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防过充盖板翻转压力测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683087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2 02: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防过充盖板翻转压力测试装置,包括:第一夹板、第二夹板、连接件、输气机构和万用表,其中:第一夹板、第二夹板相对布置并在二者之间预留有间距以形成夹道;连接件位于所述夹道的一端并分别与第一夹板、第二夹板固定连接,连接件上设有与所述夹道连通的对接通道,连接件上设有与其螺纹配合的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夹道的延伸方向垂直,且其一端伸入对接通道内部;所述螺纹杆的内部设有轴向布置且两端贯通的输气通道;输气机构用于向所述输气通道内部输送气体;万用表用于对待测试电池的电压或者内阻进行监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并可有效保证测试数据的精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防过充盖板翻转压力测试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池制造
,尤其涉及一种电池防过充盖板翻转压力测试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对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要求越来越高,三元锂离子电池得到迅速发展,三元锂离子电池的安全问题得到高度重视。目前,方形铝壳的三元电池,主要通过一种防过充的盖板和过充产气型添加剂配合使用,解决三元电池的使用安全问题以及过充安全问题。其工作原理是:电池在发生过充的情况下,电池在高电压下产生大量气体,使得电池内部压力过高,防过充盖板在电池内部压力过大时翻转片(SSD)发生翻转,电池发生短路,电极薄弱处熔断,切断电池供电。因此,盖板的翻转压力就是保证电池过充安全性的最关键参数,检测盖板的翻转压力成为防过充盖板的关键指标及必检项目。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上述
技术介绍
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电池防过充盖板翻转压力测试装置。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电池防过充盖板翻转压力测试装置,包括:第一夹板、第二夹板、连接件、输气机构和万用表,其中:第一夹板、第二夹板相对布置并在二者之间预留有间距以形成供待测电池卡入的夹道;连接件位于所述夹道的一端并分别与第一夹板、第二夹板固定连接,连接件上设有与所述夹道连通的对接通道,连接件上设有与其螺纹配合的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夹道的延伸方向垂直,且其一端伸入对接通道内部;所述螺纹杆的内部设有轴向布置且两端贯通的输气通道;输气机构用于向所述输气通道内部输送气体;万用表用于对待测试电池的电压或者内阻进行监测。优选地,对接通道远离所述夹道的一端贯通连接件。优选地,连接件为柱形体,对接通道为沿其轴向方向延伸的条形通道,且对接通道径向贯通连接件。优选地,螺纹杆的外周设有橡胶垫层。优选地,螺纹杆的外周且位于靠近对接通道的一端设有橡胶垫层。优选地,橡胶垫层的厚度为2-5mm。优选地,螺纹杆远离对接通道的一端设有与其固定的推柄。优选地,连接件为柱形体。优选地,输气机构包括气瓶、连接气瓶和螺纹杆的输气管道以及用于控制气瓶与螺纹杆之间通断的压力阀。本技术中,利用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配合在二者之间形成夹道,以供电池卡入保持固定;通过在连接件上设置与夹道连通的对接通道,使所述夹道内的电池一侧可以伸入该对接通道内,并利用螺纹杆的旋进旋出,使螺纹杆与该电池的注液口连接、密封,从而使得输气机构可以通过螺纹杆内部的输气通道向电池内部输送气体,以调节该电池内部的压力,并在输入气体的过程中,使万用表与该电池的正负极柱接触连接,以监测该电池电压或者内阻,以通过观察该电池正负极柱的内阻或者电压的变化来判定SSD是否翻转。综上所述,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电池防过充盖板翻转压力测试装置,利用电池的注液口直接向电池内部输送气体,无需改变电池原有结构即可完成测试,且利用螺纹杆与待测试电池的注液口连接,在连接时自动在连接处形成密封,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并可有效保证测试数据的精确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电池防过充盖板翻转压力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电池防过充盖板翻转压力测试装置中所述螺纹杆与连接件的装配示意图;图3为图2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电池防过充盖板翻转压力测试装置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4所示,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电池防过充盖板翻转压力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电池防过充盖板翻转压力测试装置中所述螺纹杆与连接件的装配示意图;图3为图2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电池防过充盖板翻转压力测试装置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参照图1-3,本技术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电池防过充盖板翻转压力测试装置,包括:第一夹板1、第二夹板2、连接件3、输气机构4和万用表5,其中:第一夹板1、第二夹板2相对布置并在二者之间预留有间距以形成供待测电池卡入的夹道。连接件3为由橡胶材料制作而成的柱形体,连接件3位于所述夹道的一端并分别与第一夹板1、第二夹板2固定连接,连接件3上且位于第一夹板1、第二夹板2之间设有与所述夹道连通的对接通道,连接件3上设有与其螺纹配合的螺纹杆6,所述螺纹杆6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夹道的延伸方向垂直,且其一端伸入至对接通道内部;所述螺纹杆6的内部设有轴向布置且两端贯通的输气通道。输气机构4用于向所述输气通道内部输送气体,输气机构4包括气瓶41、连接气瓶41和螺纹杆6的输气管道42以及用于控制气瓶41与螺纹杆6之间通断的压力阀43。万用表5位于连接件3靠近所述夹道的一侧,万用表5用于对待测试电池的电压或者内阻进行监测,在测试时,万用表5上的两个探针分别与待测试电池的正、负极柱接触连接。参照图4,本技术是这样工作的,利用第一夹板1和第二夹板2配合在二者之间形成夹道,以供电池卡入保持固定;通过在连接件3上设置与夹道连通的对接通道,使所述夹道内的电池一侧可以伸入该对接通道内,并利用螺纹杆6的旋进旋出,使螺纹杆6与该电池的注液口连接、密封,从而使得输气机构4可以通过螺纹杆6内部的输气通道向电池内部输送气体,以调节该电池内部的压力,并在输入气体的过程中,使万用表5的两个探针分别与该电池的正、负极柱接触连接,以监测该电池电压或者内阻,以通过观察该电池正负极柱的内阻或者电压的变化来判定SSD是否翻转。此外,本实施例中,对接通道为沿其轴向方向延伸的条形通道,且对接通道径向贯通连接件3,以使测试电池在对接通道具有足够的径向移动空间。本实施例中,螺纹杆6远离对接通道的一端设有与其固定的推柄7,以方便转动螺纹杆6。本实施例中,螺纹杆6的外周且位于靠近对接通道的一端设有厚度为2-5mm的橡胶垫层,以使螺纹杆6与电池的注液口连接时,利用橡胶垫层增强二者接触面的密封性。由上可知,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电池防过充盖板翻转压力测试装置,利用电池的注液口直接向电池内部输送气体,无需改变电池原有结构即可完成测试,且利用螺纹杆6与待测试电池的注液口连接,在连接时自动在连接处形成密封,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并可有效保证测试数据的精确性。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电池防过充盖板翻转压力测试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池防过充盖板翻转压力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夹板(1)、第二夹板(2)、连接件(3)、输气机构(4)和万用表(5),其中:第一夹板(1)、第二夹板(2)相对布置并在二者之间预留有间距以形成供待测电池卡入的夹道;连接件(3)位于所述夹道的一端并分别与第一夹板(1)、第二夹板(2)固定连接,连接件(3)上设有与所述夹道连通的对接通道,连接件(3)上设有与其螺纹配合的螺纹杆(6),所述螺纹杆(6)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夹道的延伸方向垂直,且其一端伸入至对接通道内部;所述螺纹杆(6)的内部设有轴向布置且两端贯通的输气通道;输气机构(4)用于向所述输气通道内部输送气体;万用表(5)用于对待测试电池的电压或者内阻进行监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防过充盖板翻转压力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夹板(1)、第二夹板(2)、连接件(3)、输气机构(4)和万用表(5),其中:第一夹板(1)、第二夹板(2)相对布置并在二者之间预留有间距以形成供待测电池卡入的夹道;连接件(3)位于所述夹道的一端并分别与第一夹板(1)、第二夹板(2)固定连接,连接件(3)上设有与所述夹道连通的对接通道,连接件(3)上设有与其螺纹配合的螺纹杆(6),所述螺纹杆(6)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夹道的延伸方向垂直,且其一端伸入至对接通道内部;所述螺纹杆(6)的内部设有轴向布置且两端贯通的输气通道;输气机构(4)用于向所述输气通道内部输送气体;万用表(5)用于对待测试电池的电压或者内阻进行监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防过充盖板翻转压力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对接通道远离所述夹道的一端贯通连接件(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防过充盖板翻转压力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件(3)为柱形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晓玲吴自星申永宽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