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立体式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708556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4 20: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立体式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包括第一池体和第二池体,所述第一池体的内腔设置有MBR膜,所述MBR膜的顶部连接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的正面连接有齿轨,所述齿轨正面的上侧啮合与传动齿轮,所述第一池体外部的下侧与上侧均连接有积水座,所述积水座底部的右侧连接有排水管,所述第二池体的底部连接有排污管,所述第二池体内腔的底部设置有纤维束,所述第二池体的左侧贯穿连接有曝光器,所述第二池体的右侧连接有进水管,所述第二池体内腔的上侧连接有填充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备占地面积小,且污水在出水时能够达到不同出水标准的优点,解决了占地面积规划小和不能达到不同出水标准会降低污水处理装置的问题。

A new stereoscopic integrated sewage treatment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立体式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为一种新型立体式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
技术介绍
污水处理设备适用于住宅小区、村庄、村镇、办公楼、商场、宾馆、饭店、疗养院、机关、学校、部队、医院、高速公路、铁路、工厂、矿山和旅游景区等生活污水和与之类似的屠宰、水产品加工和食品等中小型规模工业有机废水的处理和回用,水污染情况不断加剧,使得污水处理和再生行业受到空前的关注,近两年各地区毛利率都保持在70%左右,甚至有的地区超过了100%,行业发展潜力非常大,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和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现有的污水处理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经常遇到了规划面积小的问题,且面对不同的污水时需要让污水达到不同的出水标准,使得不同的污水在处理时需要更换不同的处理设备,从而就降低了污水处理设备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立体式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具备占地面积小,且污水在出水时能够达到不同出水标准的优点,解决了占地面积规划小和不能达到不同出水标准会降低污水处理装置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新型立体式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立体式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包括第一池体(1)和第二池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池体(1)的底部与第二池体(2)的顶部连接,所述第一池体(1)的内腔设置有MBR膜(3),所述MBR膜(3)的顶部连接有调节板(4),所述调节板(4)的正面连接有齿轨(5),所述齿轨(5)正面的上侧啮合与传动齿轮(6),所述传动齿轮(6)的中部连接有转轴(7),所述转轴(7)的右侧连接有电动马达(8),所述第一池体(1)外部的下侧与上侧均连接有积水座(9),所述积水座(9)底部的右侧连接有排水管(10),所述第二池体(2)的底部连接有排污管(11),所述第二池体(2)内腔的底部设置有纤维束(12),所述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立体式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包括第一池体(1)和第二池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池体(1)的底部与第二池体(2)的顶部连接,所述第一池体(1)的内腔设置有MBR膜(3),所述MBR膜(3)的顶部连接有调节板(4),所述调节板(4)的正面连接有齿轨(5),所述齿轨(5)正面的上侧啮合与传动齿轮(6),所述传动齿轮(6)的中部连接有转轴(7),所述转轴(7)的右侧连接有电动马达(8),所述第一池体(1)外部的下侧与上侧均连接有积水座(9),所述积水座(9)底部的右侧连接有排水管(10),所述第二池体(2)的底部连接有排污管(11),所述第二池体(2)内腔的底部设置有纤维束(12),所述第二池体(2)的左侧贯穿连接有曝光器(13),所述第二池体(2)的右侧连接有进水管(14),所述第二池体(2)内腔的上侧连接有填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彦星景爱国孙瑞雪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蓝标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