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框架内柱柱脚组合定位套模板
:本技术涉及一种专门用于框架内柱柱脚位置的组合定位套模板。
技术介绍
:现场施工框架内柱时为防止柱脚浇筑时漏浆,进而造成柱脚产生蜂窝麻面,即工程中常说的“烂根”,常采取套模板的方法。施工时先在柱脚弹线,然后紧贴线内侧打定位筋,直接贴定位钢筋外围安放套模板,接着制作柱子立面模板,加固钢管方木。现有施工过程中框架内柱定位后没有简单实用的专门套模板,都是临时的模板条,无法多次重复利用。反复加工套模板浪费大量材料,增加建筑垃圾,无法做到节能环保,专业化施工,且使用时易变形,框架柱柱脚容易走位、形状不准确。因此专利技术一种简便、牢固、实用的专业化框架柱柱脚套模板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重复利用,使用方便,可有效防止柱脚漏浆,使框架柱位置、形状更加准确的框架内柱柱脚组合定位套模板。上述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四个板条,这四个板条分别是前板条、后板条、左板条、右板条,这四个板条的宽度都为50mm,高度都为20mm;在前板条靠近两端的板条上表面上开有左凹槽和右凹槽,左凹槽和右凹槽的宽度都为50mm,深度都为1 ...
【技术保护点】
框架内柱柱脚组合定位套模板,其特征是:包括四个板条,这四个板条分别是前板条(1)、后板条(2)、左板条(3)、右板条(4),这四个板条的宽度都为50mm,高度都为20mm;在前板条(1)靠近两端的板条上表面上开有左凹槽(5)和右凹槽(6),左凹槽和右凹槽的宽度都为50mm,深度都为10mm,其中左凹槽和前板条左端之间的距离为50mm,右凹槽和前板条右端之间的距离也为50mm;在后板条(2)靠近两端的板条上表面上开有左凹槽和右凹槽,左凹槽和右凹槽的宽度都为50mm,深度都为10mm,其中左凹槽和后板条左端之间的距离为50mm,右凹槽和后板条右端之间的距离也为50mm;在左板条 ...
【技术特征摘要】
1.框架内柱柱脚组合定位套模板,其特征是:包括四个板条,这四个板条分别是前板条(1)、后板条(2)、左板条(3)、右板条(4),这四个板条的宽度都为50mm,高度都为20mm;在前板条(1)靠近两端的板条上表面上开有左凹槽(5)和右凹槽(6),左凹槽和右凹槽的宽度都为50mm,深度都为10mm,其中左凹槽和前板条左端之间的距离为50mm,右凹槽和前板条右端之间的距离也为50mm;在后板条(2)靠近两端的板条上表面上开有左凹槽和右凹槽,左凹槽和右凹槽的宽度都为50mm,深度都为10mm,其中左凹槽和后板条左端之间的距离为50mm,右凹槽和后板条右端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座龙,周纪卫,张立柱,刘长伟,周艳艳,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九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