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道脱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702060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4 15: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管道脱垢装置,包括:底座、纵向压紧装置和横向牵引装置;所述底座上滑动设置有下压板,所述底座的两侧设置有支撑侧板,两个所述支撑侧板的上端连接有顶梁,所述顶梁和所述底座之间还设置有上压板;所述纵向压紧装置装配在所述顶梁上,所述纵向压紧装置的下端连接在所述上压板上;所述横向牵引装置装配在一个所述支撑侧板上,所述横向牵引装置的端部连接在所述下压板的一端。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管道脱垢装置结构简单,容易操作,通过纵向压紧装置向管道施加压力,横向牵引装置带动管道左右滚动,使得管道发生轻微形变,其内部的垢层随着管道的形变而发生脱落,省时省力,且该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也不会因为挤压的反作用力而轻易被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道脱垢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火电厂管道除垢
,尤其是涉及一种管道脱垢装置。
技术介绍
如今火电厂装机容量不断扩大,机组运行参数也相应大幅提高,随着大容量高参数机组服役时间的不断增长,过热器、再热器因长期在高温高压水蒸汽环境中运行而导致其管内壁生成致密的磁性氧化皮。在机组大修期间需要按照大修导则的要求对锅炉四管进行垢量测定,其中过热器、再热器的垢量测定常采用轧管法:需要将管样置于台虎钳上挤压至内部垢层脱落。由于高参数大容量机组的过热器、再热器均为高压合金钢及奥氏体不锈钢,材质坚硬且形成的氧化皮更致密,人工挤压太费力,常常出现台虎钳被反作用力损坏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道脱垢装置,该装置可使管道被挤压变形,从而达到管道内壁垢层脱落的目的,结构简单,容易操作,且在使用过程中不易被损坏。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解决。本专利技术的内容提出一种管道脱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纵向压紧装置和横向牵引装置;所述底座上滑动设置有下压板,所述底座的两侧设置有支撑侧板,两个所述支撑侧板的上端连接有顶梁,所述顶梁和所述底座之间还设置有上压板;所述纵向压紧装置装配在所述顶梁上,所述纵向压紧装置的下端连接在所述上压板上;所述横向牵引装置装配在一个所述支撑侧板上,所述横向牵引装置的端部连接在所述下压板的一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管道脱垢装置,纵向压紧装置装配在顶梁上,纵向压紧装置的下端顶在上压板上,管道放置于上压板和下压板之间,利用纵向压紧装置向上压板施压,上压板向管道施压,管道在上压板的压力下发生轻微变形,管道受压发生变形的部位处的垢层便会脱落;横向牵引装置装配在一个支撑侧板上,其端部连接在下压板的一端,在横向牵引装置的作用下,下压板在底座上左右滑动,由于上压板向管道施压,此时,管道在与上压板和下压板之间的摩擦力的作用下随着下压板的左右移动而左右滚动,实现管道的侧壁在滚动过程中受到上压板施加的压力而发生变形,从而加快管道内壁上垢层的脱落。本专利技术的管道脱垢装置结构简单,容易操作,通过纵向压紧装置向管道施加压力,横向牵引装置带动管道左右滚动,使得管道发生轻微形变,其内部的垢层随着管道的形变而发生脱落,省时省力,并且该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也不会因为挤压的反作用力而轻易被损坏。作为优选的,所述纵向压紧装置为纵丝杠,所述纵丝杠通过螺纹竖直装配在所述顶梁上,所述纵丝杠的上端设置有把手,下端顶在所述上压板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管道脱垢装置,纵向压紧装置为纵丝杠,纵丝杠通过螺纹竖直装配在顶梁上,纵丝杠的上端设置有把手,下端顶在所述上压板上,转动纵丝杠上端的把手,纵丝杠向上压板施压,上压板向管道施压,管道在上压板的压力下发生轻微变形,管道受压发生变形的部位处的垢层便会脱落。作为优选的,所述横向牵引装置为横丝杠,所述横丝杠通过螺纹横向装配在一个所述支撑侧板上,所述横丝杠的一端伸向所述下压板的一端,另一端连接有曲柄;所述横丝杠伸向所述下压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环形凸台,所述第一环形凸台上套装有第一环形盖,所述第一环形盖的内边沿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环形凸台的直径,所述第一环形盖的外边沿与所述下压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管道脱垢装置,横丝杠的一端通过第一环形盖与下压板固定连接,第一环形盖的外边沿与下压板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环形盖的内边沿的直径小于第一环形凸台的直径,从而将横丝杠卡在第一环形盖中,实现与下压板的固定连接;转动横丝杠一端的曲柄,可使横丝杠带动下压板在底座上左右滑动;上压板向管道施压,同时转动曲柄使下压板在底座上左右滑动,带动管道左右滚动,实现管道的侧壁在滚动过程中受到上压板施加的压力而发生变形,从而加快管道内壁上垢层的脱落。作为优选的,所述纵丝杠的下端设置有第二环形凸台,所述第二环形凸台上套装有第二环形盖,所述第二环形盖的内边沿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环形凸台的直径,所述第二环形盖的外边沿与所述上压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管道脱垢装置,纵丝杠的下端设置有第二环形凸台,第二环形盖套装在第二环形凸台上,第二环形盖的内边沿的直径小于第二环形凸台的直径,从而使得纵丝杠的下端被套装在第二环形盖内,并通过第二环形盖的外边沿与上压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作为优选的,所述纵向压紧装置为纵液压缸,所述横向牵引装置为横液压缸。作为优选的,所述管道脱垢装置还包括泵站,所述泵站上设置有控制器、液压阀组、油泵和油箱所述纵液压缸和所述横液压缸分别与所述泵站通过油路管道相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管道脱垢装置,纵向压紧装置为纵液压缸,横向牵引装置为横液压缸,纵液压缸竖直设置在顶梁和上压板之间,通过泵站控制纵液压缸向上压板施加压力,上压板向管道施压,管道在上压板的压力下发生轻微变形,管道受压发生变形的部位处的垢层便会脱落。横液压缸的两端分别与下压板和一个支撑侧板固定连接,在上压板向管道施压过程中,通过泵站控制横液压缸左右移动,横液压缸带动下压板左右滑动,管道在上压板与下压板之间的摩擦力作用下随着下压板左右滚动,实现管道的侧壁在滚动过程中受到上压板施加的压力而发生变形,从而加快管道内壁上垢层的脱落。作为优选的,所述上压板的侧面上设置有贴片传感器,所述传感器通过信号线与所述泵站内的控制器电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管道脱垢装置,纵液压缸的上端与顶梁固定连接,下端与上压板固定连接,方便纵液压缸向上压板施压,上压板的侧面上设置有贴片传感器,贴片传感器为贴片式压力传感器,泵站内的控制器与贴片式压力传感器电连接,并通过贴片式压力传感器控制纵液压缸向上压板施加的压力大小,防止施加压力过大而使管道变形程度过大,导致管道内壁上的垢层无法脱落。作为优选的,所述上压板的下表面和所述下压板的上表面分别设置有防滑纹。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管道脱垢装置,上压板的下表面和下压板的上表面分别设置防滑纹,防滑纹增大了管道与上压板和下压板之间的粗糙度,从而防止管道在随下压板左右滚动时打滑。作为优选的,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横向滑槽,所述下压板的下侧滑动装配在所述横向滑槽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管道脱垢装置,下压板的下侧滑动装配在底座上设置的横向滑槽中,使得下压板可在底座上左右移动,从而带动管道左右滚动,加快管道内壁垢层的脱落。作为优选的,所述顶梁上设置有竖向的刻度尺,所述上压板上设置有竖向的游标尺,所述刻度尺与所述游标尺的边沿相对齐。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管道脱垢装置,顶梁上设置的竖向的刻度尺与上压板上竖向的游标尺相互配合,可获得上压板下移的位移,通过该位移可控制纵向压紧装置向上压板的施压大小,以防止施加压力过大而使管道变形程度过大,导致管道内壁上的垢层无法脱落。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管道脱垢装置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管道脱垢装置的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在图1中:1底座;101横向滑槽;2下压板;3支撑侧板;4顶梁;401刻度尺;5上压板;501游标尺;6纵丝杠;601把手;602第二环形凸台;603第二环形盖;7横丝杠;701曲柄;702第一环形凸台;703第一环形盖;8纵液压缸;9横液压缸;10管道。具体实施方式参考图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内容的实施例所提出的管道脱垢装置,包括:包括:底座1、纵向压紧装置和横向牵引装置;所述底座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管道脱垢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管道脱垢装置,用于清除结垢管道,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滑动设置有下压板(2),所述底座(1)的两侧设置有支撑侧板(3),两个所述支撑侧板(3)的上端连接有顶梁(4),所述顶梁(4)和所述底座(1)之间还设置有上压板(5);纵向压紧装置,所述纵向压紧装置装配在所述顶梁(4)上,所述纵向压紧装置的下端连接在所述上压板(5)上;横向牵引装置,所述横向牵引装置装配在一个所述支撑侧板(3)上,所述横向牵引装置的端部连接在所述下压板(2)的一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道脱垢装置,用于清除结垢管道,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滑动设置有下压板(2),所述底座(1)的两侧设置有支撑侧板(3),两个所述支撑侧板(3)的上端连接有顶梁(4),所述顶梁(4)和所述底座(1)之间还设置有上压板(5);纵向压紧装置,所述纵向压紧装置装配在所述顶梁(4)上,所述纵向压紧装置的下端连接在所述上压板(5)上;横向牵引装置,所述横向牵引装置装配在一个所述支撑侧板(3)上,所述横向牵引装置的端部连接在所述下压板(2)的一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脱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压紧装置为纵丝杠(6),所述纵丝杠(6)通过螺纹竖直装配在所述顶梁(4)上,所述纵丝杠(6)的上端设置有把手(601),下端顶在所述上压板(5)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脱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牵引装置为横丝杠(7),所述横丝杠(7)通过螺纹横向装配在一个所述支撑侧板(3)上,所述横丝杠(7)的一端伸向所述下压板(2)的一端,另一端连接有曲柄(701);所述横丝杠(7)伸向所述下压板(2)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环形凸台(702),所述第一环形凸台(702)上套装有第一环形盖(703),所述第一环形盖(703)的内边沿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环形凸台(702)的直径,所述第一环形盖(703)的外边沿与所述下压板(2)的一端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越姜波郭新茹张建斌韩停停孙若晨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北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