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677228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1 18: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输瓶装置,包括输瓶通道和输瓶网带,所述输瓶网带上设有两个挡瓶杆,两个挡瓶杆之间的区域在输瓶网带上形成缓冲存瓶区,所述缓冲存瓶区的进口与输瓶通道出口对接,至少一个所述挡瓶杆于缓冲存瓶区出口的一端具有一铰接点,于缓冲存瓶区进口的一端连接一驱动摆动后的挡瓶杆复位的复位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两个挡瓶杆形成缓冲存瓶区,挡瓶杆在瓶体挤压下可自动摆动,自动扩大缓冲存瓶区的存瓶面积,用于缓存更多的瓶体;同时,缓存结束时挡瓶杆在复位组件的作用下可自动复位,实现了缓冲存瓶区的存瓶面积的大小自动调节(即扩张与收缩),避免出现故障不能出瓶时,进入缓冲存瓶区的多余瓶体出现卡瓶、炸瓶的现象。

A bottle feed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输瓶装置
本技术涉及食品、医药包装机械,尤其涉及一种输瓶装置。
技术介绍
药瓶生产线的出瓶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快速运动单排的瓶体需要缓冲成多排一起出瓶,即快速输出的瓶体会在较宽的出瓶网带上聚集,然后经出瓶口出瓶。然而当出瓶口对接输送机构出现故障或其他原因导致出瓶口不能出瓶时,瓶体会堆积在出瓶网带上,出现卡瓶炸瓶的现象。针对该问题,现有技术采用的手段为,在出瓶网带上设置外扩的缓冲弹片,当瓶体较多时,瓶体挤压缓冲弹片,使缓冲弹片向外扩张,增大存瓶区域,进而其缓冲作用。但是这种缓冲方式存在如下问题:因弹片的弹性有一定限度,超出范围不可复原,且弹片变形空间有一定范围,只适于数量不多的药瓶缓存,缓存的药瓶数量有限,如一般不超过30瓶(对于10ml瓶),对于需要缓存较多药瓶(如80瓶)时,无法满足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缓冲存瓶面积自动扩大、可缓存更多的瓶体、降低卡瓶炸瓶风险的输瓶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输瓶装置,包括输瓶通道和输瓶网带,所述输瓶网带上设有两个挡瓶杆,两个挡瓶杆之间的区域在输瓶网带上形成缓冲存瓶区,所述缓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输瓶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输瓶装置,包括输瓶通道(1)和输瓶网带(2),其特征在于:所述输瓶网带(2)上设有两个挡瓶杆(5),两个挡瓶杆(5)之间的区域在输瓶网带(2)上形成缓冲存瓶区(6),所述缓冲存瓶区(6)的进口与输瓶通道(1)出口对接,至少一个所述挡瓶杆(5)于缓冲存瓶区(6)出口的一端具有一铰接点,于缓冲存瓶区(6)进口的一端连接一驱动摆动后的挡瓶杆(5)复位的复位组件(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瓶装置,包括输瓶通道(1)和输瓶网带(2),其特征在于:所述输瓶网带(2)上设有两个挡瓶杆(5),两个挡瓶杆(5)之间的区域在输瓶网带(2)上形成缓冲存瓶区(6),所述缓冲存瓶区(6)的进口与输瓶通道(1)出口对接,至少一个所述挡瓶杆(5)于缓冲存瓶区(6)出口的一端具有一铰接点,于缓冲存瓶区(6)进口的一端连接一驱动摆动后的挡瓶杆(5)复位的复位组件(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瓶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挡瓶杆(5)于缓冲存瓶区(6)出口的一端具有一铰接点,于缓冲存瓶区(6)进口的一端连接一驱动摆动后的挡瓶杆(5)复位的复位组件(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存瓶区(6)的进口小于出口。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输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组件(4)包括连杆(41)、滑块(42)、导杆(43)、基座(44)、导轮(45)、绳子(46)和配重件(47),所述导杆(43)两端分别装设于基座(44)上,所述导轮(45)装于基座(44)上,所述绳子(46)绕设于导轮(45)上,且一端与滑块(42)连接,另一端与配重件(47)连接,所述滑块(42)沿输瓶方向滑设于导杆(43)上,所述连杆(41)一端与挡瓶杆(5)铰接,另一端与滑块(42)铰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志刚
申请(专利权)人:楚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