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持续电平转脉冲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86129 阅读:3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2 06: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持续电平转脉冲电路,包括:电源输入端VCC,与电源输入端VCC连接的启动开关K1;负载电阻R1、三极管Q1、电容C1,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负载电阻R1与启动开关K1连接,集电极与启动开关K1连接,电容C1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发射极连接;二极管D1,一端与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另一端通过负载电阻R2接地;电源输出端VOUT,与所述负载电阻R2并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接入一个持续的电平信号,将持续电平信号转换成脉冲信号,通过灵活改变电阻、电容参数,可以产生符合要求的幅值和时间宽度的脉冲信号,同时二极管能快速将电容的电放干,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电路稳定可靠,结构简单,基本不消耗任何功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持续电平转脉冲电路
本技术涉及电平转脉冲
,尤其涉及一种持续电平转脉冲电路。
技术介绍
脉冲信号可以用来表示信息,也可以用来作为载波,比如脉冲调制中的脉冲编码调制(PCM),脉冲宽度调制(PWM)等,还可以作为各种数字电路、高性能芯片的时钟信号。脉冲信号也可以用来触发单片机,当控制电池组的单片机在断电时接通电源后,电池组会被充电激活,而该信号则只需在充电器插上的瞬间产生,所以激活信号可以是一定幅值宽度的脉冲信号,单片机通过检测该信号,就知道充电器是否在被接通。在电池应用领域,通常对功耗由比较严格的要求,要求功耗越低越好。而很多时候,电路得到的初始信号是持续电平信号,持续电平信号会持续产生功耗,而电路本身仅仅只是需要一个触发而已,此时将电平信号转换为脉冲信号,就有非常大的使用价值。在现有技术中,当触发信号宽度过短或幅值过低都不能达到触发的效果,所以触发信号需要控制在一定范围的时间和幅值,这样才能达到触发效果,同时触发的信号应考虑到当电池组的电压较低时依然能发送触发信号,触发信号只作为一个简单的功能,过去的设计电路较为复杂,使用器件较多,或者是响应慢,功耗高。因此,现有技术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持续电平转脉冲电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的一种持续电平转脉冲电路,包括:电源输入端VCC,所述电源输入端VCC为电路提供输入电源;启动开关K1,所述启动开关K1与所述电源输入端VCC连接,当所述启动开关K1启动后,所述电源输入端VCC开始供电;负载电阻R1、三极管Q1、电容C1,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负载电阻R1与所述启动开关K1连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所述启动开关K1连接,所述电容C1与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发射极连接;二极管D1,所述二极管D1一端与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另一端通过负载电阻R2接地;电源输出端VOUT,所述电源输出端VOUT与所述负载电阻R2并联。基于本技术上述持续电平转脉冲电路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负载电阻R1为可变电阻。基于本技术上述持续电平转脉冲电路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容C1为可变电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包括以下优点:本技术通过接入一个持续的电平信号,将持续电平信号转换成脉冲信号,通过灵活改变电阻、电容参数,可以产生符合要求的幅值和时间宽度的脉冲信号,同时二极管能快速将电容的电放干,本技术脉宽可调,响应速度可调,通过调整参数来调整至合适的脉宽,供MCU等后续电路使用,电路稳定可靠,结构简单,基本不消耗任何功耗。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使用的附图做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持续电平转脉冲电路的一个实施例的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持续电平转脉冲电路进行更详细地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持续电平转脉冲电路的一个实施例的电路图,如图1所示,该实施例的持续电平转脉冲电路包括:电源输入端VCC,所述电源输入端VCC为电路提供输入电源;启动开关K1,所述启动开关K1与所述电源输入端VCC连接,当所述启动开关K1启动后,所述电源输入端VCC开始供电;负载电阻R1、三极管Q1、电容C1,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负载电阻R1与所述启动开关K1连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所述启动开关K1连接,所述电容C1与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发射极连接;二极管D1,所述二极管D1一端与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另一端通过负载电阻R2接地;电源输出端VOUT,所述电源输出端VOUT与所述负载电阻R2并联。所述负载电阻R1为可变电阻。所述电容C1为可变电容。在实际的应用中,通过合上启动开关K1并接入电源输入端VCC,将电容C1充电,由于电容C1的不可突变特性,则电源输出端VOUT将采集到高电平,随着电容C1的持续充电,电源输出端VOUT的电平将逐渐变低,通过设置不同的电容C1的电容值使电源输出端VOUT的高电平持续一定的时间,以达到所需脉冲宽度要求,得到脉冲信号;电容C1充满电,触发信号发出,回路自动断开,电容C1将放电,由于二极管D1的截止作用,电容C1的电量快速通过三极管Q1放完,实现电路的快速响应;通过灵活改变电阻R1和电容C1的参数,可以产生不同幅值和时间宽度的脉冲信号,实现脉宽可调,响应速度可调。以上对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持续电平转脉冲电路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持续电平转脉冲电路

【技术保护点】
一种持续电平转脉冲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输入端VCC,所述电源输入端VCC为电路提供输入电源;启动开关K1,所述启动开关K1与所述电源输入端VCC连接,当所述启动开关K1启动后,所述电源输入端VCC开始供电;负载电阻R1、三极管Q1、电容C1,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负载电阻R1与所述启动开关K1连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所述启动开关K1连接,所述电容C1与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发射极连接;二极管D1,所述二极管D1一端与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另一端通过负载电阻R2接地;电源输出端VOUT,所述电源输出端VOUT与所述负载电阻R2并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持续电平转脉冲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输入端VCC,所述电源输入端VCC为电路提供输入电源;启动开关K1,所述启动开关K1与所述电源输入端VCC连接,当所述启动开关K1启动后,所述电源输入端VCC开始供电;负载电阻R1、三极管Q1、电容C1,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负载电阻R1与所述启动开关K1连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所述启动开关K1连接,所述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翔龙陈攀兰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博力威电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