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炉内吹入合成树脂的吹入方法及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71954 阅读:2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向炉内吹入合成树脂的方法,包括下列工序:将合成树脂区分为薄片状和非薄片状;将薄片状、非薄片状合成树脂分别加工成第1、第2颗粒状合成树脂;将第1、第2颗粒状合成树脂气力输送至炉;将被气力输送的第1、2颗粒状合成树脂吹入炉内。吹入装置包括:将薄片状、非薄片状合成树脂分别加工成颗粒状合成树脂的第1、第2加工生产线,存贮在第1、、第2生产线上得到的颗粒状合成树脂的一级存贮筒仓;将一级筒仓来的颗粒状合成树脂气力输送至炉的吹入台。(*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向炉内吹入合成树脂的吹入方法及其装置。近年来,被作为工业废弃物或一般废弃物的合成树脂类物体急剧增加,其处理正成为一个大问题。其中的高分子类的碳氢化合物塑料,由于燃烧时产生的热量高,焚烧处理时会损伤焚烧炉,因此大量处理较困难,其中大部分被废弃在垃圾埋放地,这是现状。但是,塑料等的抛弃对环境保护来说是不可取的作法,人们盼望开发出它们的大量处理方法。在这种背景下,欧洲专利公开公报第062246541号以及日本特公昭51-33493号公报公开了将塑料等合成树脂作为高炉等的辅助燃料使用的方法。这种方法是,将合成树脂的粉碎物作为燃料从风口吹入高炉内,比如前者作为吹入炉内的合成树脂粉碎物的实质性条件是粒径为1~10mm,体积密度为0.35以上。可是,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者们通过多次实验和研究,判明了将塑料等合成树脂类(以下以塑料为例进行说明)的物体作为高炉等的吹入燃料使用时,存在下列必须解决的问题。从形状上来看,作为工业废弃物和一般废弃物被废弃的塑料,可大体分为板材等块状塑料和薄片状塑料,其中薄片状塑料也占了被废弃塑料总体的相当大的比例。可是,薄片状塑料的粉碎物的输送性和流动性很差,作为燃料使用时,操作上存在必须解决的问题。即,将塑料作为燃料吹入高炉时,将贮存在存贮筒仓等内的塑料取出,用气力输送方式供入高炉,由于薄片状塑料的流动性极差,包括输送量中的相当部分在内的塑料粉碎物在存贮筒仓口容易产生搭拱现象,为此,经常产生不能从存贮筒仓内定量取出塑料粉碎物的问题,进而,薄片状塑料会在存贮筒仓的出口及气力输送管内(特别是在弯管部或阀附近)产生堆积,经常产生不能向炉内进行气力送给的问题。因此,只要不解决这些问题,将薄片状塑料作为高炉等的吹入燃料来使用事实上是不可能的事,然而,考虑到薄片状塑料占废弃塑料总体中的相当大的比例,如果不能利用薄片状塑料,那么将失去将作为废弃物的塑料进行大量处理和有效利用的长处。另外,为了将塑料作为燃料吹入高炉,必须使用为了确保燃烧性而进行了粉碎处理的塑料,但从成本的角度来说,被粉碎成颗粒的最大外径不可能太小,为此,如现有技术中所示的,颗粒细化的限度为1~10mm。但是,将块状塑料粉碎成这种程度的颗粒,有时在高炉内不能得到充分的燃烧,为此,未燃烧的塑料在底焦内热粘附,严重损害炉内的通气性,给高炉作业带来障碍。更进一步,经过粉碎处理的块状塑料呈不规则带角形状,对于最大外径为1~10mm程度的颗粒,从存贮筒仓取出时的排出性、气力送入高炉时的流动性以及输送性都不佳,在筒仓的排出部和气力输送管的途中容易产生堵塞。因此,现有技术中提出的只是将塑料粉碎成最大外径为1~10mm的颗粒,加工成体积密度大的颗粒状后将其吹入高炉内,很难实现将成为废弃物的塑料在产生规模上作为高炉等的吹入燃料来利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合成树脂类的吹入方法及其装置,不论成为废弃物的合成树脂的形状如何,都能将其作为燃料供入炉内,且能改善供入到炉内的合成树脂类的输送性和燃烧性。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由以下工序组成的向炉内吹入合成树脂的吹入方法(a)将合成树脂类分为薄片状合成树脂和除此以外的非薄片状合成树脂类的分类工序;(b)将分类后的薄片状合成树脂类加工成第1颗粒状合成树脂材料的工序;(c)将非薄片状合成树脂类进行粉碎后加工成第2颗粒状合成树脂材料的工序;(d)将第1颗粒状合成树脂材料和第2颗粒状合成树脂材料向炉内进行气力输送的工序;以及(e)将被气力输送的第1颗粒状合成树脂材料和第2颗粒状合成树脂材料吹入炉内的工序。将上述薄片状合成树脂加工成第1颗粒状合成树脂的工序也可由下列工序构成将薄片状合成树脂靠热量进行熔化或半熔化的工序;和将熔化或半熔化状态的薄片状合成树脂类进行固化的工序。本专利技术的向炉内吹入合成树脂材料的方法可包含以下工序从薄片状合成树脂类中分离除去含氯的高分子树脂的工序、在工序(b)中将分离除去了含氯的高分子树脂的薄片状合成树脂类加工成第1颗粒类合成树脂;和从非薄片状合成树脂类分离除去含氯的高分子树脂的工程、该分离除去工序在工序(c)之后进行。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分类工序、加工薄片状合成树脂类的工序和加工非薄片状合成树脂的工序也可以为如下所示那样分类工序可以将合成树脂分成薄片状合成树脂、固态合成树脂和薄板状合成树脂。薄板状合成树脂为薄片状合成树脂和固态合成树脂的中间状态。加工薄片状合成树脂类的工序可以是如下构成将薄片状合成树脂破碎成小薄片状的工序;通过对该小薄片进行熔化、固化成颗粒的处理做成第1合成树脂颗粒的工序。加工非薄片状合成树脂类的工序可以是如下构成将固态合成树脂破碎、加工成第2合成树脂颗粒的工序;将薄板状合成树脂破碎、加工成具有比小薄片的最大尺寸小的最大尺寸的薄板细片的工序;通过对该薄板细片施加熔化、固化处理,将其加工成第3合成树脂颗粒的工序。加工非薄片状合成树脂类的工序可以是如下构成供应废弃处理汽车及家电产品时产生的粉碎机碎片的工序;依靠切断或破碎时产生的摩擦热,将粉碎机碎片半熔化或熔化的工序;将半熔化或熔化了的粉碎机碎片收缩固化形成颗粒状的工序。另外,加工非薄片状合成树脂的工序可以是如下构成供应废弃处理汽车及家电产品时产生的粉碎机碎片的工序;将该粉碎机碎片裁断或破碎的工序;对被破碎的粉碎机碎片进行加热,使其半熔化或熔化的工序;和将熔化或半熔化的粉碎碎块进行收缩固化,形成颗粒状的工序。关于将颗粒状合成树脂向炉内吹入,最好吹入具有这样粒子径的颗粒状合成树脂,即给与颗粒的最终速度比从形成于炉下部的风口的前端的燃烧带内排出的气体的流速还大。本专利技术提供向具有下列构成的炉内吹入合成树脂的装置。将薄片状合成树脂类加工成颗粒状合成树脂的第1加工处理生产线;该第1加工处理生产线由颗粒固化装置构成,该装置靠热量将薄片状合成树脂熔化或半熔化后使其固化,由此将其加工成颗粒状合成树脂。将非薄片状合成树脂类加工成颗粒状合成树脂的第2加工处理生产线;第2加工处理生产线由破碎非薄片状合成树脂类的破碎装置组成;存贮由第1加工处理生产线和第2处理生产线得到的颗粒状合成树脂材料的一级存贮筒仓;将从一级存贮筒仓供应来的颗粒状合成树脂材料气力输送到炉内的吹入站;该吹入站的构成包括贮存从一级存贮筒仓供来的颗粒状合成树脂的二级存贮筒仓;接受从二级存贮筒仓供来的颗粒状合成树脂材料,并将其气力输送到炉内的吹入箱;和将颗粒状合成树脂从吹入箱连续供应给炉的吹入部的装置。更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的装置最好具有以下装置位于该第1加工处理生产线中的颗粒固化装置的上游侧,用于从薄片状合成树脂类分离除去含氯高分子树脂的分离装置;和位于该第2加工处理生产线中的破碎装置的下游侧,用于从非薄片状合成树脂类分离除去含氯高分子树脂的分离装置。另外,本专利技术提供由下列工序组成的、向炉内吹入合成树脂的吹入方法准备平均比表面积为50m2/kg以上的合成树脂的工序;和从制造生铁的竖炉的风口吹入该合成树脂的工序。合成树脂材料可以是粒径为1mm以下的颗粒含量为5wt%以上、且平均比表面积为25m2/kg以上的合成树脂材料。也可以是发泡体颗粒的含量为3wt%以上,且平均比表面积为20m2/kg以上的合成树脂材料。另外,本专利技术提供向具有如下构成的炉内吹入合成树脂材料的吹入方法(a)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向炉内吹入合成树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工序: (a)将合成树脂分成薄片状合成树脂和除此以外的非薄片状合成树脂的工序, (b)将分出来的薄片状合成树脂加工成第1颗粒状合成树脂的工序, (c)将非薄片状合成树脂粉碎、加工成第2颗粒状合成树脂的工序, (d)将第1颗粒状合成树脂和第2颗粒状合成树脂气力输送到炉的工序,以及 (e)将气力输送来的第1颗粒状合成树脂和第2颗粒状合成树脂吹入炉内的工序。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村博巳大河内严藤井益弘山口笃浅沼稔有山达郎佐藤道贵村井亮太永冈恒夫明石哲夫手冢贤一浅川幸彦富冈浩一石黑宏树山田裕胁元一政筑地秀明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钢管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