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乳制品冷链运输智能监测预警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653977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8 07:43
一种乳制品冷链运输智能监测预警方法,针对生乳冷链运输包括多个位于奶罐车奶仓外部和一个位于操作箱内的奶罐传感节点与一个位于恰当位置的奶罐车网关,奶罐传感节点根据监测数据是否异常和电池电量调整向奶罐车网关发送监测数据的时间间隔,网关将接收的多个节点的数据传送至服务器的同时,针对异常情况实施预报预警;针对低温乳冷链运输包含一个位于冷藏车内部的低温乳冷藏车集成终端,该终端直接监测车厢内环境参数和车辆位置信息,并将监测的多参数数据发送到服务器的同时,实现异常情况的预报预警。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乳制品安全的整个冷链运输过程中的实时有效的系统性监测预警,并在乳制品企业实际开展应用,取得的监测预警效果良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乳制品冷链运输智能监测预警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食品安全电子溯源和嵌入式与物联网领域,具体地讲是一种乳制品冷链运输智能监测预警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乳制品是一种具有很高营养价值和市场价值的食品,其质量安全问题受到国家高度关注。在乳制品供应链中,需要进行冷链运输的是生乳和低温乳。但是,由于乳制品供应链的复杂,生乳和低温乳在冷链运输时容易出现腐败或品质变化,给乳制品质量安全埋下了隐患,也可能给乳制品企业带来经济损失。生牛乳又称为生鲜牛乳,也称为生鲜乳,是从健康牛体正常乳房挤下的,仅经过冷却的,可能经过过滤,但未经过杀菌、加热、净乳的,特别是未经过巴氏杀菌的天然乳腺分泌物。低温乳是指采用巴氏杀菌法对生乳进行加工而形成的乳制品,目前市场上将巴氏奶和酸奶制品统称为低温乳。生牛乳在运输过程中需要全程2℃~6℃冷链运输,温度对生牛乳品质影响非常大,温度控制不好会导致生牛乳迅速变质。低温乳生产中采用的巴氏杀菌法会将生乳中的有害微生物杀死,但还会保留一些其它微生物,因而低温乳离开生产线后,在运输、销售、存储等各个环节中都需要在4℃左右的环境中进行冷藏。冷链运输是冷链物流的核心环节,是以冷冻工艺学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乳制品冷链运输智能监测预警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乳制品冷链运输智能监测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设奶罐内生乳温度安全变化阈值为μ1,奶罐夹层湿度安全变化阈值为μ2,操作箱内光照强度安全变化阈值为μ3;在奶罐传感接点上电初始化后,低功耗控制系统读取电池电压监测模块的输出接口LBO的输出状态:(1)若LBO输出为高电平,采集奶罐的每个奶仓两侧的温度平均值Ti、湿度平均值Ri,采集操作箱内光照强度Li,5s后再次采集每个奶仓两侧的温度平均值Ti+1、湿度平均值Ri+1和操作箱内光照强度Li+1;若|Ti‑Ti+1|≤μ1、|Ri‑Ri+1|≤μ2且|Li‑Li+1|≤μ3,则令Ti=Ti+1、Ri=Ri+1、Li=Li+1;若|Ti‑Ti+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乳制品冷链运输智能监测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设奶罐内生乳温度安全变化阈值为μ1,奶罐夹层湿度安全变化阈值为μ2,操作箱内光照强度安全变化阈值为μ3;在奶罐传感接点上电初始化后,低功耗控制系统读取电池电压监测模块的输出接口LBO的输出状态:(1)若LBO输出为高电平,采集奶罐的每个奶仓两侧的温度平均值Ti、湿度平均值Ri,采集操作箱内光照强度Li,5s后再次采集每个奶仓两侧的温度平均值Ti+1、湿度平均值Ri+1和操作箱内光照强度Li+1;若|Ti-Ti+1|≤μ1、|Ri-Ri+1|≤μ2且|Li-Li+1|≤μ3,则令Ti=Ti+1、Ri=Ri+1、Li=Li+1;若|Ti-Ti+1|≤μ1、|Ri-Ri+1|≤μ2和|Li-Li+1|≤μ3有一个条件不满足,则节点立刻通过蓝牙模块硬件构件发送当前的电池电压状态和监测要素数据到网关;若三个条件一直满足,则在5min后发送当前的电池电压状态和监测要素数据到网关;(2)若LBO输出为低电平,为避免因电源噪声等原因的误报警,进行延时处理后再次判断,若依旧输出为低电平则代表电池电量不足,立刻降低对监测要素的采集频率和增加发送监测数据的时间间隔来延长电池使用时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乳制品冷链运输智能监测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奶罐内设有奶罐传感节点,由供电模块、低功耗控制系统、感知模块、低功耗短距离数据传输模块、电池电压监测模块等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车建华徐焕良严豪熊迎军周祥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