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丛建敏专利>正文

下料机下机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9982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涉及制鞋设备中鞋革下料设备之下料机下机体,由电机腔(3)和油箱腔(6)组成。两腔间为油泵安装板(4),下机体用角钢(2)焊接而成,外侧三面焊有外层铁皮(8),油箱腔内壁三面焊有油箱内层铁皮(9),两腔底部焊有底板(7),油箱腔内与外层铁皮间、电机腔内壁三面及底板的底部都灌入钢筋混凝土,下机体右侧装有前面板(1)。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使下机体重量减轻,使用之钢材减少,降低成本,并达到牢固、吸震之效果。(*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涉及制鞋革设备中鞋革下料之下料机体的结构改换。目前国内外的下料机的下机体,均为整体铸铁件,故其重量较重,成本较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换的下料机,以减轻重量,减少钢材用量,降低成本。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下机体的左侧为矩形体的电机腔(3),右侧为矩形和等腰梯形体的油箱腔(6),两腔间焊有油泵安装板(4),安装板的中部设有油泵安装孔(5)。上述两立体腔由角钢(2)焊接而成,两腔底部焊有底板(7),油箱腔(6)内壁的上、下及右侧焊有油箱内层铁皮(9),整个下机体外侧的上、下及右侧焊有外铁皮(8),在油箱腔内外层铁皮之间灌入混凝土,电机腔(3)的内层之上、下及右侧灌入钢筋混凝土。下机体底板(7)的底部灌如钢筋混凝土。下机体底板(7)的底部灌入钢筋混凝土,下机体左侧装有前面板(1)。本技术与整体铸铁之下机体相比较,具有重量轻、使用钢材减少、成本较低的优点,并达到牢固吸震的效果。 附图说明如下图1为下料机下机体的俯视图。图2为图1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本技术将结合附图作进一步描述,先用角钢焊成下机体的形状,焊上底板(7)、油泵安装板(4),再焊上油箱内层铁皮(9),最后焊上外层铁皮(8),然后在电机腔内的上、下及右侧焊上网状钢筋和底部焊上网状钢筋,最后灌入混凝土。待混凝土干透后在下机体右侧用螺钉拧在角钢上。权利要求一种下料机下机体,具有左侧为矩形体的电机腔(3),右侧为矩形和等腰梯形的油箱腔(6),两腔间焊有油泵安装板(4),安装板中部设有油泵安装孔(5),其特征在于上述两立体腔由角钢(2)焊接而成,两腔底部焊有底板(7),油箱腔内壁上、下及右侧焊有油箱内层铁皮(9),整个下机体外侧的上、下及右侧焊有外层铁皮(8),在油箱腔内、外层铁皮间灌入混凝土,电机腔的内层之上、下及右侧灌入钢筋混凝土,下机体底板(7)底部灌入钢筋混凝土,下机体左侧装有前面板(1)。专利摘要涉及制鞋设备中鞋革下料设备之下料机下机体,由电机腔(3)和油箱腔(6)组成。两腔间为油泵安装板(4),下机体用角钢(2)焊接而成,外侧三面焊有外层铁皮(8),油箱腔内壁三面焊有油箱内层铁皮(9),两腔底部焊有底板(7),油箱腔内与外层铁皮间、电机腔内壁三面及底板的底部都灌入钢筋混凝土,下机体右侧装有前面板(1)。本技术的优点是使下机体重量减轻,使用之钢材减少,降低成本,并达到牢固、吸震之效果。文档编号C14B5/00GK2354968SQ9821583公开日1999年12月22日 申请日期1998年6月17日 优先权日1998年6月17日专利技术者丛建敏 申请人:丛建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下料机下机体,具有左侧为矩形体的电机腔(3),右侧为矩形和等腰梯形的油箱腔(6),两腔间焊有油泵安装板(4),安装板中部设有油泵安装孔(5),其特征在于上述两立体腔由角钢(2)焊接而成,两腔底部焊有底板(7),油箱腔内壁上、下及右侧焊有油箱内层铁皮(9),整个下机体外侧的上、下及右侧焊有外层铁皮(8),在油箱腔内、外层铁皮间灌入混凝土,电机腔的内层之上、下及右侧灌入钢筋混凝土,下机体底板(7)底部灌入钢筋混凝土,下机体左侧装有前面板(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丛建敏
申请(专利权)人:丛建敏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5[中国|青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