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玉米及其制品中腐马素产毒菌株的复合PCR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65132 阅读:3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玉米及其制品中腐马素产毒菌株的复合PCR检测方法,基于腐马素生物合成所必须的聚酮化合物合成酶FUM1基因、丝氨酸-十六酰基转移酶基因FUM8、长寿保证因子基因FUM17,应用DNAman序列分析软件分别设计了多对引物,并与镰刀菌属特异性引物IstF/IstR一起,通过实验比较得到了特异性最佳的引物配组;在同一反应体系中同时检测腐马素产毒菌株;采用复合PCR技术,多对引物在同一反应体系中同时扩增;其检测步骤为:待检样品直接采用改良的SDS法提取模板DNA;然后经复合PCR反应后,再经电泳、染色、漂洗,接着用凝胶成像仪观察结果并拍照,最后经过谱图分析得出检测结果。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节约了检测时间,可以试剂盒的形式大规模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一种玉米及其制品中腐马素产毒菌株的复合PCR检测方法",属于农作物病害 防治和植物检疫

技术介绍
腐马素是一组主要由串珠镰刀菌(Fwmn'Mm ver"ci7"oi'cfes或Fw犯n'ww mo"i/(/bn e)禾口再 育镰刀菌(i^犯n'"m/ ra/^ra^m)等镰刀菌属真菌产生的真菌毒素。它不但对某些牲畜有急 性毒性及潜在的致癌性,如引起马脑炎、猪肺水肿或大鼠肝癌等,还能引起人类食道癌和神 经管缺陷,严重威胁食品安全及人类和动物的健康。由于腐马素分布广,毒性强,己成为继 黄曲霉素之后的又一个真菌毒素研究的新热点。近年来,玉米中腐马素水平的升高不仅引起 玉米种植者的注意,还引起了牲畜饲养者、农业企业、食品工业、健康问题专业人士和政策 制定者等的广泛关注。中国是世界上己经确认的食品中腐马素的污染与食道癌的发生关系密切的两个国家之 一,因此控制玉米等食品中腐马素的污染是当务之急,在农业生产和食品安全领域都有非常 重要的意义。较全面地了解各地玉米及其制品上腐马素产毒菌株污染情况,建立完善、快捷 的腐马素及其产毒株的检测手段和监控机制也势在必行。只有这样才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玉米及其制品中腐马素产毒菌株的复合PCR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腐马素生物合成所必须的聚酮化合物合成酶FUM1基因、丝氨酸-十六酰基转移酶基因FUM8、长寿保证因子基因FUM17,应用DNAman序列分析软件分别设计了多对引物,并与镰刀菌属特异性引物ItsF/ItsR一起,通过实验比较得到了特异性最佳的引物配组;在同一反应体系中同时检测腐马素产毒菌株;采用复合PCR技术,多对引物在同一反应体系中同时扩增;其检测步骤为:待检样品直接采用改良的SDS法提取模板DNA;然后经复合PCR反应后,再经电泳、染色、漂洗,接着用凝胶成像仪观察结果并拍照,最后经过谱图分析得出检测结果。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俏梅魏佳王建升周莹杜良成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