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退火炉的悬挂式内衬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71384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5 02: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退火炉的悬挂式内衬装置,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固设于炉内腔上相互平行的两道滑轨、水平设置于滑轨顶部的支撑板以及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于两道滑轨之间的保温内衬板,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夹持组件,所述保温内衬板通过所述夹持组件夹紧悬挂于滑轨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便于对保温内衬板的更换与维修。

A suspension type lining device for a annealing furn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退火炉的悬挂式内衬装置
本技术涉及退火炉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退火炉的悬挂式内衬装置。
技术介绍
退火炉依据保温隔热技术降低能耗及保证产品良好的表面性能。如公告号为CN201574184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立式连续退火炉炉底保温结构,包括陶瓷纤维、内衬板、固定装置。陶瓷纤维设置在立式连续退火炉的炉底钢板上,内衬板设置在陶瓷纤维上,内衬板由固定装置固定在炉底钢板上,所述内衬板为钢板,内衬板的厚度为2-3mm。当保温内衬板变形或者损坏的条件下,工作人员需要进入炉体内对保温内衬板进行维护或者更换,该专利是采用锚固的固定方式将保温内衬板固定在炉体内壁上,工作人员不便于对保温内衬板的拆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退火炉的悬挂式内衬装置,其优点是便于对保温内衬板进行更换与维修。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退火炉的悬挂式内衬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设于炉内腔上相互平行的两道滑轨、水平设置于滑轨顶部的支撑板以及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于两道滑轨之间的保温内衬板,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夹持组件,所述保温内衬板通过所述夹持组件夹紧悬挂于滑轨之间。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保温内衬板的两侧在两道滑轨之间滑动,夹持组件夹紧保温内衬板,使保温内衬板悬挂于滑轨之间。当需要更换和维修保温内衬板,只需要将夹持组件松开保温内衬板,使保温内衬板沿滑轨滑出取用,方便了操作人员对保温内衬板的更换与维修。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支撑板的底座、与底座固定连接的连杆以及与连杆通过球铰接件连接的夹头。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板上固定承接夹持组件对保温内衬板进行夹持操作,夹持组件在球铰接件的作用下,操作人员向各个方向转动夹头,可使夹头垂直于保温内衬板达到夹持的目的,也可使夹头平行于保温内衬板达到拆卸和更换保温内衬板的目的。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夹头包括夹板一与夹板二,所述夹板一与所述夹板二之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夹板一和夹板二受外力时,夹板一和夹板二在转轴的转动下,使夹板一向夹板二运动,夹板二向夹板一运动,进而达到夹持状态。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轴的外表面套接有与所述夹板一和所述夹板二抵触的扭簧。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转轴上套接扭簧,使扭簧的两端分别抵触夹板一和夹板二,在扭簧的弹性作用下,夹板一和夹板二的夹紧力增加,更稳固的夹持保温内衬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夹板一与所述夹板二内表面分别设有夹紧保温内衬板的锯齿。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锯齿增加了夹板一、夹板二与保温内衬板外表面的摩擦力,使保温内衬板难以脱离夹板一与夹板二的夹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轨与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U型槽,所述保温内衬板与所述U型槽滑动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U型槽固定保温内衬板在滑轨内滑动,限定了保温内衬板的滑动位置,以防止保温内衬板在滑动中发生偏移。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U型槽的内表面设有与保温内衬板滚动接触的滚珠。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滚珠贴合于保温内衬板的侧面,减小了保温内衬板与U型槽内表面直接滑动的摩擦力,便于操作人员将保温内衬板从U型槽内取出。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轨的底部相对凸起有防止保温内衬板滑脱的防脱部。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保温内衬板在滑轨内滑动时,滑轨底部设置的挡板承接保温内衬板的重力,进而减少保温内衬板向下滑落的可能性。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当需要更换和维修保温内衬板,只需要将夹持组件松开保温内衬板,使保温内衬板沿滑轨滑出取用,方便了操作人员对保温内衬板的更换与维修;2、U型槽内的滚珠与保温内衬板的侧面贴合,减小了保温内衬板与U型槽内表面直接滑动的摩擦力,便于操作人员将保温内衬板从U型槽内取出。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施例中体现滑轨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施例中体现夹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施例中体现保温内衬板滑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退火炉本体;11、炉内腔;12、开口;2、带钢;3、保温内衬板;4、限定机构;41、支撑板;42、滑轨;43、U型槽;431、滚珠;432、防脱部;44、夹持组件;441、底座;442、连杆;443、球铰接件;444、夹头;4441、夹板一;4442、夹板二;4443、锯齿;4444、捏持部;4445、扭簧。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种退火炉的悬挂式内衬装置,如图1所示,退火炉包括退火炉本体1,退火炉本体1内开设有炉内腔11,炉内腔11的侧壁设置有开口12,开口12处连接有带钢2,当带钢2滑入炉内腔11后,在炉内腔11远离开口12的侧壁固定有保温内衬板3,带钢2两侧靠近保温内衬板3,使带钢2两侧到炉内腔11侧壁的距离等于带钢2的中部到炉内腔11顶部的距离,即带钢2的中部与两侧达到相同的保温效果。保温内衬板3通过限定机构4固定在侧壁上,与上一段固定于侧壁上的内侧板相呼应,限定机构4无缝固接在炉内腔11的侧壁上,如图2所示,限定机构4包括支撑板41以及垂直于支撑板41两侧的滑轨42,两滑轨42的相对面分别开设有U型槽43,U型槽43与支撑板41连通,U型槽43的大小可供保温内衬板3滑动,在保温内衬板3与U型槽43的接触面上均固定有滚珠431,滚珠431与保温内衬板3的侧面抵触,进而降低保温内衬板3与U型槽43的摩擦力,方便保温内衬板3在U型槽43内滑动。支撑板41的上表面固定有夹持组件44,如图3所示,夹持组件44包括底座441,底座441水平转动连接有连杆442,连杆442的端部通过球铰接件443连接有夹头444,夹头444包括带有锯齿4443的夹板一4441和夹板二4442,夹板一4441和夹板二4442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夹板一4441和夹板二4442远离锯齿4443的一端设有捏持部4444,捏持部4444是通过扭簧4445的两端分别与夹板一4441和夹板二4442抵触形成,在球铰接件443的转动下,用手捏住捏持部4444,便于操作人员将保温内衬板3取出以达到维修和更换的目的。如图4所示,夹持组件44的夹头444将保温内衬板3顶部的两侧夹紧,使保温内衬板3的底部悬于U型槽43内,U型槽43的底部设置有凸起的防脱部432,防脱部432呈直角结构,防脱部432的两个直角边承载保温内衬板3的底面,以减少保温内衬板3滑脱的可能性。工作过程:当操作人员需要维修和更换保温内衬板3时,用取保温件的工具夹持住保温内衬板3,打开夹紧保温内衬板3的夹头444,在球铰接件443的作用下,转动夹头444,使保温内衬板3沿U型槽43滑出,同理,再将更换的保温内衬板3沿U型槽43滑入防脱部432,利用夹头444夹紧保温内衬板3顶部的两侧,达到更换保温内衬板3的目的。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退火炉的悬挂式内衬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退火炉的悬挂式内衬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设于炉内腔(11)上相互平行的两道滑轨(42)、水平设置于滑轨(42)顶部的支撑板(41)以及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于两道滑轨(42)之间的保温内衬板(3),所述支撑板(41)上设置有夹持组件(44),所述保温内衬板(3)通过所述夹持组件(44)夹紧悬挂于滑轨(42)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退火炉的悬挂式内衬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设于炉内腔(11)上相互平行的两道滑轨(42)、水平设置于滑轨(42)顶部的支撑板(41)以及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于两道滑轨(42)之间的保温内衬板(3),所述支撑板(41)上设置有夹持组件(44),所述保温内衬板(3)通过所述夹持组件(44)夹紧悬挂于滑轨(42)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退火炉的悬挂式内衬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夹持组件(44)包括固定于所述支撑板(41)的底座(441)、与底座(441)固定连接的连杆(442)以及与连杆(442)通过球铰接件(443)连接的夹头(44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退火炉的悬挂式内衬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夹头(444)包括夹板一(4441)与夹板二(4442),所述夹板一(4441)与所述夹板二(4442)之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4.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江山张培丽陈强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奉贤钢管厂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