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绵城市透水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679232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1 21: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海绵城市透水净化装置,涉及海绵城市技术领域,包括框架、篦子板、植物槽和锥形的渗水头,所述框架四周密封,所述篦子板搭接在框架的顶部,篦子板上设有9个植物槽且其顶面铺设有滤网,植物槽固定相隔连接在篦子板的底端,植物槽内从上到下依次包括土壤层、多层滤料层、净化介质层和空隙较大的基底排水层,各层之间布置土工布,框架的其中一侧设有缺口,缺口相对的另一侧框架上设有与缺口配合的凸块,所述渗水头设于框架的底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框架式的结构设计,地表的雨水通过篦子板流入到框架内并经锥形的渗水头渗入到地表浅层,实现了城市的透水功能,所述滤网可以对杂质进行过滤,避免堵塞渗水头,所述植物槽可以对地表雨水进行层层净化,篦子板与框架采用可拆卸连接,可方便清除篦子板上的部分堵塞物且便于更换植物槽,另外,所述框架能够借助缺口和凸块进行组装,且稳定性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绵城市透水净化装置
本技术涉及海绵城市
,具体涉及一种海绵城市透水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的城市建设模式下,主要依靠管渠、泵站等“灰色”设施来排水。以“快速排除”和“末端集中”控制为主要规划设计理念,雨水主要通过排水设施排走,无法渗透到地下,往往造成逢雨必涝,旱涝急转。海绵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此外,目前的市政小区以及道路桥梁排水设施大多仅具备简单的排水功能,并无净化、绿化、美化道路景观要求,因此设计一种既能发挥海绵城市透水、净水作用又能发挥景观绿化作用的装置显得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海绵城市透水净化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海绵城市透水净化装置,包括框架、篦子板、锥形的渗水头和植物槽,所述框架四周密封,所述篦子板搭接在框架的顶部,篦子板上设有若干植物槽且其周边铺设有滤网,框架的其中一侧设有缺口,缺口相对的另一侧框架上设有与缺口配合的凸块,所述渗水头设于框架的底部,所述框架和渗水头一体成型,渗水头内设有渗水孔,渗水孔延伸至框架底部顶面。优选的,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海绵城市透水净化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海绵城市透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1)、篦子板(2)、锥形的渗水头(3)和植物槽(12),所述框架(1)四周密封,所述篦子板(2)搭接在框架(1)的顶部,篦子板(2)上设有若干个植物槽(12),植物槽(12)内从上到下依次包括土壤层(6)、上层滤料层(7)、下层滤料层(8)、净化介质层(9)和空隙较大的基底排水层(10),植物槽(12)底部设有排水口(11)篦子板(2)顶面铺设有滤网,框架(1)的其中一侧设有缺口(14),缺口(14)相对的另一侧框架(1)上设有与缺口(14)配合的凸块(13),所述渗水头(3)设于框架(1)的底部,所述框架(1)、渗水头(3)和植物槽(12)一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绵城市透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1)、篦子板(2)、锥形的渗水头(3)和植物槽(12),所述框架(1)四周密封,所述篦子板(2)搭接在框架(1)的顶部,篦子板(2)上设有若干个植物槽(12),植物槽(12)内从上到下依次包括土壤层(6)、上层滤料层(7)、下层滤料层(8)、净化介质层(9)和空隙较大的基底排水层(10),植物槽(12)底部设有排水口(11)篦子板(2)顶面铺设有滤网,框架(1)的其中一侧设有缺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静谢云军程智鹏汪祥静王业春曹景怡谯晓君邱林清夏靖周文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文科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