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材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64700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8 03: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医用材料的制备方法,采用丝素纤维作为医用材料的表面,其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可用于伤口处理、组织包扎,同时利用合成纤维作为支撑材料,克服了丝素纤维力学强度差的缺陷,通过胶黏剂将丝素纤维与支撑纤维结合,成为稳定的整体,同时胶黏剂成膜后还具有阻隔作用,一方面防止丝素纤维被污染,另外防止组织液、血液等渗透。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医用材料VOC小于0.5g/L;附着力为1级;24小时杀菌率(大肠杆菌)为99%以上;耐磨达1万次以上;断裂强度超过60MPa。

Preparation of medical material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reparation method of medical material, using silk fibroin as the surface of the medical material, which has excellent biocompatibility and can be used for the treatment of wounds, tissue dressing, using synthetic fiber as the support material, overcomes the defects of silk fibroin fibers of poor mechanical strength, through the adhesive silk fibroin fiber with the support of fiber, become stable overall, the adhesive film has a barrier effect, prevent the silk fiber contamination, also prevent tissue fluid and blood infiltration. The medical material VOC of the invention is less than 0.5g/L, the adhesion force is 1 grade, the sterilization rate of 24 hours is 99%, the abrasion resistance is more than 10 thousand times, and the breaking strength is over 60MP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医用材料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属于专利申请号为201610495789.1,专利申请日为2016年6月21日,专利名称为医用材料的分案申请,属于产品的制备方法部分技术方案。
本专利技术属于高分子
,具体涉及一种医用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高分子纤维的制备一般包括原料改性得到改性物,再进行纺丝;或者改性物再与其他添加剂混合后再进行纺丝。现有的医用材料一般为棉纤维,因为其生物相容性较好;但是棉纤维都为短纤,力学性能较差,而且耐磨性低。烯烃纤维产量较大,成本很低,但是由于其惰性强、生物相容性差,而无法用作医用材料。因此需要对其改性,利用新的技术,在烯烃基础上制备出生物相容性好、耐磨性强、成本低的复合纤维产品作为医用材料。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医用材料,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为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医用材料,由以下方式制备得到:(1)将聚乙烯、聚丙烯、次甲基丁二酸和环氧预聚体混合均匀,经螺杆熔融挤出加工,制备得到烯烃粒子;然后将烯烃粒子与二甲基氧化锡、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叔丁基锂、异构十三醇聚氧乙烯醚混合均匀,得到烯烃组合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医用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聚乙烯、聚丙烯、次甲基丁二酸和环氧预聚体混合均匀,经螺杆熔融挤出加工,制备得到烯烃粒子;然后将烯烃粒子与二甲基氧化锡、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叔丁基锂、异构十三醇聚氧乙烯醚混合均匀,得到烯烃组合物,再经熔融纺丝得到烯烃纤维;将聚四氟乙烯粒子与五水合硝酸铋、十二水磷酸氢二钠、聚脲甲醛、丙烯酰胺、碳酸钾混合后采用熔融纺丝法,制备得到聚四氟乙烯纤维;将烯烃纤维、聚四氟乙烯纤维按照4∶1的质量比进行混纺,得到支撑纤维;将双酚A型氰酸酯单体加入到反应器中,90~95℃反应10~12分钟,加入三缩水甘油基三聚异氰酸酯单体,升温至120~125℃,加入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聚乙烯、聚丙烯、次甲基丁二酸和环氧预聚体混合均匀,经螺杆熔融挤出加工,制备得到烯烃粒子;然后将烯烃粒子与二甲基氧化锡、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叔丁基锂、异构十三醇聚氧乙烯醚混合均匀,得到烯烃组合物,再经熔融纺丝得到烯烃纤维;将聚四氟乙烯粒子与五水合硝酸铋、十二水磷酸氢二钠、聚脲甲醛、丙烯酰胺、碳酸钾混合后采用熔融纺丝法,制备得到聚四氟乙烯纤维;将烯烃纤维、聚四氟乙烯纤维按照4∶1的质量比进行混纺,得到支撑纤维;将双酚A型氰酸酯单体加入到反应器中,90~95℃反应10~12分钟,加入三缩水甘油基三聚异氰酸酯单体,升温至120~125℃,加入壬基酚聚氧乙烯醚与α-蒎烯,反应30~35分钟制备环氧预聚体;(2)蚕丝脱胶后溶解在混合液中,1~1.5小时后红外干燥得到膜;然后将膜置入碳酸氢钠水溶液中,20~30分钟后再置入清水中,透析1小时得到丝素蛋白溶液;调整丝素蛋白溶液的质量浓度为35~40%;然后加入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四乙氧基硅烷以及丙烯酸丁酯,搅拌40~55分钟;然后加入壳聚糖,搅拌10分钟得到纺丝液,再经过静电纺得到蚕丝纤维;所述混合液由甲酸、水、溴化锂以及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缓冲液组成;(3)将透明质酸加入4-(2-羟乙基)-1-哌嗪乙烷磺酸半钠盐缓冲液中,搅拌15~25分钟后加入聚乙二醇以及改性纳米贝壳粉,搅拌35~55分钟后加入三氟甲磺酸镧和咪唑,于80℃搅拌1小时,得到胶黏剂;所述改性纳米贝壳粉由以下方式制备得到:将生贝壳粉与二氧化钛混合均匀后在700℃烧结45~55分钟,然后粉碎成平均粒径为40纳米的粉末;将粉末放入容器中,加入粉末重量10倍的乙醇以及粉末重量0.6%的端羟基聚硅氧烷,搅拌35~45分钟,然后加入粉末重量0.4%的对羟基苯甲酸甲酯,搅拌55~65分钟,最后干燥即得到改性纳米贝壳粉;(4)将胶黏剂涂覆于支撑纤维表面,70℃加热5~8分钟;然后与蚕丝纤维复合,热压得到复合纤维,最后将复合纤维进行灭菌处理得到医用材料;所述胶黏剂位于支撑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代信宋晓静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益可泰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