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舶数据共享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682912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2 02: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船舶数据共享系统,包括船载终端和信息共享中心,所述船载包括雷达模块、GPS定位模块、微处理器、第一无线通信模块、抗干扰通信电路、数据存储模块、超声波测深仪、显示屏和航行数据采集模块,所述微处理器分别与雷达模块、GPS定位模块、数据存储模块和超声波测深仪相连接,所述微处理器通过抗干扰通信电路进而与第一无线通信模块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航行数据采集模块获取航行数据和通过超声波测深仪实时检测当前区域的水深数据,并通过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将数据发送至信息共享中心,从而使得所有船舶都能获取该区域的当前航行数据,有效提高航行的安全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广泛应用于船舶信息领域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船舶数据共享系统
本技术涉及船舶信息
,尤其涉及一种船舶数据共享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船舶航行时保障避碰可视装置主要是雷达,水下防搁浅和障碍物装置主要是超声波测深装置。在内河雷达,航道窄船舶密度较大,雷达很难发挥优势。测深装置在发挥的作用非常大,因内河航道受干枯期和潮汐的影响船员判断水下情况,能测到的范围也只有几十米。另外,目前的测深仪只能测的本船位置的水深,无法预知航线前方的水深及其它影响航行安全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实时分享船舶数据的一种船舶数据共享系统。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船舶数据共享系统,包括船载终端和信息共享中心,所述船载包括雷达模块、GPS定位模块、微处理器、第一无线通信模块、抗干扰通信电路、数据存储模块、超声波测深仪、显示屏和航行数据采集模块,所述微处理器分别与雷达模块、GPS定位模块、数据存储模块和超声波测深仪相连接,所述微处理器通过抗干扰通信电路进而与第一无线通信模块相连接,所述微处理器的第一输出端与显示屏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微处理器的输入端与航行数据采集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与信息共享中心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船舶数据共享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船舶数据共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船载终端和信息共享中心,所述船载包括雷达模块、GPS定位模块、微处理器、第一无线通信模块、抗干扰通信电路、数据存储模块、超声波测深仪、显示屏和航行数据采集模块,所述微处理器分别与雷达模块、GPS定位模块、数据存储模块和超声波测深仪相连接,所述微处理器通过抗干扰通信电路进而与第一无线通信模块相连接,所述微处理器的第一输出端与显示屏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微处理器的输入端与航行数据采集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与信息共享中心无线连接;所述抗干扰通信电路包括主控芯片、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晶振、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一互感滤波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船舶数据共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船载终端和信息共享中心,所述船载包括雷达模块、GPS定位模块、微处理器、第一无线通信模块、抗干扰通信电路、数据存储模块、超声波测深仪、显示屏和航行数据采集模块,所述微处理器分别与雷达模块、GPS定位模块、数据存储模块和超声波测深仪相连接,所述微处理器通过抗干扰通信电路进而与第一无线通信模块相连接,所述微处理器的第一输出端与显示屏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微处理器的输入端与航行数据采集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与信息共享中心无线连接;所述抗干扰通信电路包括主控芯片、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晶振、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一互感滤波器和第二互感滤波器,所述主控芯片分别与微处理器和第一无线通信模块相连接,所述主控芯片的DSN端通过第一电阻与地连接,所述主控芯片的DSP端通过第二电阻与地连接,所述主控芯片的LC端与地连接,所述主控芯片的XTAL1端连接至第三电阻的第一端、所述主控芯片的XTAL2端连接至第四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通过晶振进而连接至第四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通过第一电容进而连接至第四电阻的第二端,所述主控芯片的MIXIN1端通过第二互感滤波器连接至主控芯片的MIXIN2端,所述主控芯片的MIXIN2端通过第二电容连接至主控芯片的IC端,所述主控芯片的MIXIN2端通过第一互感滤波器连接至主控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锡坤黄应邦于文明杨北胜陈余海潘灶林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