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压器螺旋线圈绕制绑扎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57617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8 10: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变压器生产制造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变压器螺旋线圈绕制绑扎工艺,流程如下:a、将线圈导线的出头折弯成导线出头;b、将各个导线出头通过固定带和收缩带绳固定在线圈轴的线圈绕线模轴的头部上;c、将线圈导线的导线本体部分绕制于所述线圈轴的线圈内绝缘筒上;d、绕制完成后,通过收缩带将线圈导线分组绑定,其中每组线圈导线中的导线本体与导线出头相连的连接端部通过收缩带A绑扎,每组线圈导线中的导线本体部分通过收缩带B绑扎,且任意相邻两组线圈导线的相邻一侧有一根或多根线圈导线被相邻且分属于不同线圈导线组的收缩带绑扎;e、导线出头绑扎完成后,拆除收缩带绳和固定带。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保证多螺旋式线圈出头绑扎牢固,提高线圈绕制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压器螺旋线圈绕制绑扎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变压器生产制造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变压器螺旋线圈绕制绑扎工艺。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交流变压器的低压、调压螺旋式结构线圈常见的有4螺旋、6螺旋等结构,最多不会超过16螺旋,但随着变压器技术的发展,变压器线圈的螺旋结构已经突破了16螺旋的上限,如个别出口至美国的产品,其调压线圈甚至达到了27螺旋,而且在27螺旋的变压器线圈绕制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以前没有遇到过的新问题,比如27螺旋的螺旋线圈结构在绕制完成后,由于线圈导线线规大(线规为23根自粘性换位导线),线圈直径小,且导线根数多等原因,其导线出头很难绑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压器螺旋线圈绕制绑扎工艺,主要针对16螺旋及以上的多螺旋线圈结构,可保证多螺旋式线圈出头绑扎牢固,提高线圈绕制质量。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变压器螺旋线圈绕制绑扎工艺,其特征在于:a、将线圈导线的出头折弯形成导线出头;b、将各个导线出头通过一个固定带固定在线圈轴的线圈绕线模轴的头部上,且每个导线出头分别连接一个收缩带绳,所述各个收缩带绳沿着线圈轴的圆周方向用收紧器打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变压器螺旋线圈绕制绑扎工艺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变压器螺旋线圈绕制绑扎工艺,其特征在于:a、将线圈导线(1)的出头折弯形成导线出头(2);b、将各个导线出头(2)通过一个固定带(4)固定在线圈轴的线圈绕线模轴的头部上,且每个导线出头(2)分别连接一个收缩带绳(9),所述各个收缩带绳(9)沿着线圈轴的圆周方向用收紧器打紧;c、线圈导线(1)的导线出头(2)部分固定后,将线圈导线(1)的导线本体(3)部分绕制于线圈轴的线圈内绝缘筒上;d、绕制完成后,通过收缩带将线圈导线(1)分组绑定,其中每组线圈导线(1)中的导线本体(3)与导线出头(2)相连的连接端部通过收缩带A(6)绑扎,每组线圈导线(1)中的导线本体(3)部分通过收缩带B(7)绑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压器螺旋线圈绕制绑扎工艺,其特征在于:a、将线圈导线(1)的出头折弯形成导线出头(2);b、将各个导线出头(2)通过一个固定带(4)固定在线圈轴的线圈绕线模轴的头部上,且每个导线出头(2)分别连接一个收缩带绳(9),所述各个收缩带绳(9)沿着线圈轴的圆周方向用收紧器打紧;c、线圈导线(1)的导线出头(2)部分固定后,将线圈导线(1)的导线本体(3)部分绕制于线圈轴的线圈内绝缘筒上;d、绕制完成后,通过收缩带将线圈导线(1)分组绑定,其中每组线圈导线(1)中的导线本体(3)与导线出头(2)相连的连接端部通过收缩带A(6)绑扎,每组线圈导线(1)中的导线本体(3)部分通过收缩带B(7)绑扎,且任意相邻两组线圈导线(1)的相邻一侧有一根或多根线圈导线(1)同时被相邻且分属于不同线圈导线组的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静马秀峰
申请(专利权)人:特变电工沈阳变压器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