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刮及具有其的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72791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8 07: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雨刮及具有其的车辆,所述雨刮包括雨刮主轴和安装在雨刮主轴一端的雨刮摆臂,还包括:套筒以及设置在套筒内的内衬套筒,所述雨刮主轴轴向穿过套筒和内衬套筒;所述内衬套筒的侧壁设有沿内衬套筒轴向延伸的溃缩槽;所述雨刮主轴的侧壁设置有与所述溃缩槽配合安装的主轴延伸结构,所述雨刮主轴安装有雨刮摆臂的一端受到撞击时,所述主轴延伸结构能够沿着内衬套筒轴线方向向下运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雨刮及具有其的车辆,雨刮主轴受到行人头部撞击时,主轴延伸结构和内衬套筒的溃缩槽的配合设计,使主轴延伸结构能够沿着内衬套筒轴线方向向下运动,带动雨刮主轴向下运动,为头部提供足够的缓冲空间,降低雨刮区域的HIC值。

Wiper and its vehicles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wiper and vehicle with same, wherein the wiper comprises a wiper wiper mounted on the spindle and the spindle end of the wiper arm, also includes: lining sleeve and sleeve is arranged in the sleeve, the wiper spindle sleeve and the sleeve through the side wall of the liner; the sleeve extends along the inner lining sleeve axial collapse groove; the wiper shaft side wall is provided with the groove with the installation of the spindle collapse extension structure, the wiper is installed at one end of the spindle wiper arm hit when the spindle extension structure can move downward along the direction of the axis of the sleeve lining. Wiper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and the vehicle has a wiper head impact by spindle, spindle extension structure and lining sleeve collapse with design groove, so that the spindle structure can extend downwards along the axis direction of the sleeve lining, drives the wiper shaft to move downward, provide enough buffer space for the head. Reduce the wiper area HI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雨刮及具有其的车辆
本技术涉及汽车应用
,具体涉及一种雨刮及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介绍
在汽车安全的行人保护领域,雨刮也是一个碰撞危险点,目前新能源汽车车型整车结构布置紧凑,若通过雨刮轴断裂实现行人保护,则轴下方必须预留空间,目前大多数新能源车很难满足雨刮器安装轴下部预留空间需求,雨刮轴无法进行理想中的溃缩保护;若雨刮为不压溃的结构,在实验区域内所有撞击点的HIC值(HeadInjuryCriterion,头部伤害指标)很大,不符合GB/T24550《汽车对行人的碰撞保护》要求;若为轴断裂结构,空间结构又无法满足要求。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新的雨刮轴结构,对安装轴下方预留空间要求低且能够在碰撞时完成理想中的溃缩,在实验区域内所有撞击点的HIC值较低,满足行人保护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雨刮。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汽车。根据本技术的一种雨刮,包括雨刮主轴和安装在雨刮主轴一端的雨刮摆臂,还包括:套筒以及设置在套筒内的内衬套筒,所述雨刮主轴轴向穿过套筒和内衬套筒;所述内衬套筒的侧壁设有沿内衬套筒轴向延伸的溃缩槽;所述雨刮主轴的侧壁设置有与所述溃缩槽配合安装的主轴延伸结构,所述雨刮主轴安装有雨刮摆臂的一端受到撞击时,所述主轴延伸结构能够沿着内衬套筒轴线方向向下运动。优选地,所述内衬套筒的所述溃缩槽设置为长条形,所述溃缩槽内壁设置齿状结构,所述主轴延伸结构设置为柱状结构且位于所述齿状结构的上方,所述齿状结构与所述主轴延伸结构抵触配合。优选地,所述内衬套筒的所述溃缩槽设置为长条形,所述溃缩槽的宽度自上而下逐渐减小,所述主轴延伸结构设置在所述溃缩槽内。优选地,所述雨刮摆臂与内衬套筒顶部的距离大于所述溃缩槽的长度。优选地,所述主轴延伸结构与内衬套筒的溃缩槽配合的一端设置滑轨槽,所述内衬套筒与所述滑轨槽嵌入配合。优选地,所述主轴延伸结构至少设置两个。优选地,所述套筒底部设置圆孔和加强筋,所述套筒外壁上对称设置台阶形固定结构,所述台阶形固定结构包括第一台阶面和第二台阶面,所述第一台阶面设置凹槽,所述第二台阶面设置螺纹孔。优选地,所述雨刮轴套筒外壁上对称设置台阶形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包括第一台阶面和第二台阶面,所述第一台阶面设置凹槽,所述第二台阶面设置螺纹孔。根据本技术的雨刮,所述雨刮通过台阶形固定结构安装在车辆上。本技术提供的雨刮,雨刮主轴上设置主轴延伸结构,内衬套筒的侧壁上设置与主轴延伸结构配合的溃缩槽,当雨刮主轴受到撞击时,主轴延伸结构和内衬套筒的溃缩槽的配合设计,使主轴延伸结构能够沿着内衬套筒轴线方向向下运动,带动雨刮主轴向下运动,保证雨刮主轴实现有效溃缩,为头部提供足够的缓冲空间,降低雨刮区域的HIC值。本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的雨刮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的雨刮装配爆炸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剖视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的雨刮主轴和内衬套筒的装配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套筒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为雨刮主轴;11为雨刮主轴上部;12为雨刮主轴中部;13为雨刮主轴下部;111为安装螺纹;112为齿轮;14为主轴延伸结构;141为滑轨槽;2为内衬套筒;21为溃缩槽;211为齿状结构;22为热应变涂覆层;3为套筒;31为圆孔;32为加强筋;33为台阶形固定结构;331为第一台阶面;332为第二台阶面;333为凹槽;334为螺纹孔;4为雨刮摆臂;5为套筒罩。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可溃缩式的雨刮。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雨刮,包括雨刮主轴1和安装在雨刮主轴1一端的雨刮摆臂4,还包括:套筒3以及设置在套筒3内的内衬套筒2,所述雨刮主轴1轴向穿过套筒3和内衬套筒2;所述内衬套筒2的侧壁设有沿内衬套筒2轴向延伸的溃缩槽21;所述雨刮主轴1的侧壁设置有与所述溃缩槽21配合安装的主轴延伸结构14,所述雨刮主轴1安装有雨刮摆臂4的一端受到撞击时,所述主轴延伸结构14能够沿着内衬套筒2轴线方向向下运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雨刮还包括套筒罩5,所述套筒3和套筒罩5可以为卡扣连接,也可以为螺纹连接,套筒罩5起到装饰和密封作用,还可以限制雨刮摆臂4的轴向运动;所述雨刮主轴1上设置主轴延伸结构14与内衬套筒2的溃缩槽21过盈嵌入配合,防止雨刮主轴1和内衬套筒2配合面相对滑动,雨刮主轴1的安装有雨刮摆臂4的一端受到撞击时,主轴延伸结构14沿着内衬套筒2轴线方向向下运动的同时带动雨刮主轴1沿着轴线方向向下运动,实现有效溃缩。本技术所述的雨刮结构简单,加工方便,雨刮主轴1在受到行人头部碰撞时能够向下运动溃缩,有效降低雨刮轴区域头部碰撞的HIC值。如图1和图2所示,雨刮主轴1分为上部、中部和下部,所述雨刮主轴上部11朝向雨刮主轴中部12的方向依次设置安装螺纹111和齿轮112,雨刮摆臂4的一端与齿轮112转动连接后通过螺母与安装螺纹111装配固定,所述齿轮112可以为槽径式齿轮,所述安装螺纹111、齿轮112和雨刮主轴中部12尺寸逐渐增大形成台阶结构,便于齿轮112加工的同时,雨刮主轴中部12可以提供雨刮摆臂4下固定面。所述主轴延伸结构14设置在雨刮主轴中部12,所述雨刮主轴中部12向下延伸设置雨刮主轴下部13。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如图2所示,所述内衬套筒2的所述溃缩槽21设置为长条形,所述溃缩槽21内壁设置齿状结构211,所述主轴延伸结构14设置为柱状结构且位于所述齿状结构211的上方,所述齿状结构211与所述主轴延伸结构14抵触配合,可以理解的是,所述主轴延伸结构14的设计不限于柱状结构,主轴延伸结构14的设计保证主轴延伸结构14与溃缩槽21配合的一端可以配合安装即可,所述齿状结构211的设计保证雨刮正常工作时主轴延伸结构14和溃缩槽21配合安装,避免误压溃。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溃缩槽21的长度设置为50mm,所述溃缩槽21的内壁上覆盖一层热应变涂覆层22,它的材料特性满足摩擦系数与受到的温度T成反比,当雨刮轴受到碰撞时,主轴延伸结构14的滑轨槽141沿着溃缩槽21相对滑动,热应变涂覆层22的摩擦系数由于主轴延伸结构14运动,产生摩擦力,材料温度上升,材料的摩擦系数减小,有利于溃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雨刮及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雨刮,包括雨刮主轴(1)和安装在雨刮主轴(1)一端的雨刮摆臂(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套筒(3)以及设置在套筒(3)内的内衬套筒(2),所述雨刮主轴(1)轴向穿过套筒(3)和内衬套筒(2);所述内衬套筒(2)的侧壁设有沿内衬套筒(2)轴向延伸的溃缩槽(21);所述雨刮主轴(1)的侧壁设置有与所述溃缩槽(21)配合安装的主轴延伸结构(14),所述雨刮主轴(1)安装有雨刮摆臂(4)的一端受到撞击时,所述主轴延伸结构(14)能够沿着内衬套筒(2)轴线方向向下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雨刮,包括雨刮主轴(1)和安装在雨刮主轴(1)一端的雨刮摆臂(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套筒(3)以及设置在套筒(3)内的内衬套筒(2),所述雨刮主轴(1)轴向穿过套筒(3)和内衬套筒(2);所述内衬套筒(2)的侧壁设有沿内衬套筒(2)轴向延伸的溃缩槽(21);所述雨刮主轴(1)的侧壁设置有与所述溃缩槽(21)配合安装的主轴延伸结构(14),所述雨刮主轴(1)安装有雨刮摆臂(4)的一端受到撞击时,所述主轴延伸结构(14)能够沿着内衬套筒(2)轴线方向向下运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套筒(2)的所述溃缩槽(21)设置为长条形,所述溃缩槽(21)内壁设置齿状结构(211),所述主轴延伸结构(14)设置为柱状结构且位于所述齿状结构的上方,所述齿状结构(211)与所述主轴延伸结构(14)抵触配合。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套筒(2)的所述溃缩槽(21)设置为长条形,所述溃缩槽(21)的宽度自上而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金林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