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炉炉渣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72757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炉炉渣处理装置,属于冶金炼铁设备技术领域。由熔渣沟、冲制箱、水渣沟、水渣回旋槽、水渣分离槽、脱水输送装置、胶带运输机、水池、粒化循环泵等组成,分为炉渣水淬粒化、渣水分离和水渣输送及贮存三部分。它具有投资少,占地面积小,运行费用低,生产环境好,维护、操作方便简单,运行可靠,渣粒化效果好,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新建或改造的高炉,可满足高炉生产水渣的要求,其水渣产品可作为生产水泥的原料。(*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冶金炼铁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高炉炉渣处理装置。现有技术中的高炉炉渣处理一般为常规冲水法、INBA法、图拉法三种。其中常规冲水法占地面积大、工业污染严重、劳动环境恶劣;INBA法改善了劳动环境、降低了污染,但投资过大、对生产厂的整体装备水平、技术水平要求甚高,通常用于新建大型高炉;图拉法改变了以水淬粒化的办法,用高速飞转的粒化轮将液态炉渣机械破碎,加以高压水冷却形成炉渣,与水淬渣的方法相比,由于循环水量的降低,使投资减少,占地面积减少,但其缺点是对高炉渣量变化的适应性较差,当高炉渣量大时,炉渣粒化和冷却效果不好,易出现红渣和大块黑渣,故水渣质量较差,环境条件较INBA法差。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投资少,占地面积小,运行费用低,生产环境好,设备及设施简单,维护、操作方便简单,运行可靠,渣粒化效果好的高炉炉渣处理装置。本技术的目的通过如下措施实现高炉炉渣处理装置由熔渣沟、冲制箱、水渣沟、水渣回旋槽、水渣分离槽、脱水输送装置、胶带运输机、水池、粒化循环泵等组成。熔渣沟与水渣冲制箱连接,水渣沟连接水渣冲制箱和水渣回旋槽及水渣分离槽,水渣回旋槽下部的输送管和溢流管均与其槽后的水渣沟相连接,水渣回旋槽上部有集汽罩和排汽烟囱,脱水输送装置一端置于水渣分离槽内,另一端经卸渣漏斗与胶带输送机衔接,输送机接至水渣堆场;水渣分离槽通过壁顶部带格网的溢流口、溢流沟连通水池,水池设粒化循环泵经水管、阀门连接水渣冲制箱。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占地面积小,布置灵活,尤其适合旧厂改造。2.设备及设施简单,传动设备和管路及阀门少,建设投资少(对于一座2500m3高炉,与INBA法相比可节约投资约800余万元),能耗低,操作及维护方便。3.装置安全可靠,一座高炉配两套脱水输送装置,可以灵活适应高炉渣量的变化,而不会成为高炉正常生产的限制环节。4.生产环境条件好,冲渣水循环使用,无外排水。5.渣处理能力大,脱水效率高,水渣含水率≤15%。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高炉炉渣处理装置示意图。图中1为熔渣沟、2为水渣冲制箱、3为水渣沟、4为水渣回旋槽、5为水渣分离槽、6螺旋输送机、7为胶带运输机、8为水池、9为粒化循环泵。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高炉炉渣处理装置由熔渣沟1、水渣冲制箱2、水渣沟3、水渣回旋槽4、水渣分离槽5、螺旋输送机6、胶带运输机7、水池8、粒化循环泵9等组成。熔渣沟1与水渣冲制箱2连接,水渣沟3连接水渣冲制箱2和水渣回旋槽4及水渣分离槽5,水渣回旋槽4上部有集汽罩和排汽烟囱,螺旋输送机6一端置于水渣分离槽5内,螺旋输送机6上的叶片设有滤水孔,另一端经卸渣漏斗衔接水渣分离槽5旁的胶带输送机7,输送机7接至水渣堆场;水渣分离槽5通过壁顶部带格网的溢流口、溢流沟连通水池8,水池8设粒化循环泵9经水管、阀门连接回水渣冲制箱2。高炉熔渣与铁水分离后,经熔渣沟1进入与之连接的水渣冲制箱2,进行炉渣粒化,水渣冲制箱2内喷出高速水束使熔渣水淬冷却,形成粒装水渣。水渣经水渣沟3输送到水渣回旋槽4里进行二次破碎和粗过滤,水渣回旋槽4下部结构为一圆形水槽,便于渣在槽内回旋,进一步水淬冷却,内设碰撞板、回水挡板、过滤格栅、下料口、输送管及溢流管等钢结构件,碰撞板工作面喷焊一层硬质合金;格栅由交叉的两层均匀排列的钢板组合而成,相邻格栅相隔适当间距,输送管和溢流管均与其槽后的水渣沟相连接,输送管截面由矩形渐变为梯形,溢流管末端与水渣沟盖相接,溢流水直接流入水渣沟;水渣回旋槽4上部的集汽罩和排汽烟囱收集并排放炉渣水淬过程中产生的水蒸汽。从水渣回旋槽4出来的水渣经水渣沟3输送到水渣分离槽5进行水渣的收集和沉淀,水渣沟3上设有手动水渣分配闸门,用以输送或切断通往工作或休止的水渣脱水设备的水渣;沉入水渣分离槽5底部的水渣经螺旋输送机6提升并脱水,螺旋输送机6上的叶片设有滤水孔,水渣在旋转提升过程中经滤水孔滤水,滤出的水通过设置在螺旋输送机6下方的回水槽流入水渣分离槽5,水渣分离槽5底部设有反冲洗环状水管和喷嘴,用以搅拌水渣分离槽底部水渣以防止水渣板结。脱水后的水渣经卸渣漏斗落入水渣分离槽5旁的胶带输送机7上,水渣胶带输送机上设有压缩空气吹扫装置及防止水渣蒸汽扩散的密闭封罩。水渣分离槽5里的水通过水渣分离槽5壁顶部带格网的溢流口进入溢流沟后流入水池8,水池里的水经粒化泵站粒化循环泵9加压后送往水渣冲制箱2循环使用。水渣经螺旋输送机6脱水后,成品水渣由胶带输送机7送至水渣堆场贮存并外运。在本实施例中,炉渣处理装置中脱水输送装置为螺旋输送机6,根据不同的情况,脱水输送装置可使用刮板机或斗式提升机等其他可脱水输送装置。装置还设补充水和事故水,用以补充循环水中因蒸发和水渣带走的水,以及在全厂停电及水渣装置故障时,为保证正在进行中的水渣冲制继续维持一段时间,以便在这段时间里完成向出干渣的转换,装置自动打开事故阀,向冲制箱供水。为提高生产水平装置还实施自动化控制,水渣操作室内分别设置相应的水渣装置操作及监视设施。水渣操作有操作室操作和现场(机旁)操作。装置设备运转方式分自动运转、手动单独运转。水渣装置的控制和管理同样可以纳入高炉主控制系统。权利要求1.一种高炉炉渣处理装置,由熔渣沟、水渣冲制箱、水渣沟、水渣回旋槽、水渣分离槽、脱水输送装置、胶带运输机、水池、粒化循环泵等组成,其特征在于熔渣沟与水渣冲制箱连接,水渣沟连接水渣冲制箱和水渣回旋槽及水渣分离槽,水渣回旋槽下部的输送管和溢流管均与其槽后的水渣沟相连接,水渣回旋槽上部有集汽罩和排汽烟囱,脱水输送装置一端置于水渣分离槽内,另一端经卸渣漏斗与胶带输送机衔接,输送机接至水渣堆场;水渣分离槽通过壁顶部带格网的溢流口、溢流沟连通水池,水池设粒化循环泵经水管、阀门连接水渣冲制箱。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炉炉渣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水渣回旋槽下部结构为一圆形水槽,内设碰撞板、回水挡板、过滤格栅、下料口、输送管及溢流管等钢结构件,碰撞板工作面喷焊一层硬质合金;格栅由交叉的两层均匀排列的钢板组合而成,输送管截面由矩形渐变为梯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炉炉渣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水渣分离槽底部设有反冲洗环状水管和喷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炉炉渣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脱水输送装置,为螺旋输送机、刮板机或斗式提升机。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高炉炉渣处理装置,属于冶金炼铁设备
由熔渣沟、冲制箱、水渣沟、水渣回旋槽、水渣分离槽、脱水输送装置、胶带运输机、水池、粒化循环泵等组成,分为炉渣水淬粒化、渣水分离和水渣输送及贮存三部分。它具有投资少,占地面积小,运行费用低,生产环境好,维护、操作方便简单,运行可靠,渣粒化效果好,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新建或改造的高炉,可满足高炉生产水渣的要求,其水渣产品可作为生产水泥的原料。文档编号C21B3/06GK2476556SQ0120615公开日2002年2月13日 申请日期2001年5月1日 优先权日2001年5月1日专利技术者方音, 欧阳标, 林西平 申请人:重庆钢铁设计研究院, 方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炉炉渣处理装置,由熔渣沟、水渣冲制箱、水渣沟、水渣回旋槽、水渣分离槽、脱水输送装置、胶带运输机、水池、粒化循环泵等组成,其特征在于熔渣沟与水渣冲制箱连接,水渣沟连接水渣冲制箱和水渣回旋槽及水渣分离槽,水渣回旋槽下部的输送管和溢流管均与其槽后的水渣沟相连接,水渣回旋槽上部有集汽罩和排汽烟囱,脱水输送装置一端置于水渣分离槽内,另一端经卸渣漏斗与胶带输送机衔接,输送机接至水渣堆场;水渣分离槽通过壁顶部带格网的溢流口、溢流沟连通水池,水池设粒化循环泵经水管、阀门连接水渣冲制箱。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音欧阳标林西平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钢铁设计研究院方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