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塑料前机盖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76130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1 16: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塑料前机盖结构,属于汽车设计与制造的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汽车塑料前机盖结构,包括前机盖外板和前机盖内板,前机盖内板为W型弯折结构,前机盖外板与前机盖内板局部贴合并形成多个空腔;位于前机盖外板与前机盖内板的前端形成主空腔,主空腔的中部设置有机盖中加强梁,在主空腔的左侧设置有沿着左侧边缘延伸的机盖左加强梁,在主空腔的右侧设置有沿着右侧边缘延伸的机盖右加强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塑料前机盖具有塑料本身的弹性,遭受到轻微碰撞后,可自行复原,无需耗时耗力维修;而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减重效果与防护性能兼备,经济性与安全性平衡。

Automobile plastic front cover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plastic front cover structure of a car,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utomobile design and manufacture. The utility model of the automobile plastic front cover structure, including front cover plate and the front cover plate machine, machine front cover board for the W type bending structure, the front cover plate and the cover plate affixed with the local machine before the formation of multiple cavity; the main cavity is located in front of the front cover plate and the front machine cover plate, the middle part of the main cavity set cover organic reinforcing beam, in the main cavity are arranged at the left side along the left edge of the lid extends the left reinforcing beam, the main cavity is arranged at the right side along the right edge of the cover extends the right reinforcing beam. The plastic front cover of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elasticity of the plastic itself, and it can recover itself after minor impact. It does not need to consume time and energy and maintain. The structure of the utility model has both weight reduction effect and protection performance, and its economy and safety are balanc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塑料前机盖结构
本技术涉及汽车设计与制造的
,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塑料前机盖结构。
技术介绍
当前汽车技术的发展迅速,大量的塑料件应用到新的汽车领域,轻量化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我国第四阶段乘用车燃料消耗值限值已经启动,到2020年平均汽车油耗将降低至5.0L/100km。而汽车的重量直接影响着油耗,研究数据表明:若汽车重量减轻10%,燃油效率可提高6%-8%,轻量化设计是降低汽车油耗的主要手段之一,而且也是汽车行业技术发展的重要趋势。在现有技术中,前机盖一般由钢板冷冲压而成,导致重量大,油耗增加,而且钢板冷冲压的机盖上还要增加隔热垫,前机盖隔热垫增加了总装车间的一道装配工序,影响生产节拍。为此现有技术也开发了基于塑料和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前机盖,但多数结构基于现有的钣金结构设计,导致前机盖的结构复杂,制备复杂成本高。CN205632676U公开了一种汽车前机盖,其中在机盖内板形成有弱化区域从而起到轻量化,但是弱化区域在碰撞时使得汽车前机盖存在弯折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塑料前机盖结构。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塑料前机盖结构,包括前机盖外板和前机盖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机盖内板具有沿着宽度方向形成的W型弯折结构,所述前机盖外板与所述前机盖内板局部贴合并形成多个沿着长度方向延伸的空腔;其中,位于所述前机盖外板与所述前机盖内板的前端形成主空腔,在所述主空腔的中部设置有机盖中加强梁,在所述主空腔的左侧设置有沿着左侧边缘延伸的机盖左加强梁,在所述主空腔的右侧设置有沿着右侧边缘延伸的机盖右加强梁。其中,所述前机盖外板的外圈边缘形成有L形翻边。其中,所述机盖中加强梁上设置有前机盖锁。其中,所述前机盖外板与所述前机盖内板局部贴合处采用胶黏剂粘结。其中,所述机盖中加强梁、机盖左加强梁、机盖右加强梁通过胶黏剂粘结在所述前机盖内板上。其中,机盖左铰链通过六角法兰面螺栓固定在所述机盖内板的左侧上,并且所述机盖内板的左侧上设置有机盖左铰链加强板;机盖右铰链通过六角法兰面螺栓固定在所述机盖内板的右侧上,并且所述机盖内板的右侧上设置有机盖右铰链加强板;所述机盖左铰链和机盖右铰链上分别设置有机盖气弹簧总成;机盖拉索线的一端连接在前机盖锁上,另一端连接在机盖气弹簧总成上。其中,所述机盖中加强梁、机盖左加强梁、机盖右加强梁由2mm厚的铝或铝合金板制成。其中,所述前机盖外板由改性聚丙烯材料通过注塑工艺制成,厚度为3mm。其中,所述改性聚丙烯材料由10wt%的EPDM、30wt%的滑石粉、0~10wt%的添加剂和余量的聚丙烯组成。其中,所述前机盖内板由PP制成,厚度为3mm。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汽车塑料前机盖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①本技术的塑料前机盖具有塑料本身的弹性,遭受到轻微碰撞后,可自行复原,无需耗时耗力维修;而且本技术的结构减重效果与防护性能兼备,经济性与安全性平衡。②前机盖内外板注塑一体成型,可实现模块化,减少装配误差,更加方便。③加工方便,无钣金冲压,减少了相关零部件的装配,缩短了生产节拍,提高了生产效率。④塑料结构给造型提供了更加自由的发挥空间,可塑性强,能够设计出更加出彩的造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汽车塑料前机盖结构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汽车塑料前机盖结构的后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汽车塑料前机盖结构的右视图。图4为图1中A-A方向的断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中B-B方向的断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1中C-C方向的断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汽车塑料前机盖结构做进一步的阐述,以期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出更完整和清楚的说明。实施例如图1-6所示,本实施例的汽车塑料前机盖结构,包括前机盖外板1和前机盖内板4。前机盖内板4有沿着宽度方向形成的W型弯折结构,内板的W型折边增加了自身强度,W型分布的特征有利于将外部冲击力分散。在本实施例中,前机盖外板由PP(聚丙烯)+EPDM(三元乙丙橡胶)-T30(滑石粉)制成,厚度为3mm。前机盖内板由PP制成,厚度为3mm。PP具有良好的耐热、耐腐蚀性能,是密度最轻的通用塑料,前机盖结构采用PP塑料,有利于进一步实现轻量化,而为了提高前盖板外板的冲击强度,采用含20wt%的EPDM、30wt%的滑石粉进行改性得到由10wt%的EPDM、30wt%的滑石粉、可选的添加剂和余量的聚丙烯组成的改性聚丙烯材料。可选的添加剂的含量为0~10wt%,可选的添加剂可为聚丙烯材料中常用的添加剂,例如抗氧剂、润滑剂等。在本实施例的改性聚丙烯材料中,三元乙丙橡胶可提高塑料的耐氧化,抗臭氧和抗侵蚀的能力,滑石粉可提高塑料的刚性和抗蠕变性,具体来说,在PP中加入上述含量的EPDM、滑石粉以及其他可选的添加剂,然后将物料混合后在螺杆挤出机挤出,通过注塑工艺可形成前机盖外板,通过改性可将材料的低温冲击吸收功(-30℃)提高至120J/m以上,显著提高了其在低温下的力学性能。所述前机盖外板1与所述前机盖内板4局部采用胶黏剂2粘结贴形成多个沿着长度方向(X向)延伸的空腔。位于所述前机盖外板1与所述前机盖内板4的前端形成主空腔,位于所述前机盖外板1与所述前机盖内板4的后端形成副空腔,而在所述主空腔与副空腔之间为多个中间空腔,并且所述主空腔与副空腔沿着Y向的截面的面积均大于所述多个中间空腔中的任意一个截面的面积,这种结构设计不仅保证了塑料前机盖的强度要求,而且最有利于外部冲击力的分散和吸收。所述主空腔的中部设置有机盖中加强梁6,在主空腔的左侧设置有沿着左侧边缘延伸的机盖左加强梁7,在所述主空腔的右侧设置有沿着右侧边缘延伸的机盖右加强梁(图未示出)。所述机盖中加强梁6上设置有前机盖锁5。所述机盖中加强梁6、机盖左加强梁7、机盖右加强梁通过胶黏剂粘结在前机盖内板4上。所述机盖中加强梁、机盖左加强梁、机盖右加强梁由2mm厚的铝或铝合金板制成,使用铝或铝合金材质不仅保证了刚度,而且散热性能好,而且本实施例的结构无需采用前机盖隔热垫,有利于节约成本。机盖左铰链9通过六角法兰面螺栓11(配合平垫圈使用)固定在所述机盖内板4的左侧上,并且所述机盖内板4的左侧上设置有机盖左铰链加强板8;机盖右铰链通过六角法兰面螺栓固定在所述机盖内板的右侧上,并且机盖内板的右侧上设置有机盖右铰链加强板;所述机盖左铰链和机盖右铰链上分别设置有机盖气弹簧总成10。机盖拉索线12的一端连接在前机盖锁5上,另一端连接在机盖气弹簧总成10上。所述前机盖外板的外圈边缘形成有L形翻边,可用于保持与车身周边件配合间隙,同时可以遮挡内板及连接胶,保证结构的美观性。相比于常规结构,本实施例的前机盖取消了包边压合工艺,工艺更加简单;相比钣金结构,不需考虑防腐要求,不用电泳,简化了生产工艺,大大降低生产成本。本技术的塑料前机盖具有塑料本身的弹性,遭受到轻微碰撞后,可自行复原,无需耗时耗力维修;而且本技术的结构减重效果与防护性能兼备,经济性与安全性平衡,采用塑料结构实现了轻量化,从而不仅具有节能环保的优点,还能够提高汽车的续航里程。在前机盖内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汽车塑料前机盖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塑料前机盖结构,包括前机盖外板和前机盖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机盖内板具有沿着宽度方向形成的W型弯折结构,所述前机盖外板与所述前机盖内板局部贴合并形成多个沿着长度方向延伸的空腔;其中,位于所述前机盖外板与所述前机盖内板的前端形成主空腔,在所述主空腔的中部设置有机盖中加强梁,在所述主空腔的左侧设置有沿着左侧边缘延伸的机盖左加强梁,在所述主空腔的右侧设置有沿着右侧边缘延伸的机盖右加强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塑料前机盖结构,包括前机盖外板和前机盖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机盖内板具有沿着宽度方向形成的W型弯折结构,所述前机盖外板与所述前机盖内板局部贴合并形成多个沿着长度方向延伸的空腔;其中,位于所述前机盖外板与所述前机盖内板的前端形成主空腔,在所述主空腔的中部设置有机盖中加强梁,在所述主空腔的左侧设置有沿着左侧边缘延伸的机盖左加强梁,在所述主空腔的右侧设置有沿着右侧边缘延伸的机盖右加强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塑料前机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机盖外板的外圈边缘形成有L形翻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塑料前机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盖中加强梁上设置有前机盖锁。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宏标
申请(专利权)人:阿尔特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