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置钢柱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99082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4 13:50
一种建筑改造技术领域的后置钢柱结构,包括设置在混凝土结构上的柱脚底板,所述的柱脚底板上固定有中空钢柱,所述中空钢柱的一端通过柱脚底板封闭;所述的柱脚底板在中空钢柱内侧设有不少于一根柱脚锚栓,通过柱脚锚栓与混凝土结构固定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将柱脚锚栓设置在中空钢柱内侧,减小了柱脚底板的尺寸并减少了柱脚锚栓的使用数量,解决了柱脚锚栓定位困难的问题,降低了施工难度;进一步通过分段设置的中空钢柱进行钢柱柱脚的灌浆施工,提高了灌浆质量。

Rear steel column structure

The post steel column structure for the technical field of building renovation, including the base plate is arranged in the concrete structure, a hollow steel column is fixed on the base plate, one end of the hollow steel column enclosed by the column soleplate; the soleplate is in a hollow steel column is arranged on the inner side of not less than one anchor bolt fixed, connected by anchor bolt and concrete structure. The anchor bolt is arranged in the hollow steel column inside, reduces the size of the base plate and reduces the number of anchor bolt is used, to solve the difficulties of anchor bolt positioning problem, reduce the difficulty of construction; grouting construction further through the hollow steel column section set of steel column base,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grout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后置钢柱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建筑改造领域的技术,具体是一种后置钢柱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工程建设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既有建筑或正在建设的工程需要进行改建或加建,往往在原屋面混凝土结构上增加钢结构刚架,其柱脚采用刚接或铰接形式,通过柱脚锚栓与下部混凝土结构连接。如图1A和图1B所示,一方面不论钢柱柱脚采用刚接还是铰接,柱脚锚栓都须放置在钢柱外侧,导致钢柱柱脚底板尺寸增大,另一方面柱脚锚栓的使用数量随钢柱柱脚底板尺寸增大而增多。对于混凝土结构,原先未考虑放置钢柱,故改建或加建的过程中为保证后置钢柱的柱脚底板可靠锚固,需要对混凝土结构进行改造,然而改造的空间条件有限,施工难度较大;另一方面柱脚锚栓数量增加,锚固过程中碰到混凝土结构中钢筋的概率大增,若钢筋受压变形或受损,将影响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故后置锚栓的数量越多,则其定位和施工越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了一种后置钢柱结构,能够减小后置钢柱柱脚结构的尺寸,从而减少柱脚锚栓的使用,解决了柱脚锚栓定位困难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包括设置在混凝土结构上的柱脚底板,所述的柱脚底板上固定有中空钢柱,所述中空钢柱的一端通过柱脚底板封闭;所述的柱脚底板在中空钢柱内侧设有不少于一根柱脚锚栓,通过柱脚锚栓与混凝土结构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的柱脚锚栓数量为1~4根。所述的中空钢柱沿垂直于柱脚底板厚度方向分为若干段,优选地,相邻两段焊接连接;根据施工要求亦可采用其他固定连接方式。所述中空钢柱内于柱脚底板上灌浆,灌浆高度和与柱脚底板直接连接的一段钢柱的高度相同。技术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将柱脚锚栓设置在中空钢柱内侧,减小了柱脚底板的尺寸并减少了柱脚锚栓的使用数量,解决了柱脚锚栓定位困难的问题,降低了施工难度;而通过分段设置的中空钢柱,保证在柱脚底板上灌浆时,钢柱柱脚上部没有荷载,灌浆施工不受扰动容易保证质量。附图说明图1A为现有技术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B为现有技术俯视图;图2A为实施例1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B为实施例1中柱脚底板俯视图;图中:混凝土梁1、柱脚底板2、中空钢柱3、第一钢柱段31、第二钢柱段32、柱脚锚栓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实施例1如图2A所示,本实施例包括设置在混凝土梁1上的柱脚底板2,所述的柱脚底板2上固定有中空钢柱3,所述中空钢柱3的一端通过柱脚底板2封闭;优选地,如图2B所示,所述的柱脚底板2尺寸可略大于中空钢柱3的横截面尺寸,所述的柱脚底板2在中空钢柱3内侧阵列有2*2共四根柱脚锚栓4,通过柱脚锚栓4与混凝土梁1固定连接。所述的中空钢柱3沿垂直于柱脚底板2厚度方向分为第一钢柱段31和第二钢柱段32,第一钢柱段31和第二钢柱段32焊接连接;所述的第一钢柱段31作为钢柱柱脚,在柱脚底板2上进行灌浆施工时,第一钢柱段31上部无载荷,灌浆施工结束后,再焊接第二钢柱段32。以上对中空钢柱3的描述仅为举例说明,根据现场施工要求,中空钢柱3不限于分为两段。但是,与柱脚底板2直接连接的第一钢柱段31高度通常相对较短;优选地,所述第一钢柱段31的高度不超过200mm,一方面方便对多钢柱标高找平以便安装,另一方面满足施工工艺中钢柱柱脚的防腐需要。一般除第一钢柱段31外其他钢柱段无需进行灌浆施工。需要强调的是:以上仅是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专利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后置钢柱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后置钢柱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混凝土结构上的柱脚底板,所述的柱脚底板上固定有中空钢柱,所述中空钢柱的一端通过柱脚底板封闭;所述的柱脚底板在中空钢柱内侧设有不少于一根柱脚锚栓,通过柱脚锚栓与混凝土结构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置钢柱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混凝土结构上的柱脚底板,所述的柱脚底板上固定有中空钢柱,所述中空钢柱的一端通过柱脚底板封闭;所述的柱脚底板在中空钢柱内侧设有不少于一根柱脚锚栓,通过柱脚锚栓与混凝土结构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置钢柱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柱脚锚栓数量为1~4根。3.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鸿誉
申请(专利权)人:启迪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