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度纳米防水隔热粉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72778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8 07: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高强度纳米防水隔热粉及其制备方法,其原料按重量计包括:不饱和聚酯树脂70‑90份;五水硫酸铜5‑15份;β‑羟烷基酰胺2‑3份;纳米碳酸钙0.5‑1.2份;纳米金棒0.001‑0.08份;聚二甲基硅氧烷1‑5份;表面活性剂0.02‑2.5份。所述的高强度纳米防水隔热粉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不饱和聚酯树脂、β‑羟烷基酰胺、纳米碳酸钙、纳米金棒、聚二甲基硅氧烷混合,并加热至50‑60℃保持5‑20小时;加入五水硫酸铜、表面活性剂混合,并在20‑35℃下真空干燥至质量不再发生变化。本发明专利技术同时具备了优良的防水性能和隔热性能,并具有耐腐蚀等特性可广泛应用于冷暖设备、建筑物的隔热处理中,有效降低能源消耗、降低排放。在实际使用中,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搭配现有技术的溶剂调配使用。

A high strength nano waterproof heat insulation powder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high strength nano waterproof powder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the raw materials by weight including: unsaturated polyester resin 70 90; copper sulfate five water 5 15; beta hydroxyalkylamide 2 3; nanometer calcium carbonate 0.5 1.2; 0.001 gold nanorods 0.08; two polydimethylsiloxane 1 5; surfactant 0.02 2.5. The preparation method of the high strength nano waterproof powder, comprising the following steps: unsaturated polyester resin, beta hydroxyalkylamide, nano calcium carbonate, gold nanorods, poly two methyl siloxane mixed and heated to 50 DEG C 60 5 20 hours; adding five copper sulfate, surface water active agent mixture, and in 20 under 35 DEG C to vacuum drying quality will no longer change. The invention has excellent waterproof and heat insulation performance, and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rrosion resistance, etc. it can be widely applied to heat insulation treatment of cold and warm equipment and buildings, effectively 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and reducing emissions. In practical use, the invention can be used with the solvent of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强度纳米防水隔热粉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粉末涂料,具体涉及一种高强度纳米防水隔热粉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以及能源危机的日益突出,建筑物的节能降耗就越发重要。我国的建筑能耗约占全国能源总消费量的27%,居全国各类能耗之首。采暖和空调的能耗占建筑总能耗的55%,而且还在以每年1个百分点的速度增加。因些,研究和开发建筑隔热涂料具有重大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建筑外墙使用涂料不仅可以实现涂料原有的装饰、防水保护和防霉等功能,而且还使涂层具有隔热的功能,保持室内温度恒定,增大室内外的温差,在夏季减少温能耗,在冬季降低取暖费用。为了满足隔热性能的要求,涂层本身应当具备一定的孔隙率,但孔隙的存在将严重降低涂层的防水性能。因此,亟需一种可同时满足隔热和防水功能的建筑材料。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强度纳米防水隔热粉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实现:一种高强度纳米防水隔热粉,其原料按重量计包括不饱和聚酯树脂70-90份;五水硫酸铜5-15份;β-羟烷基酰胺2-3份;纳米碳酸钙0.5-1.2份;纳米金棒0.001-0.08份;聚二甲基硅氧烷1-5份;表面活性剂0.02-2.5份。不饱和聚酯树脂可固化并附着在建筑物表面,并形成致密的涂层以实现隔水的功能。特别的,本专利技术添加有五水硫酸铜、纳米金棒和纳米碳酸钙及表面活性剂,五水硫酸铜、纳米金棒和纳米碳酸钙由于具有较大的表面能及一定的自由电子,在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下,涂层未固化时可聚集在液相涂层的液面。涂层固化后,五水硫酸铜经一定的加热可失去其中的结合水,使涂层表面形成孔隙,具备隔热效果。本专利技术同时具备了优良的防水性能和隔热性能,并具有耐腐蚀等特性可广泛应用于冷暖设备、建筑物的隔热处理中,有效降低能源消耗、降低排放。在实际使用中,本专利技术可搭配现有技术的溶剂调配使用。进一步的,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为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适配于本专利技术的水硫酸铜、纳米金棒和纳米碳酸钙。进一步的,所述五水硫酸铜为粉状,其直径在200-800微米之间。更进一步的,所述不饱和聚酯树脂为环氧丙烯酸酯树脂。可选用任一种现有技术实现。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所述的高强度纳米防水隔热粉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不饱和聚酯树脂、β-羟烷基酰胺、纳米碳酸钙、纳米金棒、聚二甲基硅氧烷混合,并加热至50-60℃保持5-20小时;加入五水硫酸铜、表面活性剂混合,并在20-35℃下真空干燥至质量不再发生变化。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高强度纳米防水隔热粉,其原料按重量计包括不饱和聚酯树脂86份;五水硫酸铜11份;β-羟烷基酰胺2.5份;纳米碳酸钙1份;纳米金棒0.009份;聚二甲基硅氧烷3份;表面活性剂0.9份。进一步的,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进一步的,所述五水硫酸铜为粉状,其直径在200-800微米之间。更进一步的,所述不饱和聚酯树脂为环氧丙烯酸酯树脂。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不饱和聚酯树脂、β-羟烷基酰胺、纳米碳酸钙、纳米金棒、聚二甲基硅氧烷、五水硫酸铜、表面活性剂混合,并加热至50-60℃保持5-20小时并在20-35℃下真空干燥至质量不再发生变化。实施例2一种高强度纳米防水隔热粉,其原料按重量计包括不饱和聚酯树脂90份;五水硫酸铜5份;β-羟烷基酰胺3份;纳米碳酸钙0.5份;纳米金棒0.08份;聚二甲基硅氧烷1份;表面活性剂2.5份。进一步的,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进一步的,所述五水硫酸铜为粉状,其直径在200-800微米之间。更进一步的,所述不饱和聚酯树脂为环氧丙烯酸酯树脂。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所述的高强度纳米防水隔热粉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不饱和聚酯树脂、β-羟烷基酰胺、纳米碳酸钙、纳米金棒、聚二甲基硅氧烷混合,并加热至60℃保持10小时;加入五水硫酸铜、表面活性剂混合,并在25℃下真空干燥至质量不再发生变化。实施例3一种高强度纳米防水隔热粉,其原料按重量计包括不饱和聚酯树脂70份;五水硫酸铜15份;β-羟烷基酰胺2份;纳米碳酸钙1.2份;纳米金棒0.001份;聚二甲基硅氧烷5份;表面活性剂0.02份。进一步的,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进一步的,所述五水硫酸铜为粉状,其直径在200-800微米之间。更进一步的,所述不饱和聚酯树脂为环氧丙烯酸酯树脂。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所述的高强度纳米防水隔热粉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不饱和聚酯树脂、β-羟烷基酰胺、纳米碳酸钙、纳米金棒、聚二甲基硅氧烷混合,并加热至60℃保持5小时;加入五水硫酸铜、表面活性剂混合,并在35℃下真空干燥至质量不再发生变化。实施例4一种高强度纳米防水隔热粉,其原料按重量计包括不饱和聚酯树脂75份;五水硫酸铜7份;β-羟烷基酰胺3份;纳米碳酸钙0.8份;纳米金棒0.06份;聚二甲基硅氧烷4份;表面活性剂1份。进一步的,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更进一步的,所述五水硫酸铜为粉状,其直径在200-800微米之间。优选的,所述不饱和聚酯树脂为环氧丙烯酸酯树脂。对比例1一种涂料粉,其原料按重量计包括不饱和聚酯树脂86份;无水硫酸铜11份;β-羟烷基酰胺2.5份;纳米碳酸钙1份;纳米金棒0.009份;聚二甲基硅氧烷3份;表面活性剂0.9份。进一步的,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进一步的,所述五水硫酸铜为粉状,其直径在200-800微米之间。更进一步的,所述不饱和聚酯树脂为环氧丙烯酸酯树脂。对比例2一种高强度纳米防水隔热粉,其原料按重量计包括不饱和聚酯树脂86份;五水硫酸铜11份;β-羟烷基酰胺2.5份;聚二甲基硅氧烷3份;表面活性剂0.9份。进一步的,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进一步的,所述五水硫酸铜为粉状,其直径在200-800微米之间。更进一步的,所述不饱和聚酯树脂为环氧丙烯酸酯树脂。实验例采用苯乙烯与上述粉末混合,体积比为80:1,加热至40℃,喷涂至30cm×30cm×30cm的气密的铝合金盒子,盒子厚度为3mm。分别涂覆实施例与对比例的粉末涂料,厚度为1mm。采用电热丝从各面照射各个盒子,分别测量盒子表面和内壁的温度。其结果如下表所示。实验组60min(外壁温度/内壁温度)120min(外壁温度/内壁温度)180min(外壁温度/内壁温度)实施例145℃/40℃57℃/45℃76℃/50℃实施例245℃/41℃58℃/46℃76℃/47℃实施例345℃/42℃57℃/43℃77℃/46℃实施例445℃/41℃58℃/48℃76℃/55℃对比例145℃/41℃57℃/55℃76℃/76℃对比例245℃/41℃57℃/50℃77℃/61℃采用GB/T9755-2014测试粉末涂料的不透水性。其结果如下表。实验组透水性(0.3Mpa×1小时)实施例1不透水实施例2不透水实施例3不透水实施例4不透水对比例1不透水对比例2透水以上为本专利技术的其中具体实现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强度纳米防水隔热粉,其原料按重量计包括不饱和聚酯树脂70‑90份;五水硫酸铜5‑15份;β‑羟烷基酰胺2‑3份;纳米碳酸钙0.5‑1.2份;纳米金棒0.001‑0.08份;聚二甲基硅氧烷1‑5份;表面活性剂0.02‑2.5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强度纳米防水隔热粉,其原料按重量计包括不饱和聚酯树脂70-90份;五水硫酸铜5-15份;β-羟烷基酰胺2-3份;纳米碳酸钙0.5-1.2份;纳米金棒0.001-0.08份;聚二甲基硅氧烷1-5份;表面活性剂0.02-2.5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纳米防水隔热粉,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纳米防水隔热粉,其特征在于:所述五水硫酸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新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李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