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黑臭水体治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9957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7 15: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黑臭水体治理设备,涉及水体治理技术领域,包括治理箱,所述治理箱的内部固定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的底部且靠近两端均固定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均固定有弧形过滤网板,所述弧形过滤网板的另一端均固定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与治理箱内壁固定连接;刮杂组件,所述刮杂组件固定安装在治理箱内部且位于过滤板上方;挤压输送组件,所述挤压输送组件固定安装在治理箱内部且位于弧形过滤网板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电机带动螺杆转动,螺杆转动带动刮杂板移动,可以起到使刮杂板移动推动过滤板表面滞留的杂质进入到弧形过滤网板内部的效果,从而可以达到防止过滤板因滞留物发生堵塞的作用。防止过滤板因滞留物发生堵塞的作用。防止过滤板因滞留物发生堵塞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黑臭水体治理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水体治理
,尤其涉及一种黑臭水体治理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污水是指受一定污染的来自生活和生产的排出水,丧失了原来使用功能的水简称为污水,而黑臭水体也是污水中的一种,在黑臭水体的处理过程中,需要用到污水治理设备,避免其随意排放而污染到生态环境。
[0003]现有的臭黑水体治理设备在对臭黑水体进行治理作业时,臭黑水体治理设备内夹带的污泥以及杂物会使过滤网发生堵塞,清理起来较为麻烦,同时污泥以及杂物在排出时,其内会吸附大量臭水,进而导致臭水与污泥以及杂物一起排出,较为浪费水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提到臭黑水体治理设备在对臭黑水体进行治理作业时,臭黑水体治理设备内夹带的污泥以及杂物会使过滤网发生堵塞,清理起来较为麻烦,同时污泥以及杂物在排出时,其内会吸附大量臭水,进而导致臭水与污泥以及杂物一起排出,较为浪费水资源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黑臭水体治理设备的技术。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黑臭水体治理设备,包括治理箱,所述治理箱的内部固定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的底部且靠近两端均固定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均固定有弧形过滤网板,所述弧形过滤网板的另一端均固定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与治理箱内壁固定连接;刮杂组件,所述刮杂组件固定安装在治理箱内部且位于过滤板上方;挤压输送组件,所述挤压输送组件固定安装在治理箱内部且位于弧形过滤网板内。
[0006]优选的,所述治理箱的底部四角处均固定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为梯形。
[0007]优选的,所述刮杂组件包括螺杆,所述螺杆的位于过滤板上方且两端与治理箱的两侧内壁轴承转动连接,所述治理箱的一侧壁固定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贯穿治理箱并与螺杆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螺杆的表面套设并螺纹连接有刮杂板,所述刮杂板的底部与过滤板顶部相贴。
[0008]优选的,所述治理箱的两侧壁开设有限位槽,所述刮杂板的两端均固定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位于限位槽内部滑动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挤压输送组件包括两个两个转杆,两个所述转杆位于治理箱内部且位于弧形过滤网板内,所述转杆的一端均贯穿治理箱并与其轴承转动连接,所述治理箱的一侧壁固定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与转杆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转杆的表面套设并固定有螺旋叶片,所述治理箱的一侧壁且靠近两侧均开设有出杂孔,所述出杂孔的顶部内壁固定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壁与转杆的另一端轴承转动连接,所述治理箱的一侧壁且位于出杂孔处均固定并连通有出杂筒。
[0010]优选的,所述治理箱的顶部中心处开设有进液孔,所述治理箱的顶部且位于进液
孔处固定并连通有进液漏斗板,所述治理箱的一侧壁固定并连通有出液管。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0012]1、本技术中,通过第一电机带动螺杆转动,螺杆转动带动刮杂板移动,可以起到使刮杂板移动推动过滤板表面滞留的杂质进入到弧形过滤网板内部的效果,从而可以达到防止过滤板因滞留物发生堵塞的作用。
[0013]2、本技术中,通过第二电机带动转杆转动,转杆转动带动螺旋叶片转动,螺旋叶片转动输送并挤压杂质物,可以起到把杂质物内的水分在输送过程中挤压出来的效果,从而可以达到提高黑臭水体治理量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提出一种黑臭水体治理设备的整体结构立体图;
[0015]图2为本技术提出一种黑臭水体治理设备的整体结构横剖视图;
[0016]图3为本技术提出一种黑臭水体治理设备的整体结构竖剖视图;
[0017]图4为本技术提出一种黑臭水体治理设备的螺旋叶片结构剖视图。
[0018]图例说明:1、治理箱;2、支撑腿;3、过滤板;4、支撑板;5、弧形过滤网板;6、连接板;7、刮杂组件;71、螺杆;72、第一电机;73、刮杂板;74、限位槽;75、限位块;8、挤压输送组件;81、转杆;82、螺旋叶片;83、第二电机;84、出杂孔;85、固定板;9、出杂筒;10、进液孔;11、进液漏斗板;12、出液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0]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1]实施例1,如图1

4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黑臭水体治理设备,包括治理箱1,治理箱1的内部固定有过滤板3,过滤板3的底部且靠近两端均固定有支撑板4,支撑板4的底部均固定有弧形过滤网板5,弧形过滤网板5的另一端均固定有连接板6,连接板6的另一端与治理箱1内壁固定连接;刮杂组件7,刮杂组件7固定安装在治理箱1内部且位于过滤板3上方;挤压输送组件8,挤压输送组件8固定安装在治理箱1内部且位于弧形过滤网板5内。
[0022]其整个实施例1所达到的效果为,通过治理箱1的内部固定有过滤板3,可以起到对污水进行过滤的效果,通过过滤板3的底部且靠近两端均固定有支撑板4,支撑板4的底部均固定有弧形过滤网板5,可以起到对杂质中的水分进行过滤的效果通过,通过弧形过滤网板5的另一端均固定有连接板6,连接板6的另一端与治理箱1内壁固定连接,可以起到对弧形过滤网板5进行固定的效果;通过刮杂组件7,刮杂组件7固定安装在治理箱1内部且位于过滤板3上方,可以起到对过滤板3上的杂质物进行刮去的效果;通过挤压输送组件8,挤压输送组件8固定安装在治理箱1内部且位于弧形过滤网板5内,可以起到对杂质物进行加压输送的效果。
[0023]实施例2,如图1

4所示,治理箱1的底部四角处均固定有支撑腿2,支撑腿2为梯形;刮杂组件7包括螺杆71,螺杆71的位于过滤板3上方且两端与治理箱1的两侧内壁轴承转动连接,治理箱1的一侧壁固定有第一电机72,第一电机72的输出端贯穿治理箱1并与螺杆71一端固定连接,螺杆71的表面套设并螺纹连接有刮杂板73,刮杂板73的底部与过滤板3顶部相贴;治理箱1的两侧壁开设有限位槽74,刮杂板73的两端均固定有限位块75,限位块75位于限位槽74内部滑动连接;治理箱1的两侧壁开设有限位槽74,刮杂板73的两端均固定有限位块75,限位块75位于限位槽74内部滑动连接;挤压输送组件8包括两个两个转杆81,两个转杆81位于治理箱1内部且位于弧形过滤网板5内,转杆81的一端均贯穿治理箱1并与其轴承转动连接,治理箱1的一侧壁固定有第二电机83,第二电机83的输出端与转杆81一端固定连接,转杆81的表面套设并固定有螺旋叶片82,治理箱1的一侧壁且靠近两侧均开设有出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黑臭水体治理设备,包括治理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理箱(1)的内部固定有过滤板(3),所述过滤板(3)的底部且靠近两端均固定有支撑板(4),所述支撑板(4)的底部均固定有弧形过滤网板(5),所述弧形过滤网板(5)的另一端均固定有连接板(6),所述连接板(6)的另一端与治理箱(1)内壁固定连接;刮杂组件(7),所述刮杂组件(7)固定安装在治理箱(1)内部且位于过滤板(3)上方;挤压输送组件(8),所述挤压输送组件(8)固定安装在治理箱(1)内部且位于弧形过滤网板(5)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黑臭水体治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理箱(1)的底部四角处均固定有支撑腿(2),所述支撑腿(2)为梯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黑臭水体治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杂组件(7)包括螺杆(71),所述螺杆(71)位于过滤板(3)上方且两端与治理箱(1)的两侧内壁轴承转动连接,所述治理箱(1)的一侧壁固定有第一电机(72),所述第一电机(72)的输出端贯穿治理箱(1)并与螺杆(71)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螺杆(71)的表面套设并螺纹连接有刮杂板(73),所述刮杂板(73)的底部与过滤板(3)顶部相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黑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勇李龙李学民刘路达刘晓旭刘瑞平郭忠豪王曌瑞曾令波郭星佑赵梓涧景爱国张晓培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蓝标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