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气系统部件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730142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8 09:07
一种进气系统部件,其配置于车辆的发动机舱内,所述进气系统部件包括形成进气通道的侧壁。侧壁包括非透气层、内部噪声吸收层和外部噪声吸收层。非透气层由非透气材料形成。内部噪声吸收层位于非透气层的内侧并且由透气材料形成。外部噪声吸收层位于非透气层的外侧并且由透气材料形成。

Intake system components

A component of the intake system, which is arranged in the engine compartment of the vehicle, and the intake system component includes the side wall forming the intake channel. The side wall consists of an air permeable layer, an internal noise absorption layer and an external noise absorption layer. The air permeable layer is formed by an air permeable material. The internal noise absorption layer is located on the inside of the air permeable layer and is formed by the air permeable material. The external noise absorption layer is located on the outside of the air permeable layer and is formed by the air permeable materi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进气系统部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进气系统部件。
技术介绍
在诸如汽车的车辆中,包括限定进气通道的侧壁的进气系统部件(例如,进气导管)配置在发动机舱中。期望在这种进气导管(进气通道)中降低进气噪声。日本特开平11-343939号公报描述了一种具有透气侧壁的进气导管,可以从进气导管(进气通道)释放声压。这通过限制由进气导管中的进气噪声导致的驻波的产生来降低进气噪声。当车辆发动机运行时,发动机也产生影响发动机舱内的噪声的噪声。因此,除了发动机舱内的进气通道内产生的噪声之外,还期望降低进气通道外产生的噪声。但是,当在发动机舱内配置诸如上述公布文件中描述的进气导管时,进气噪声的声压从发动机舱内的进气导管(进气通道)释放。这在尝试降低发动机舱内的噪声时是不利的。为了降低发动机舱内产生的噪声,需要在发动机舱内配置降噪装置或降噪构件。但是,这种装置或构件会在发动机舱内占据较大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不占用发动机舱内较大空间的情况下降低发动机舱内的噪声的进气系统部件。为了实现以上目的,配置于车辆的发动机舱内的进气系统部件包括形成进气通道的侧壁。侧壁包括:非透气层,其由非透气材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进气系统部件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进气系统部件,其配置于车辆的发动机舱,所述进气系统部件包括:侧壁,其形成进气通道,其中所述侧壁包括:非透气层,所述非透气层由非透气材料形成,内部噪声吸收层,所述内部噪声吸收层位于所述非透气层的内侧并且由透气材料形成,以及外部噪声吸收层,所述外部噪声吸收层位于所述非透气层的外侧并且由透气材料形成。

【技术特征摘要】
2016.10.11 JP 2016-2001181.一种进气系统部件,其配置于车辆的发动机舱,所述进气系统部件包括:侧壁,其形成进气通道,其中所述侧壁包括:非透气层,所述非透气层由非透气材料形成,内部噪声吸收层,所述内部噪声吸收层位于所述非透气层的内侧并且由透气材料形成,以及外部噪声吸收层,所述外部噪声吸收层位于所述非透气层的外侧并且由透气材料形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气系统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非透气层包括厚度为0.01mm至3mm并且重量为5g/m2至300g/m2的非透气膜。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气系统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木村龙介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