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面弯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72318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8 05: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平面弯折装置,包括操作台、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持部、第一成型件、第二成型件、第三成型件、连接板及驱动件;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设置于操作台上,且之间形成一夹持待弯折金属条的第一直线通道,第一直线通道用于夹持待弯折的金属条;第一成型件设置于第一直线通道的一端,且靠近第二夹持部的一侧,驱动件用于驱动第一成型件向第一夹持部方向做圆弧运动,撞击金属条,使金属条向第一夹持部弯曲形成一次弯折;第二成型件通过连接板与所述第一成型件连接,第三成型件设置在所述操作台上;第二成型件可在连接板的带动下跟随第一成型件做圆弧运动,并撞击第三成型件,从而使金属条受撞击形成二次弯折。

A plane bend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平面弯折装置
本技术涉及机械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平面弯折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对金属进行弯折加工的企业,要么使用人工进行弯折,耗费人力,工作效率低;要么使用大型机械进行加工,存在操作不便,加工效率低的问题,且电动弯折机在折弯金属后,需要人工取出经过弯折处理的金属条,取出时容易卡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工作效率低,耗费人力等缺点,提供一种平面弯折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措施:一种平面弯折装置,包括操作台、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持部、第一成型件、第二成型件、第三成型件、连接板及驱动件;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设置于操作台上,且之间形成一夹持待弯折金属条的第一直线通道,第一直线通道用于夹持待弯折的金属条;第一成型件设置于第一直线通道的一端,且靠近第二夹持部的一侧,驱动件用于驱动第一成型件向第一夹持部方向做圆弧运动,撞击金属条,使金属条向第一夹持部弯曲形成一次弯折;第二成型件通过连接板与所述第一成型件连接,第三成型件设置在所述操作台上;第二成型件可在连接板的带动下跟随第一成型件做圆弧运动,并撞击第三成型件,从而使金属条受撞击形成二次弯折。本技术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完善:作为进一步改进,驱动件包括气缸、齿条、齿轮;气缸的活塞杆连接齿条,齿条与齿轮相适配啮合;齿轮通过竖直设置的连接轴与第一成型件相连。作为进一步改进,第二成型件撞击第三成型件的面为第一撞击面,第三成型件受撞击的面为第二撞击面,所述第二撞击面为凸起,第一撞击面为与所述第二撞击面适配的凹陷,用于将金属条的二次弯折成凸起状。作为进一步改进,平面弯折装置进一步包括第三夹持部设置于第一直线通道的另一端,且靠近第一夹持部的一侧设置,第三夹持部与所述第一夹持部之间形成第二直线通道,第二直线通道垂直第一直线通道,第一直线通道和第二直线通道用于放置弯折成90°的金属条,对其进行进一步弯折加工。作为进一步改进,第二成型件的水平面上,在第二成型件长度方向设有贯穿的调节槽,用于固定第二成型件及调节第二成型件的伸出长度。作为进一步改进,第二成型件远离凹陷面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限位件,用于固定所述第二成型件及调节所述第二成型件的伸出长度。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设置了第一、第二夹持部、第三夹持部、第一成型件、第二成型件、第三成型件及驱动件,驱动件驱动成型件运动,使得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固定的金属长条弯曲,简易机械代替了以往人工劳力,省时省力。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附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俯视图。附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驱动件示意图。附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第一工位示意图。附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第二工位示意图。操作台100;第一夹持部10;第二夹持部20;第三夹持部30;第一成型件40;第二成型件50;第三成型件60;连接板70;第一限位件80;第二限位件90;驱动件200;气缸210;活塞杆211;限位块212;齿条220;齿轮230;连接轴240;金属条300。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请参阅图1,一种平面弯折的装置,包括操作台100及驱动件200,操作台100上设置有第一夹持部10、第二夹持部20、第一成型件40、第二成型件50及第三成型件60;第一夹持部10和第二夹持部20相邻的2个面是平面,平行设置,使得第一夹持部10和第二夹持部20之间形成一条第一直线通道,此第一直线通道用于放置待弯折的金属长条300。第一成型件40设置在第一直线通道的一端,与第二夹持部20同侧,第一成型件40靠近第一直线通道处设置有连接轴240,用于将第一成型件40与驱动件200相连接。在驱动件200的驱动下,第一成型件40将围绕连接轴240向第一夹持部10做圆弧运动,撞击待弯折的金属长条300,使金属长条300弯曲,达到加工的目的。第二成型件50通过连接板70与第一成型件40相连接,第二成型件50撞击第三成型件60的面为第一撞击面,第三成型件60受撞击的面为第二撞击面,所述第二撞击面为凸起,第一撞击面为与所述第二撞击面适配的凹陷,用于将金属条的二次弯折成凸起状。第二撞击面与第一直线通道平行,在连接板70的带动下,跟随第一成型件40围绕连接轴240做圆弧运动,撞击在第三成型件60上。请参阅图2,驱动件200包括气缸210、齿条2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平面弯折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平面弯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台、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持部、第一成型件、第二成型件、第三成型件、连接板及驱动件;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设置于所述操作台上,且之间形成一夹持待弯折金属条的第一直线通道,所述第一直线通道用于夹持待弯折的金属条;所述第一成型件设置于所述第一直线通道的一端,且靠近所述第二夹持部的一侧,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成型件向所述第一夹持部方向做圆弧运动,撞击所述金属条,使所述金属条向所述第一夹持部弯曲形成一次弯折;所述第二成型件通过所述连接板与所述第一成型件连接,所述第三成型件设置在所述操作台上;所述第二成型件可在所述连接板的带动下跟随所述第一成型件做圆弧运动,并撞击所述第三成型件,从而使所述金属条受撞击形成二次弯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面弯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台、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持部、第一成型件、第二成型件、第三成型件、连接板及驱动件;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设置于所述操作台上,且之间形成一夹持待弯折金属条的第一直线通道,所述第一直线通道用于夹持待弯折的金属条;所述第一成型件设置于所述第一直线通道的一端,且靠近所述第二夹持部的一侧,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成型件向所述第一夹持部方向做圆弧运动,撞击所述金属条,使所述金属条向所述第一夹持部弯曲形成一次弯折;所述第二成型件通过所述连接板与所述第一成型件连接,所述第三成型件设置在所述操作台上;所述第二成型件可在所述连接板的带动下跟随所述第一成型件做圆弧运动,并撞击所述第三成型件,从而使所述金属条受撞击形成二次弯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弯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包括气缸、齿条、齿轮;所述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所述齿条,所述齿条与所述齿轮相适配啮合;所述齿轮通过竖直设置的连接轴与所述第一成型件相连。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云江邓立昌罗晓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市西文机械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