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墙体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93399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31 07: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墙体面板,包括长条形板体,其内板面上设有至少两条沿其宽度方向延伸的第一燕尾形凸筋,两相邻第一燕尾形凸筋之间与内板面形成第一燕尾槽,两相对设置的板体之间设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一侧两端分别设有与第一燕尾形凸筋卡接的半燕尾槽,两板体之间的浇筑空间内沿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多个所述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三燕尾形凸筋,所述板体的沿长度方向的侧面上设有与第三燕尾形凸筋配合的第三燕尾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两板体之间设置连接件,保证板体不内倒,同时通过连接件两端的第三燕尾形凸筋和板体上第三燕尾槽的配合,保证板体不外翻,因此板体之间的间距可保持固定,墙体厚度一致,提高墙体施工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墙体面板
本技术属于建筑模板
,具体涉及一种建筑墙体面板。
技术介绍
预制装配建筑是建筑工业化中重要一个部分,因其具有节能、隔音、防火、自重轻、建设速度快等特点,正成为房屋建设发展的一大趋势。单纯预制装配的建筑物存在着立面和平面死板、接点密封处理不好解决和自重大、结构整体性差等问题,借助建筑模板现场浇筑的建筑尽管可以解决平面及结构整体性差的问题,但因技术及材料、设备等诸多因素所限,不能解决自重大、施工速度慢、拆除模板后墙体表面不平整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目前常用的建筑墙体面板如图1所示,包括长条形板体,所述板体的其中一个板面上带有至少两条沿其宽度方向的燕尾形的凸肋Ⅰ,凸肋Ⅰ与板面间形成燕尾槽。本技术结构简单,建筑施工时安装简便、施工难度小,且墙板不需要拆卸,建成后的建筑墙体的墙面平整、光滑不需要进行抹平处理,建筑施工速度快,可大大降低建筑成本。该结构虽然用燕尾形凸肋将混凝土与面板结合成一体,但使用年久后,无法保证面板和混凝土不分离,造成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墙体面板,面板与混凝土墙体连接牢固,使用寿命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建筑墙体面板

【技术保护点】
一种建筑墙体面板,包括长条形板体(1),所述板体(1)的内板面上设有至少两条沿其宽度方向延伸的第一燕尾形凸筋(100),两相邻第一燕尾形凸筋(100)之间与内板面形成第一燕尾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板面上设有一条沿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燕尾形凸筋(101),两相对设置的板体(1)之间设有连接件(2),所述连接件(2)的一侧两端分别设有与第一燕尾形凸筋(100)卡接的半燕尾槽(200),两板体(1)之间的浇筑空间内沿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多个所述连接件(2),所述连接件(2)的对应于第二燕尾形凸筋(101)的位置设有矩形避让槽(201),所述连接件(2)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三燕尾形凸筋(202),所述板体(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墙体面板,包括长条形板体(1),所述板体(1)的内板面上设有至少两条沿其宽度方向延伸的第一燕尾形凸筋(100),两相邻第一燕尾形凸筋(100)之间与内板面形成第一燕尾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板面上设有一条沿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燕尾形凸筋(101),两相对设置的板体(1)之间设有连接件(2),所述连接件(2)的一侧两端分别设有与第一燕尾形凸筋(100)卡接的半燕尾槽(200),两板体(1)之间的浇筑空间内沿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多个所述连接件(2),所述连接件(2)的对应于第二燕尾形凸筋(101)的位置设有矩形避让槽(201),所述连接件(2)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三燕尾形凸筋(202),所述板体(1)的沿长度方向的侧面上设有与第三燕尾形凸筋(202)配合的第三燕尾槽(1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高雄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乾园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