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建筑管道保温复合结构
本技术涉及保温材料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管道保温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管道保温不同程度存在保护层开裂、变形、破损问题,雨雪天起不到防水作用,使保温层进水、透气,保温材料进水后导热系数会迅速增大,导致管道表面散热损失增加和管道保温层下腐蚀、厚度减薄。另外,目前各企业在用的管道保温结构大部分都比较单一,或者全部采用软质保温材料,由于自身和保护层重力的作用,多年运行后在水平管段普遍出现“下沉现象”,保温材料上薄下厚,致使管道上下保温材料分布不均匀,管道上部保温层温度明显高于下部,导致热损失比较大;或者全部采用硬质保温材料,由于保温材料连接处存在缝隙,形成很多的“热通道”和局部过热点,使管线散热损失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管道保温结构,该结构能够延长保温结构的使用寿命,提高维修效率,节省维修时间。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建筑管道保温复合结构,包括第一保温壳、第二保温壳、固定板、保温结构和缓冲结构,所述固定板设置在所述第一保温壳的两端,所述第一保温壳和所述第二保温壳采用半弧形金属结构,在所述第一保温壳和 ...
【技术保护点】
建筑管道保温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保温壳、第二保温壳、固定板、保温结构和缓冲结构,所述固定板设置在所述第一保温壳的两端,所述第一保温壳和所述第二保温壳采用半弧形金属结构,在所述第一保温壳和所述第二保温壳的内侧设置有所述保温结构,所述保温结构包括块状保温板和保温填充结构,所述块状保温板采用弧形结构,在所述块状保温板的两端设置有插接凸棱和插接凹槽,块状保温板的插接凸棱与相邻的块状保温板的插接凹槽相对应,相接触的插接凸棱和插接凹槽之间填充有所述保温填充结构,所述缓冲结构设置在所述块状保温板的内侧,所述缓冲结构采用弹性半环状结构,所述缓冲结构与管道之间的距离为1‑10mm, ...
【技术特征摘要】
1.建筑管道保温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保温壳、第二保温壳、固定板、保温结构和缓冲结构,所述固定板设置在所述第一保温壳的两端,所述第一保温壳和所述第二保温壳采用半弧形金属结构,在所述第一保温壳和所述第二保温壳的内侧设置有所述保温结构,所述保温结构包括块状保温板和保温填充结构,所述块状保温板采用弧形结构,在所述块状保温板的两端设置有插接凸棱和插接凹槽,块状保温板的插接凸棱与相邻的块状保温板的插接凹槽相对应,相接触的插接凸棱和插接凹槽之间填充有所述保温填充结构,所述缓冲结构设置在所述块状保温板的内侧,所述缓冲结构采用弹性半环状结构,所述缓冲结构与管道之间的距离为1-10mm,在所述第二保温壳的两端设置有固定保温结构,所述固定保温结构与所述固定板相匹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管道保温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结构包括第一弹性环、第二弹性环和第三弹性环,所述第一弹性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洪彦,宋礼猛,刘洪丽,魏冬青,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城建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