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轮的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723097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8 05: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塔轮的安装结构,属于拉丝机领域。该塔轮的安装结构包括机架、转轴、环套、轴承座、轴承、端盖和皮带轮;塔轮安装于转轴上且与转轴同步转动,轴承座的数量为两个且固定安装于机架上,轴承与轴承座一一对应且相配合,转轴通过轴承可转动地安装于轴承座上;环套套设于转轴上,皮带轮套设于环套且靠近于转轴的远离塔轮的一端;端盖包括第一端盖、第二端盖和第三端盖,第一端盖设置于塔轮与其中一个轴承座之间且与该轴承座抵接,第二端盖设置于另外一个轴承座与皮带轮之间且与该轴承座抵接,第三端盖设置于转轴的远离塔轮的一端且与环套抵接。该安装结构的结构合理,结构稳定,使用寿命长。

The installation structure of cone pulle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塔轮的安装结构
本技术涉及拉丝机领域,具体为一种塔轮的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水箱拉丝机适于拉拔中细规格的各种金属线材,特别适宜拉拔高低中低碳钢丝、镀锌铁丝、胎圈钢丝、胶管钢丝、钨、钼、钛等合金丝、钢帘线及铜丝铝丝等,水箱式拉丝机是由多个轮毂组成的小型连续生产设备,并将轮毂置于水箱中,通过逐级拉拔,最后将钢丝拉拔到所需的规格。相关技术中,塔轮的安装结构较为复杂且稳定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塔轮的安装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塔轮的安装结构,包括机架、转轴、环套、轴承座、轴承、端盖和皮带轮;所述塔轮安装于所述转轴上且与所述转轴同步转动,所述轴承座的数量为两个且固定安装于所述机架上,所述轴承与所述轴承座一一对应且相配合,所述转轴通过所述轴承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轴承座上;所述环套套设于所述转轴上,所述皮带轮套设于所述环套且靠近于所述转轴的远离所述塔轮的一端;所述端盖包括第一端盖、第二端盖和第三端盖,所述第一端盖设置于所述塔轮与其中一个所述轴承座之间且与该轴承座抵接,所述第二端盖设置于另外一个所述轴承座与所述皮带轮之间且与该轴承座抵接,所述第三端盖设置于所述转轴的远离所述塔轮的一端且与所述环套抵接。本技术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塔轮与所述第一端盖之间设置有垫圈,所述垫圈由橡胶材料制成。本技术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皮带轮径向的表面设有多个齿状结构,每个所述齿状结构呈圆环状分布。本技术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塔轮的安装结构还包括机罩,所述机罩固定设置于所述机架的远离所述塔轮的一侧且所述机罩限定出容纳空间,所述第二端盖、所述皮带轮和所述第一端盖均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本技术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机罩的侧壁设有多个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齿状结构一一对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安装结构的结构简单、合理,实用性强,同时,由于两个轴承座分别相对设置且间隔设置在机架上,从而增强了该安装结构的稳定性,使得转轴的受力更加均匀、稳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塔轮的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标:100-机架;110-机罩;111-通孔;120-转轴;130-轴承;140-皮带轮;150-轴承座;160-齿状结构;170-第二端盖;180-塔轮;190-垫圈;200-第三端盖;210-第一端盖;220-环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阅图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塔轮180的安装结构,该塔轮180的安装结构包括机架100、机罩110、转轴120、环套220、轴承座150、轴承130、端盖和皮带轮140。参阅图1,具体地,塔轮180安装在转轴120的一端上,且塔轮180与转轴120同步转动,其中,塔轮180与转轴120之间可通过键连接。参阅图1,本实施例中,轴承座150和轴承130的数量均为两个,且两个轴承座150间隔安装在机架100上,且与机架100之间为固定连接,同时,轴承座150和轴承130一一对应且相互配合,即其中一个轴承130设置于其中一个轴承座150内,另外一个轴承130设置于另外一个轴承座150内。而转轴120即通过轴承130安装与轴承座150上,由于当转轴120受到作用力时,转轴120即可相对轴承座150转动,以带动塔轮180转动,由于两个轴承130座间隔设置,且两个轴承130座分别设置在机架100上,从而使得该安装结构的稳定性更佳,有利于塔轮180的转轴120和塔轮180的长时间工作。参阅图1,本实施例中,环套220套设于转轴120上,而皮带轮140套设在环套220的外表面,此处的套设是指,环套220与转轴120之间为同步转动的关系,环套220与转轴120也可以为键连接,皮带轮140与环套220也为同步转动的关系,此外,皮带轮140位于靠近转轴120的远离塔轮180的一端。参阅图1,进一步地,端盖包括第一端盖210、第二端盖170和第三端盖200,第一端盖210设置于塔轮180与其中一个轴承座150之间且与该轴承座150抵接,第二端盖170设置于另外一个轴承座150与皮带轮140之间且与该轴承座150抵接,第三端盖200设置于转轴120的远离塔轮180的一端且与环套220抵接。参阅图1,此外,塔轮180与第一端盖210之间设置有垫圈190,该垫圈190由橡胶材料制成,从而避免塔轮180与第一端盖210之间为刚性接触,以延长塔轮180的使用寿命。参阅图1,本实施例中,为保护皮带轮140,使其免于被其他部件所干涉以及接触过多灰尘,因而设置该机罩110,机罩110可以呈棱柱状,其内部中空,机罩110固定设置于机架100的远离塔轮180的一侧且机罩110限定出容纳空间,第二端盖170、皮带轮140和第一端盖210均位于容纳空间内,机罩110有利于保护皮带轮140的正常工作。本实施例中,皮带轮140的径向的表面设有多个齿状结构160,每个齿状结构160呈圆环状分布,且多个齿状结构160均匀分布,该齿状结构160即用于皮带穿过,在皮带轮140的表面设置齿状结构160,有利于防止皮带打滑。为方便皮带穿过机罩110,在该机罩110上还设有多个通孔111,该通孔111与齿状结构160一一对应,此处的对应是指,通孔111的数量、大小与齿状结构160的数量、大小一一对应,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皮带一般呈扁平状,因此,该通孔111优选为矩形通孔111。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塔轮的安装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塔轮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转轴、环套、轴承座、轴承、端盖和皮带轮;所述塔轮安装于所述转轴上且与所述转轴同步转动,所述轴承座的数量为两个且均相对安装于所述机架上,所述轴承与所述轴承座一一对应且相配合,所述转轴通过所述轴承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轴承座上;所述环套套设于所述转轴上,所述皮带轮套设于所述环套的外表面且靠近于所述转轴的远离所述塔轮的一端;所述端盖包括第一端盖、第二端盖和第三端盖,所述第一端盖设置于所述塔轮与其中一个所述轴承座之间且与该轴承座抵接,所述第二端盖设置于另外一个所述轴承座与所述皮带轮之间且与该轴承座抵接,所述第三端盖设置于所述转轴的远离所述塔轮的一端且与所述环套抵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塔轮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转轴、环套、轴承座、轴承、端盖和皮带轮;所述塔轮安装于所述转轴上且与所述转轴同步转动,所述轴承座的数量为两个且均相对安装于所述机架上,所述轴承与所述轴承座一一对应且相配合,所述转轴通过所述轴承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轴承座上;所述环套套设于所述转轴上,所述皮带轮套设于所述环套的外表面且靠近于所述转轴的远离所述塔轮的一端;所述端盖包括第一端盖、第二端盖和第三端盖,所述第一端盖设置于所述塔轮与其中一个所述轴承座之间且与该轴承座抵接,所述第二端盖设置于另外一个所述轴承座与所述皮带轮之间且与该轴承座抵接,所述第三端盖设置于所述转轴的远离所述塔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晓宇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启顺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