部与所述第二卡件的下部环绕形成一圆柱34,所述圆柱34远离所述圆台33的一端套设于所述第一竖板21外,所述圆台33远离所述圆柱34的一端的直径小于所述圆台33靠近所述圆柱34的一端的直径,且小于所述软管10的直径。所述第一卡件31和所述第二卡件32的外表面均沿径向向外延伸有固定凸起35,所述固定凸起35上设有固定孔351,所述紧固件依次穿设于所述第一卡件31的固定凸起35和所述第二卡件32的固定凸起35。所述防污染漏油装置还包括安装支架40,所述安装支架40位于所述集油盘20的下方,且所述安装支架40的一端与所述集油盘20的底板23连接。安装防污染漏油装置后,软管的接头在松开时,油会泄漏到集油盘里;部分沿着软管泄漏的油,由于软管被夹具的一端夹住,也会沿夹具的外沿滴落到集油盘里,这样就不会有油泄露到海里,避免了加载物质对海水的污染。虽然以上描述了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技术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防污染漏油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污染漏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软管,所述软管的一端设有接头;集油盘,所述集油盘设于所述接头的下方,所述集油盘由内至外设有第一竖板和第二竖板,底板连接于所述第一竖板和所述第二竖板之间,且所述第一竖板围绕形成有第一通孔,所述软管的另一端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夹具,所述夹具的一端套设于所述软管外,所述夹具的另一端套设于所述第一竖板外;其中,套设于所述软管外的所述夹具的一端的内径小于所述软管的外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污染漏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软管,所述软管的一端设有接头;集油盘,所述集油盘设于所述接头的下方,所述集油盘由内至外设有第一竖板和第二竖板,底板连接于所述第一竖板和所述第二竖板之间,且所述第一竖板围绕形成有第一通孔,所述软管的另一端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夹具,所述夹具的一端套设于所述软管外,所述夹具的另一端套设于所述第一竖板外;其中,套设于所述软管外的所述夹具的一端的内径小于所述软管的外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污染漏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包括:第一卡件和第二卡件,所述第一卡件和所述第二卡件相对设置,且相互匹配且用于组合形成所述夹具;若干紧固件,若干所述紧固件分别贯穿于所述第一卡件和所述第二卡件,且用于将所述第一卡件和所述第二卡件锁紧套设于所述软管。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污染漏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件和所述第二卡件均包括相连接的上部和下部,所述第一卡件的上部与所述第二卡件的上部环绕形成一圆台,所述第一卡件的下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江果王磊张启鹏孔维文何洪良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上海外高桥造船海洋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