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怀宝专利>正文

一种单向阀及液压减震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8092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1 23: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阀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单向阀及液压减震机构。包括阀外壳(3)和阀芯(2),阀芯(2)滑动设置在阀外壳(3)内,阀芯(2)后端与阀外壳(3)之间设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包括第一复位弹簧(4)和第二复位弹簧(6);第二复位弹簧(6)的弹性系数大于第一复位弹簧(4)的弹性系数。液压减震机构包括减震活塞(17)、减震外壳(18)以及单向阀(20),两个单向阀(20)的进液口(1)方向相反的安装在减震活塞(17)上,在减震活塞(17)或者与减震外壳(18)之间设有常通过流孔(16)。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单向阀及液压减震机构采用了组合式复位弹簧,可以根据系统中压力的大小调节阀门开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向阀及液压减震机构
本技术属于阀门
,具体涉及一种单向阀及液压减震机构。
技术介绍
单向阀用于防止管路中介质反向回流,是目前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种阀门,单向阀是依靠介质的压力推动阀芯移动实现阀门的导通,所以目前的单向阀往往是压力越大,阀门的开度越大,流量也就越大。然而有些领域中需要在压力非常大时对流量进行控制,也就是要求在压力增大到一定值后流量要缓慢增大、或者流量保持不变,甚至是减小,而目前的单向阀都无法控制流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根据系统中压力的大小调节阀门开度的单向阀及液压减震机构。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单向阀包括阀外壳和阀芯,阀芯滑动设置在阀外壳内,阀芯前端与阀外壳的进液口配合,阀芯后端与阀外壳之间设有推动阀芯向前移动并关闭进液口的复位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弹簧包括第一复位弹簧和第二复位弹簧;第一复位弹簧固定在阀芯与阀外壳之间,第二复位弹簧套在第一复位弹簧的内侧或外侧,第二复位弹簧的长度小于第一复位弹簧;或者第一复位弹簧与第二复位弹簧轴向连接在阀芯与阀外壳之间,第二复位弹簧的弹性系数大于第一复位弹簧的弹性系数。优选的,所述第二复位弹簧套在第一复位弹簧的内侧或外侧,第二复位弹簧的弹性系数大于第一复位弹簧的弹性系数。当阀芯开始与第二复位弹簧接触后,可以进一步增大阀芯向后移动的阻力,调节阀门的开度。优选的,所述第一复位弹簧与第二复位弹簧轴向连接在阀芯与阀外壳之间,第一复位弹簧的前端抵接在阀芯后侧,第二复位弹簧固定在第一复位弹簧后侧,在第一复位弹簧与第二复位弹簧之间设有分隔垫。利用分隔垫连接第一复位弹簧与第二复位弹簧,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优选的,阀芯上设有流量控制部,流量控制部随阀芯向阀外壳的出液口移动,流量控制部与出液口内壁的间距逐渐减小。通过流量控制部可以在压力增大到一定的值之后,逐渐减小流量。优选的,所述流量控制部包括一个流量控制筒,流量控制筒的后端外径沿介质的流向逐渐减小,复位弹簧位于流量控制筒内侧。流量控制筒进入出液口后,无论是锥形的出液口,还是直筒状的出液口,都可以达到减小出液口流通面积的目的。优选的,阀外壳的出液口为锥形口,锥形口的直径沿介质的流向逐渐减小。优选的,所述阀外壳的出液口为锥形口,锥形口的直径沿介质的流向逐渐减小,阀芯的后侧固定有一根导向杆,复位弹簧套装导向杆上,流量控制部包括一个同轴固定在导向杆后部的流量控制圆台。所述阀芯的后侧固定有一根导向杆,复位弹簧套装导向杆上,阀外壳后侧设有底盖,底盖上开设有导向孔,导向杆滑动穿过导向孔。所述阀外壳的内壁上设有多个导向定位板,相邻的导向定位板之间形成流道。优选的,所述第二复位弹簧有多个;第二复位弹簧套在第一复位弹簧的内侧或外侧,多个第二复位弹簧的长度均相异;或者多个第二复位弹簧轴向依次连接在阀芯与阀外壳之间,多个第二复位弹簧的弹性系数均相异。优选的,所述阀外壳的出液口开设在底盖上,出液口环形间隔设置在导向孔的径向外侧。一种液压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单向阀、减震外壳以及活动安装在减震外壳内的减震活塞或减震叶轮,两个单向阀的进液口方向相反的安装在减震活塞或减震叶轮上,在减震活塞、减震叶轮或者减震外壳上设有常通过流孔,常通过流孔连通减震活塞或减震叶轮两侧的减震外壳内腔。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单向阀的上述技术方案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当有介质到达单向阀的进液口,介质压力达到一定值后会推动阀芯向后移动,阀芯在初始位置是只与第一复位弹簧接触,第一复位弹簧固定在阀芯与阀外壳之间,第二复位弹簧套在第一复位弹簧的内侧或外侧,第二复位弹簧的长度小于第一复位弹簧,只需要克服第一复位弹簧的阻力就会向后运动,当介质的压力继续增大后,阀芯同时与第一复位弹簧和第二复位弹簧接触,增大了阀芯向后移动的阻力,从而达到调节阀门开度的目的。第一复位弹簧与第二复位弹簧轴向连接在阀芯与阀外壳之间,第二复位弹簧的弹性系数大于第一复位弹簧的弹性系数,第一复位弹簧首先被压缩,只需要克服第一复位弹簧的阻力就会向后运动,当介质的压力继续增大后,第一复位弹簧被压缩到底,或者达到第二复位弹簧被压缩的压力后,阀芯开始推动第二复位弹簧,此时也增大了阀芯向后移动的阻力,从而达到调节阀门开度的目的。阀芯的前端与进液口可以均设置为锥形,随着阀芯向后移动的阻力发生变化,阀芯向后移动的速度产生变化,阀芯移动速度降低后,阀芯前端打开进液口的速度也就降低,进液口的流通面积增大速度降低,从而可以达到随着压力增大流量缓慢增大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该单向阀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该单向阀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该单向阀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该单向阀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该单向阀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阀外壳与底盖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该单向阀实施例6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液压减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液压减震机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进液口2、阀芯3、阀外壳4、第一复位弹簧5、导向定位板6、第二复位弹簧7、流量控制筒8、出液口9、底盖10、导向杆11、分隔垫12、流量控制圆台13、卡入槽14、固定槽15、卡接凸起16、常通过流孔17、减震活塞18、减震外壳19、活塞轴20、单向阀21、减震叶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1~9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参照图1,该单向阀包括阀外壳3和阀芯2,阀芯2滑动设置在阀外壳3内,阀芯2前端与阀外壳3的进液口1配合,阀芯2后端与阀外壳3之间设有推动阀芯2向前移动并关闭进液口1的复位弹簧,复位弹簧包括第一复位弹簧4和第二复位弹簧6;第一复位弹簧4与第二复位弹簧6轴向连接在阀芯2与阀外壳3之间,第二复位弹簧6的弹性系数大于第一复位弹簧4的弹性系数。第一复位弹簧4与第二复位弹簧6轴向连接在阀芯2与阀外壳3之间,第一复位弹簧4的前端抵接在阀芯2后侧,第二复位弹簧6固定在第一复位弹簧4后侧。第一复位弹簧4的后端设有一个分隔垫11,第二复位弹簧6固定在分隔垫11的后侧。利用分隔垫11连接第一复位弹簧4与第二复位弹簧6,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需要注意的是,本申请中的第一复位弹簧4和第二复位弹簧6还可以加工为一体,这样就不需要分隔垫11,这仍然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阀外壳3的内壁上设有多个导向定位板5,相邻的导向定位板5之间形成流道。阀芯2的后侧固定有一根导向杆10,复位弹簧套装导向杆10上,阀外壳3后侧设有底盖9,底盖9上开设有导向孔,导向杆10滑动穿过导向孔。阀外壳3的出液口8开设在底盖9上,出液口8环形间隔设置在导向孔的径向外侧。阀芯2的前端与进液口1均设置为锥形,随着阀芯2向后移动的阻力发生变化,阀芯2向后移动的速度产生变化,阀芯2移动速度降低后,阀芯2前端打开进液口1的速度也就降低,进液口1的流通面积增大速度降低,从而可以达到随着压力增大流量缓慢增大的目的。工作过程:介质到达进液口1后推动阀芯2向后移动,由于第二复位弹簧6的弹性系数大于第一复位弹簧4的弹性系数,第一复位弹簧4首先被压缩,只需要克服第一复位弹簧4的阻力阀芯2就会向后运动,当介质的压力继续增大后,第一复位弹簧4被压缩到底,或者达到第二复位弹簧6被压缩的压力后,阀芯2开始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单向阀及液压减震机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单向阀,包括阀外壳(3)和阀芯(2),阀芯(2)滑动设置在阀外壳(3)内,阀芯(2)后端与阀外壳(3)之间设有推动阀芯(2)向前移动并关闭进液口(1)的复位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弹簧包括第一复位弹簧(4)和第二复位弹簧(6);第一复位弹簧(4)固定在阀芯(2)与阀外壳(3)之间,第二复位弹簧(6)套在第一复位弹簧(4)的内侧或外侧,第二复位弹簧(6)的长度小于第一复位弹簧(4);或者第一复位弹簧(4)与第二复位弹簧(6)轴向连接在阀芯(2)与阀外壳(3)之间,第二复位弹簧(6)的弹性系数大于第一复位弹簧(4)的弹性系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向阀,包括阀外壳(3)和阀芯(2),阀芯(2)滑动设置在阀外壳(3)内,阀芯(2)后端与阀外壳(3)之间设有推动阀芯(2)向前移动并关闭进液口(1)的复位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弹簧包括第一复位弹簧(4)和第二复位弹簧(6);第一复位弹簧(4)固定在阀芯(2)与阀外壳(3)之间,第二复位弹簧(6)套在第一复位弹簧(4)的内侧或外侧,第二复位弹簧(6)的长度小于第一复位弹簧(4);或者第一复位弹簧(4)与第二复位弹簧(6)轴向连接在阀芯(2)与阀外壳(3)之间,第二复位弹簧(6)的弹性系数大于第一复位弹簧(4)的弹性系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复位弹簧(6)套在第一复位弹簧(4)的内侧或外侧,第二复位弹簧(6)的弹性系数大于第一复位弹簧(4)的弹性系数。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复位弹簧(4)与第二复位弹簧(6)轴向连接在阀芯(2)与阀外壳(3)之间,第一复位弹簧(4)的前端抵接在阀芯(2)后侧,第二复位弹簧(6)固定在第一复位弹簧(4)后侧,在第一复位弹簧(4)与第二复位弹簧(6)之间设有分隔垫(1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2)上设有流量控制部,流量控制部随阀芯(2)向阀外壳(3)的出液口(8)移动,流量控制部与出液口(8)内壁的间距逐渐减小。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单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控制部包括一个流量控制筒(7),流量控制筒(7)的后端外径沿介质的流向逐渐减小,复位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怀宝
申请(专利权)人:郭怀宝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