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同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氮化硼表面接枝聚合物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665358 阅读:2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1 03: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氮化硼表面接枝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步骤如下:加入1重量份的氮化硼或羟基化氮化硼,1‑1000重量份的溶剂,1‑1000重量份的聚合物单体,通氮气下加入0.01‑10重量份的引发剂,加热到40‑95°C,反应2‑72小时,经沉淀,离心,洗涤,干燥,即可得到一种聚合物接枝氮化硼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和工艺简单方便,适合大规模生产,是一种通用的方法,可以将多种聚合物接枝到氮化硼表面。本发明专利技术得到的聚合物接枝氮化硼材料具有良好的溶解性,溶液加工性好,在微纳米、化工、机械、功能材料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A preparation method of the graft polymer on the surface of boron nitride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a preparation method of a graft polymer on the surface of boron nitride. The preparation process includes the following steps: adding 1 phr of boron nitride or boron nitride hydroxylation, 1 1000 parts by weight of a polymer solvent, 1 1000 by weight of the monomer, initiator under nitrogen added 0.01 10 weight portions, heated to 40 DEG C 95, 2 reaction for 72 hours. After the precipitation, centrifugation, washing, drying, you can get a kind of polymer grafted boron nitride materials. The preparation method and process of the invention are simple and convenient, and suitable for mass production. It is a general method that can graft multiple polymers onto the surface of boron nitride. The polymer grafted boron nitride material obtained by the invention has good solubility and good processability, and has wide application value in micro and nano scale, chemical industry, machinery, functional materials and other field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氮化硼表面接枝聚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改性氮化硼的制备方法,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氮化硼表面接枝聚合物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氮化硼,可形象认为是石墨烯结构中的C原子被N和B原子交替替换而形成的二维片层材料。自1842年被合成氮化硼有着久远的合成和应用历史,近年来随着石墨烯的被发现,氮化硼作为一种类石墨烯二维材料又引起了人们的巨大关注。与石墨烯的C-C共价键不同,氮化硼由N-B离子键构成,离子键的电子定域和不对称特性使其具有超强的化学和热学稳定性。此外,氮化硼还具有高导热、强绝缘、耐磨润滑、耐腐蚀、无毒等特性使其在电子、化工、机械、复合材料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但是氮化硼在一般溶剂中很难溶解或分散,从而限制了其结构性能的深入研究及应用。研究发现化学改性是获得可溶解氮化硼的有效方法。例如氮化硼表面的富羟基化处理获得羟基化氮化硼(QunhongWeng,etal.ACSNano.2014,8,6123-6130)。羟基化氮化硼可较好的分散在水和异丙醇等溶剂中。近几年,已经有一些改性氮化硼的报道,如通过超支化反应将聚芳酰亚胺接枝到硅烷偶联剂改性的氮化硼粒子表面制得的聚芳酰亚胺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氮化硼表面接枝聚合物的制备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氮化硼表面接枝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加入1重量份的氮化硼或羟基化氮化硼,1‑1000重量份的溶剂以及1‑1000重量份的聚合物单体,通氮气后,加入0.01‑10重量份的引发剂,加热到40‑95°C,反应2‑72小时,经沉淀,离心,洗涤和干燥,即可得到聚合物接枝氮化硼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氮化硼表面接枝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加入1重量份的氮化硼或羟基化氮化硼,1-1000重量份的溶剂以及1-1000重量份的聚合物单体,通氮气后,加入0.01-10重量份的引发剂,加热到40-95°C,反应2-72小时,经沉淀,离心,洗涤和干燥,即可得到聚合物接枝氮化硼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氮化硼表面接枝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合物单体为苯乙烯、苯胺、吡咯、2-乙烯基吡啶、4-乙烯基吡啶、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乙基丙烯酸酯、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甲基丙烯酸二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正龙付宁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