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暖供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653359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8 07: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供暖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采暖供热系统,包括供热装置、混水罐、分集水器以及温控调节器,供热装置上设有第一供水管道以及第一回水管道,供热装置的第一供水管道与混水罐的第一进水口相连,供热装置的第一回水管道上设有循环泵,供热装置的第一回水管道与混水罐的第一出水口相连,混水罐的第二出水口与分集水器的第二供水管相连,混水罐的第二进水口与分集水器的第二回水管相连,分集水器的第二回水管上设有循环泵,分集水器的第二供水管或第二回水管与分集水器的支路管的连接处能拆卸的安装有温控调节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采用温控调节器,末端支路供暖热量按需分配、实时分配,从而精确的分配热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采暖供热系统
本技术属于供暖
,特别涉及采暖供热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供暖系统由锅炉系统、输配系统和外网用户三大块组成,传统模式都是由锅炉控制输配系统间接控制外网用户温度的关系,供暖的目标是实现外网散多少热量就补充多少热量,以达到用户的室内温度基本恒定的目的。供暖企业的外网热量输出多由锅炉或一次网阀门控制,外网的供水温度基本为固定温度或阶梯式变化,但这种方式在室外温度升高或降低时,不能及时随着用户用热负荷变化而变化,进而出现超供或欠供的现象。我国的现状是,热用户的暖气片上基本都没有安装自动温控阀,这样也就造成了供热多老百姓就开窗,供热少老百姓就投诉骂街的供需矛盾的现象,供热量没有标准。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暖供热系统,采用温控调节器调控温度,使供热温度稳定,达到用户的需求,减少热源的浪费。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采暖供热系统,包括供热装置、混水罐、分集水器以及温控调节器,所述混水罐的横截面呈椭圆状,所述混水罐包括彼此间隔设置在所述混水罐两侧的第一进水口、第一出水口、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所述混水罐的内部设有位于所述第一进水口与所述第二出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采暖供热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采暖供热系统,包括供热装置、混水罐、分集水器以及温控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水罐的横截面呈椭圆状,所述混水罐包括彼此间隔设置在所述混水罐两侧的第一进水口、第一出水口、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所述混水罐的内部设有位于所述第一进水口与所述第二出水口之间的过滤件,所述混水罐的上端和下端逐渐收拢分别形成集气腔和排污腔,所述集气腔通过第一排气阀将气体排出所述混水罐,所述排污腔通过排污管与第一排污阀连接;所述供热装置设有第一供水管道以及第一回水管道,所述供热装置的第一供水管道与所述混水罐的第一进水口相连,所述供热装置的第一回水管道上设有循环泵,所述供热装置的第一回水管道与所述混水罐的第一出水口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暖供热系统,包括供热装置、混水罐、分集水器以及温控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水罐的横截面呈椭圆状,所述混水罐包括彼此间隔设置在所述混水罐两侧的第一进水口、第一出水口、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所述混水罐的内部设有位于所述第一进水口与所述第二出水口之间的过滤件,所述混水罐的上端和下端逐渐收拢分别形成集气腔和排污腔,所述集气腔通过第一排气阀将气体排出所述混水罐,所述排污腔通过排污管与第一排污阀连接;所述供热装置设有第一供水管道以及第一回水管道,所述供热装置的第一供水管道与所述混水罐的第一进水口相连,所述供热装置的第一回水管道上设有循环泵,所述供热装置的第一回水管道与所述混水罐的第一出水口相连,所述混水罐的第二出水口与所述分集水器的第二供水管相连,所述混水罐的第二进水口与所述分集水器的第二回水管相连,所述分集水器的第二回水管设有循环泵,所述分集水器的第二供水管或第二回水管与所述分集水器的支路管的连接处设有温控调节器;所述温控调节器包括支架、十字底座、滑竿、感温记忆金属弹簧以及流量控制滑片,所述支架包括环形外壁以及支撑立柱,所述感温记忆金属弹簧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苗如峰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成森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