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范裕雄专利>正文

头颈枕支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70424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4 17:26
一种头颈枕支架结构,包括:一固定支架、一旋转臂、以及一软垫枕,该固定支架固定于车内座椅头枕支柱处;该旋转臂枢接于该固定支架一端,并被限制仅能旋转至一特定角度,该旋转臂具有呈弯曲状的延伸区段;该软垫枕包括一弹性垫及一外衬布,该弹性垫包覆于该延伸区段,该外衬布包覆着弹性垫;借此,当该旋转臂向该固定支架方向紧靠,该软垫枕可作为一颈部的支撑枕,当该旋转臂向外转动至定点,该软垫枕所在方向垂直于该固定支架,该软垫枕就能作为支撑使用者头部侧边的枕头。

Stenting structure of head and neck

A pillow bracket structure comprises a fixed bracket, a rotary arm, and a soft pillow, the fixed bracket is fixed on the car seat headrest pillar; the rotating arm is pivoted on one end of the fixed bracket, and is restricted only to a specific rotation angle, the rotating arm is extended in section bending shape; the cushion pillow comprises an elastic pad and an outer lining, the elastic cushion is coated on the extension section of the outer lining cloth coated with elastic cushion; therefore, when the rotating arm to the fixed bracket close to the direction, the cushion pillow can be used as support pillow for a neck, when the rotating arm to rotate outward the cushion pillow is fixed, perpendicular to the direction of the fixed bracket, the cushion pillow can be used as supporting the head of the user side of the pillow.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头颈枕支架结构
本技术提供一种头颈枕支架结构,尤其指一种可固定于车内座椅头枕支柱处,提供使用者头部、颈部的依靠及支撑的支架,且亦可供可携式电子产品通过此支架固定于座椅背后使用。
技术介绍
携带型电子产品(如智能型手机、平板型计算机等),为目前人们通讯或娱乐的工具,驾驶人在车辆行驶中使用携带型电子产品,是一种危险的行为,但是乘客于车内使用携带型电子产品,则能打发乘车中无聊的时间。为了方便后座乘客使用携带型电子产品,设计可安装于座椅头枕支柱的支架结构,用以辅助固定携带型电子产品。再者,汽车内的前座结构,通常包括座椅与头枕两部份,驾驶员或乘客坐在前座,通常仅背部紧靠座椅,头部呈悬空或轻微靠着头枕,长途开车或乘车就容易让人产生疲劳,若是颈部有适当的支撑,会让人感觉到更舒适。另外在长途乘车中,若能适时于车内短暂休息,养精畜锐,会让人注意力更为集中,对行车安全是有帮助的。但一般座椅于头枕处,并无其他辅助结构可供依靠,人们坐在座椅上,睡眠中容易摇头晃脑,无法获得舒适地休息。虽然目前市面上有许多可供安装于座椅处的头枕或颈部枕等产品,但并没有将两者整合在一起的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头颈枕支架结构,能安装固定于车内座椅头枕支柱处,适时提供使用者头部或颈部的支撑,而且若另外再安装一夹持装置,则可将可携式电子产品固定于支架结构处,而于车内更方便使用,提供一多功能的产品。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包括一固定支架、一旋转臂、以及一软垫枕,该固定支架能安装固定于车内座椅头枕支柱处;该旋转臂枢接于该固定支架一端,并被限制仅能旋转开启至特定角度,该旋转臂具有一弯曲状的延伸区段;该软垫枕包括一弹性垫及一外衬布,该弹性垫包覆该延伸区段,该外衬布包覆于该弹性垫最外层。本技术头颈枕支架结构是安装于车内座椅头枕支柱处,当该旋转臂向该固定支架方向紧靠,该软垫枕会位于座椅与头枕之间,使该软垫枕可作为使用者颈部的支撑枕,让驾驶员或乘客因颈部被支撑而感觉舒适。当该旋转臂向外转动至定点后,该软垫枕所在方向垂直于该固定支架,此时该软垫枕可作为支撑使用者头部侧边的枕头,让头部有所依靠,方便驾驶员或乘客于车内短暂睡眠。较佳地,该固定支架包括一轨道件及至少两个夹持单元,该固定支架是由该轨道件的一端与该旋转臂枢接,该两个夹持单元安装于该轨道件,并能沿该轨道件作线性移动。较佳地,该轨道件上下具有呈对称分布并排的多个插槽,另设有至少一插件,该插件型体呈U字型,当该插件插置于两个该插槽内会同时卡制着一个该夹持单元,使该夹持单元固定于该轨道件上。较佳地,该夹持单元包括有一主夹持件、一活动夹持件、以及一旋钮,该活动夹持件安装于该主夹持件处,仅能作线性的移动,该旋钮则与该活动夹持件相配合,当旋转该旋钮时,该活动夹持件会向另一主夹持件靠近或远离,达到夹紧或放松的目的。较佳的,该夹持单元是由该主夹持件套置于该轨道件,使该夹持单元能沿该轨道件作线性移动。较佳的,该固定支架进一步包括有一扣接件,该扣接件安装于该轨道件,且沿该轨道件作线性移动,该扣接件在该轨道件的位置是在该两个夹持单元之间,该扣接件具有一凸出的扣接块,该扣接块的形状是配合欲结合此处的对象而定。本技术头颈枕支架结构,经适当地调整旋转臂的位置,就能让软垫枕作为颈部支撑枕或作为支撑头部侧边的枕头,为驾驶员或乘客在乘车或车内短暂睡眠中,带来更舒适地的感受。而于后座的乘客利用支架的辅助,可于后座使用携带型电子产品,给乘客带来极大的便利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开启状态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收折状态的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的固定支架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的局部剖面图;图5为本技术头颈枕支架结构安装于座椅头枕支柱,作为颈部支撑枕的立体图;图6为本技术头颈枕支架结构安装于座椅头枕支柱,作为头部支撑枕的立体图;图7为本技术供一夹持装置配合使用的立体图。1固定支架11轨道件111插槽12夹持单元120配合孔13夹持单元130配合孔131主夹持件1311夹持面132活动夹持件1321夹持面14插件141插块15扣接件151扣接块152颈部区16轴件161凸块2旋转臂21枢接座22延伸区段3软垫枕31弹性垫32外衬布51支柱52头枕53座椅6夹持装置7手机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配合图标及组件符号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做更详细的说明,使得熟习该项技艺者在研读本说明书后能据以实施。如图1及图2所示,分别为本技术开启及收折状态的立体图。本技术头颈枕支架结构包括一固定支架1、一旋转臂2、以及一软垫枕3。该固定支架1用以安装固定于车内座椅头枕支柱处,该旋转臂2枢接于该固定支架1一端,该软垫枕3包覆该旋转臂2的局部区段。借此,当该旋转臂2向该固定支架1方向紧靠,该软垫枕3可作为颈部的支撑枕;当该旋转臂2向外转动至定点后,该软垫枕3所在方向垂直于该固定支架1,该软垫枕3就可作为支撑头部侧边的枕头。接着就各构件的结构作一简单的说明:该固定支架1包括一轨道件11、两个夹持单元12、13。该固定支架1是由该轨道件11的一端与该旋转臂2枢接。该两个夹持单元12、13安装于该轨道件11,能沿该轨道件11作线性移动(如图3所示)。该轨道件11断面必须不为圆形,型体呈直线的长条型,该夹持单元12、13具有相对形状的配合孔120、130供该轨道件11通过。另外为了进一步固定其中一该夹持单元12或夹持单元13的位置,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该轨道件11剖面型体似一H字型,于上、下中间凹陷处具有并排的多个插槽111。该固定支架1进一步包括至少一插件14,该插件14型体呈U字型,具有向下延伸的两插块141(如图1所示),单一插块141的宽度等于该插槽111的宽度。两插块141之间的宽度等于单一个夹持单元12或单一个夹持单元13的宽度,或是大约等于该插槽111宽度的整倍数,在本实施中两插块141之间的宽度约等于三个插槽111的宽度。在本实施中,是由该插件14以两插块141插置于两插槽111内,两插块141之间将卡制着该夹持单元12,进而固定该夹持单元12于该轨道件11上的位置,但并不以此为限,同理也可仅卡制该夹持单元13,就能固定该夹持单元13于该轨道件11上的位置。该插件14的数量可为两个,用以同时固定该夹持单元12及夹持单元13。该夹持单元12、夹持单元13两者的结构相同,本技术仅就该夹持单元13作说明。如图1、图3所示,该夹持单元13包括一主夹持件131、一活动夹持件132及一旋钮133。该主夹持件131套置于该轨道件11外围,使之仅能作线性移动,前述该配合孔130是形成于该主夹持件131处。该活动夹持件132安装于该主夹持件131,仅能作横向线性的移动。该旋钮133则与该活动夹持件132相配合,通过内部的螺纹,当转动该旋钮133就能顺利带动该活动夹持件132移动。该主夹持件131具有弧形的夹持面1311,该活动夹持件132也具有相对的弧形夹持面1321,欲夹持时,是利用面对面的该夹持面1311与夹持面1321夹持于座椅头枕支柱。为了让携带型电子产品能固定于该固定支架1上使用,该固定支架1进一步包括有一扣接件15,该扣接件15安装于该轨道件11,能沿该轨道件11作线性移动。因此该扣接件15亦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头颈枕支架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头颈枕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固定支架,安装固定于车内座椅头枕支柱处;一旋转臂,枢接于该固定支架一端,并被限制仅能旋转至一特定角度,该旋转臂具有弯曲状的一延伸区段;一软垫枕,包括一弹性垫及一外衬布,该弹性垫包覆于该延伸区段,该外衬布包覆于该弹性垫最外层;借此,当该旋转臂向该固定支架方向紧靠,该软垫枕可作为使用者颈部的支撑枕,当该旋转臂向外转动至定点后,该软垫枕所在方向垂直于该固定支架,该软垫枕可作为支撑头部侧边的枕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头颈枕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固定支架,安装固定于车内座椅头枕支柱处;一旋转臂,枢接于该固定支架一端,并被限制仅能旋转至一特定角度,该旋转臂具有弯曲状的一延伸区段;一软垫枕,包括一弹性垫及一外衬布,该弹性垫包覆于该延伸区段,该外衬布包覆于该弹性垫最外层;借此,当该旋转臂向该固定支架方向紧靠,该软垫枕可作为使用者颈部的支撑枕,当该旋转臂向外转动至定点后,该软垫枕所在方向垂直于该固定支架,该软垫枕可作为支撑头部侧边的枕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颈枕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固定支架包括一轨道件及至少两个夹持单元,该固定支架是由该轨道件的一端与该旋转臂枢接,该两个夹持单元安装于该轨道件,并能沿该轨道件作线性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头颈枕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轨道件上下具有并排的多个插槽,另设有至少一插件,该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裕雄
申请(专利权)人:范裕雄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