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结构墙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7936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1 21: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钢结构墙体,属于建筑结构领域。它解决了现有钢结构墙体强度低的问题。本钢结构墙体包括若干钢构件,钢构件包括内墙板、外墙板和钢龙骨,钢龙骨两边弯折形成设有内压筋槽和外压筋槽的内连接板和外连接板,还包括压在内压筋槽和外压筋槽上的内连接筋和外连接筋,相邻钢龙骨间的内连接筋和外连接筋弯折形成钩合固定的内弯部和外弯部,内弯部和外弯部间穿设有穿筋管,内连接筋两端弯折形成内连接环,外连接筋两端弯折形成外连接环,内连接环和外连接环内固定有内穿筋套和外穿筋套,还包括四角形成套环的筋框,还包括穿入内穿筋套,以及穿入外穿筋套的主加强筋,还包括穿入穿筋管的副加强筋。本墙体整体强度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结构墙体
本技术属于建筑结构
,涉及一种钢结构墙体。
技术介绍
目前被大量采用的钢结构建筑,具有可以大量的工厂化生产、高效的优点。但是,在钢结构建筑中,如何将建筑板材与钢结构骨架的连接,一直是钢结构建筑中较为难解决的问题。首先,连接后使连接机构受力较大,若没有一种较为性能优异、安装方便、可以承重一定载荷的连接机构,容易导致连接部位断开;其次连接机构与连接部位附近的墙体连接,导致该部分墙体受力较大,该部分墙体强度直接影响到连接稳定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组装式钢结构建筑的发展,因此有必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连接强度和稳定性更高,且连接方便的钢结构墙体。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钢结构墙体,包括若干钢构件,钢构件包括钢结构内墙板和外墙板,以及连接并夹在内墙板和外墙板之间的若干板状钢龙骨,钢龙骨厚度方向沿横向设置,长度方向沿竖向设置,宽度方向与内墙板和外墙板垂直,并沿纵向设置,若干钢龙骨沿横向间隔分布,其特征在于:钢龙骨长度方向两边分别弯折形成内连接板和外连接板,内连接板外侧面和外连接板外侧面分别与内墙板内侧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钢结构墙体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钢结构墙体,包括若干钢构件,钢构件包括钢结构内墙板(1)和外墙板(2),以及连接并夹在内墙板(1)和外墙板(2)之间的若干板状钢龙骨(3),钢龙骨(3)厚度方向沿横向设置,长度方向沿竖向设置,宽度方向与内墙板(1)和外墙板(2)垂直,并沿纵向设置,若干钢龙骨(3)沿横向间隔分布,其特征在于:钢龙骨(3)长度方向两边分别弯折形成内连接板(31)和外连接板(33),内连接板(31)外侧面和外连接板(33)外侧面分别与内墙板(1)内侧面和外墙板(2)内侧面连接,内连接板(31)外侧面和外连接板(33)外侧面分别设有若干横向设置的开槽状内压筋槽(32)和外压筋槽(34),还包括沿内墙板(1)内侧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结构墙体,包括若干钢构件,钢构件包括钢结构内墙板(1)和外墙板(2),以及连接并夹在内墙板(1)和外墙板(2)之间的若干板状钢龙骨(3),钢龙骨(3)厚度方向沿横向设置,长度方向沿竖向设置,宽度方向与内墙板(1)和外墙板(2)垂直,并沿纵向设置,若干钢龙骨(3)沿横向间隔分布,其特征在于:钢龙骨(3)长度方向两边分别弯折形成内连接板(31)和外连接板(33),内连接板(31)外侧面和外连接板(33)外侧面分别与内墙板(1)内侧面和外墙板(2)内侧面连接,内连接板(31)外侧面和外连接板(33)外侧面分别设有若干横向设置的开槽状内压筋槽(32)和外压筋槽(34),还包括沿内墙板(1)内侧面设置的若干横向内连接筋(4),以及沿外墙板(2)内侧面设置的若干横向外连接筋(5),若干内连接筋(4)和若干外连接筋(5)分别沿竖向间隔分布,并分别压在内压筋槽(32)和外压筋槽(34)上,相邻钢龙骨(3)之间的内连接筋(4)和外连接筋(5)分别弯折形成V形内弯部(41)和外弯部(51),内连接筋(4)和外连接筋(5)通过内弯部(41)和外弯部(51)配合呈X形钩合固定,且内弯部(41)和外弯部(51)之间穿设有一根竖向设置的管状穿筋管(6),且一根穿筋管(6)穿过竖向对齐的若干内弯部(41)和外弯部(51)之间,内连接筋(4)两端分别位于最两侧的钢龙骨(3)外侧面上,并分别呈螺旋状弯折形成轴线呈竖向设置的内连接环(42),外连接筋(5)两端分别位于最两侧的钢龙骨(3)外侧面上,并分别呈螺旋状弯折形成轴线呈竖向设置的外连接环(52),所述的内连接环(42)和外连接环(52)内分别固定有管状内穿筋套(43)和外穿筋套(53),还包括四角位置分别弯折形成螺旋环形套环(71)的若干矩形筋框(7),且能对齐连接两个所述的钢构件,并使筋框(7)四角位置的套环(71)分别套入相邻的两个内穿筋套(43)和相邻的两个外穿筋套(53)内,且若干筋框(7)在相邻两个钢构件之间呈竖向分布,还包括若干主加强筋(72)和副加强筋(61),若干副加强筋(61)竖向穿入穿筋管(6)内,所述的若干主加强筋(72)竖向穿入对齐的内穿筋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远银
申请(专利权)人:新昌县远轴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