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风装置及油烟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701214 阅读:2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4 15: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吸风装置及油烟机,涉及净化设备技术领域。该吸风装置包括壳体,壳体上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进风口上设有挡圈,挡圈包括弧形部和锥形部,弧形部环设于进风口的端部,锥形部为截头的圆锥筒,且其扩口端与圆弧部的内圆圆弧过渡连接,锥形部插入进风口内;该油烟机包括箱体和上述吸风装置,箱体上设有吸烟口和排烟口,吸风装置固设于箱体内,且吸风装置的进风口与吸烟口连通,吸风装置的出风口与排烟口连通。挡圈的圆弧部与锥形部圆弧过渡连接和锥形部的设置,可以减小气流产生涡区影响吸风部件效率情况的发生,从而提高吸风部件及吸风装置的吸风效果。

Air suction device and oil fume machine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air suction device and an oil fume machine, which relate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purification equipment. The suction device comprises a shell, the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n air outlet and an air inlet is arranged on the ring ring, including the curved portion and the tapered portion, the end of the curved part arranged at the air inlet, a tapered portion is a conical cylinder, and the flared end of the inner circle and circular arc transition connected. The cone is inserted inside the air inlet; the lampblack machine comprises a box body and the suction device, the box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smoke inlet and exhaust port, a suction device is fixedly arranged on the box body, and the suction device of the air inlet and the smoke outlet, the outlet communicated with the exhaust port and the suction device. The circular arc part of the retaining ring is connected with the circular arc of the conical part and the conical part can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the air draught vortex area and affect the efficiency of the suction part, thereby improving the suction effect of the suction part and the suc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吸风装置及油烟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净化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吸风装置及油烟机。
技术介绍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制作过程包括煎、炒、炸、烤等,制作食物的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油烟,而油烟不仅对厨房的环境污染较为严重,而且厨房操作人员长期待在油烟环境对身体危害较大,严重的,甚至会罹患癌症,因此,人们为了减少油烟对人体的危害,设计了能够将厨房内油烟输送到外部的油烟机,油烟机随之广泛地应用于厨房之中。油烟机中的吸风装置运转产生负压,将厨房侧的油烟吸入吸风装置内,并将油烟输送到油烟机的排气管中,排气管中的油烟进一步进入公共烟道内,被输送到下一流程进行处理,因此,吸风装置是油烟机的核心部件,其效果优劣直接决定了油烟机对油烟的净化效果。现有的吸风装置中一般会在吸风装置的进风口处设置一个挡圈,用于对从外部进入吸风装置中的气流进行导向,现有油烟机中的吸风装置中一般选用圆弧形挡圈,气流流经圆弧形挡圈进入吸风装置内后,形成的涡区较大,降低了吸风装置的吸风效率,相应降低了油烟机的净化效果。即,现有的吸风装置中在进风口设置圆弧形挡圈,气流进入吸风装置中形成的涡区较大,降低吸风装置的吸风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风装置及油烟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吸风装置中在进风口设置圆弧形挡圈,气流进入吸风装置中形成的涡区较大,降低吸风装置吸风效果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吸风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相互连通的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上设有挡圈,所述挡圈包括弧形部和锥形部,所述弧形部的截面为弧形凸起,且环设于所述进风口的端部,所述锥形部为截头的圆锥筒,且其扩口端与所述圆弧部的内圆圆弧过渡连接,所述锥形部插入所述进风口内;所述壳体内设有风机部件,所述风机部件用于驱动气流从所述进风口流向所述出风口,所述锥形部伸入所述风机部件的进风区。进一步的,所述锥形部的缩口端端部向外设有第一翻边,所述第一翻边与所述锥形部的缩口端圆弧过渡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翻边与所述锥形部连接处的圆弧半径为8mm~12mm。进一步的,所述锥形部侧壁的收缩角范围为40°~60°。进一步的,所述弧形部的内圆圆周与所述锥形部的扩口端连接,所述弧形部的外圆圆周圆弧过渡连接有第二翻边,所述挡圈安装在所述进风口处时,所述第二翻边与所述进风口的端部匹配贴合。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翻边所在平面与所述锥形部母线的夹角范围为110°~125°。进一步的,所述风机部件包括叶轮和驱动电机,所述叶轮包括叶片、中盘、和环状的上圈、下圈,所述上圈和所述下圈共轴线,所述叶片为多个,多个叶片沿周向均匀连接于上圈和下圈之间,所述中盘固设于所述叶轮上,且与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端固接,所述驱动电机用于驱动所述叶轮转动;所述上圈与所述壳体的进风口匹配连接,所述挡圈的弧形部可拆卸式固设于所述上圈外端面上,所述锥形部插入所述上圈内部。进一步的,所述锥形部的缩口端端部与叶轮中多个叶片围成的内圆之间的间隙为3~5mm。进一步的,所述锥形部的缩口端伸入所述叶轮内部的深度为5~30mm。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烟机,包括箱体和上述吸风装置,所述箱体上设有吸烟口和排烟口,所述吸风装置固设于所述箱体内,且所述吸风装置的进风口与所述吸烟口连通,所述吸风装置的出风口与所述排烟口密封连通,该油烟机具有上述吸风装置的所有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吸风装置及油烟机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吸风装置及油烟机,其中,吸风装置包括用于形成供油烟或气流流过的风道的壳体,可以上设有连通的进风口和出风口,还包括用于对进入壳体内的气流进行导向的挡圈,挡圈包括用于将外部气流导入进风口处的圆弧部和用于将进风口处气流导入壳体内部的锥形部,壳体内部设有用于将外部气流吸入壳体内,并将进入壳体内的气流通过出风口输出的风机部件;其中,油烟机包括用于容纳吸风装置和油烟的箱体、箱体上设有用于外部油烟进入箱体的吸烟口和用于油烟排出的排烟口。使用时,吸风部件在壳体的进风侧产生负压,壳体进风侧外部的气流或油烟在壳体内外压差的作用下流向壳体的进风口处,挡圈的弧形部环设于进风口的端部,且其内圆与锥形部圆弧过渡连接,锥形部插入进风口内,外部气流首先流经弧形部的弧形凸起,随后气流经过弧形部与锥形部的圆弧过渡连接处,最后流经锥形部进入壳体内部;气流随后经过风机部件后从壳体的出风口被排出,完成对气流或油烟的输送。其中,弧形部的弧形凸起对气流起到导向作用,将进风口外侧的气流导入进风口处,随后气流在负压压差作用下流经圆弧部与锥形部的角度变化处,该处采用圆弧过渡连接,可以减少气流在折角处产生涡流而影响气流进入壳体内的方向,进而影响风机部件对气流输送的效果情况的发生;气流经过圆弧过渡连接处后,在锥形部的导向下,沿着锥形部的内表面进入壳体内部,锥形部的扩口端与弧形部连接,缩口端插入壳体内部,气流在锥形部的导向下逐渐聚集,到达锥形部缩口端端部时,气流与锥形部表面平行,形成的涡区较小,随后气流进入壳体内部,在风机部件的输送下到达壳体的出风口。即,挡圈的圆弧部与锥形部圆弧过渡连接可以减少气流流经圆弧部进入壳体内时,在折角处产生涡流对风机部件效率的影响,锥形部的设置则将气流导入壳体内部,锥形部的缩口端插入壳体内部,可以进一步减小气流产生涡区影响吸风部件效率情况的发生,从而提高吸风部件及吸风装置的吸风效果。油烟机使用时,吸风装置产生负压将箱体内的油烟吸入箱体内,随后进入吸风装置的壳体内,经过吸风部件后,从壳体的出风口流出,并最终从油烟机的排烟口排出,完成油烟机厨房油烟的吸收净化,相应的,挡圈的设置可以提高油烟机的净化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吸风装置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吸风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3中风机部件中叶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吸风装置中挡圈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吸风装置中挡圈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标:1-壳体;2-挡圈;3-叶轮;4-驱动装置;11-进风口;12-出风口;21-弧形部;22-锥形部;23-第一翻边;24-第二翻边;31-上圈;32-中盘;33-下圈;34-叶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吸风装置及油烟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吸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上设有相互连通的进风口(11)和出风口(12),所述进风口(11)上设有挡圈(2),所述挡圈(2)包括弧形部(21)和锥形部(22),所述弧形部(21)的截面为弧形凸起,且环设于所述进风口(11)的端部,所述锥形部(22)为截头的圆锥筒,且其扩口端与所述圆弧部的内圆圆弧过渡连接,所述锥形部(22)插入所述进风口(11)内;所述壳体(1)内设有风机部件,所述风机部件用于驱动气流从所述进风口(11)流向所述出风口(12),所述锥形部(22)伸入所述风机部件的进风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上设有相互连通的进风口(11)和出风口(12),所述进风口(11)上设有挡圈(2),所述挡圈(2)包括弧形部(21)和锥形部(22),所述弧形部(21)的截面为弧形凸起,且环设于所述进风口(11)的端部,所述锥形部(22)为截头的圆锥筒,且其扩口端与所述圆弧部的内圆圆弧过渡连接,所述锥形部(22)插入所述进风口(11)内;所述壳体(1)内设有风机部件,所述风机部件用于驱动气流从所述进风口(11)流向所述出风口(12),所述锥形部(22)伸入所述风机部件的进风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部(22)的缩口端端部向外设有第一翻边(23),所述第一翻边(23)与所述锥形部(22)的缩口端圆弧过渡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翻边(23)与所述锥形部(22)连接处的圆弧半径为8mm~12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部(22)侧壁的收缩角范围为40°~60°。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部(21)的内圆圆周与所述锥形部(22)的扩口端连接,所述弧形部(21)的外圆圆周圆弧过渡连接有第二翻边(24),所述挡圈(2)安装在所述进风口(11)处时,所述第二翻边(24)与所述进风口(11)的端部匹配贴合。6.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富佳陈志涛卢列存余国成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老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