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枕前后自动调节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41911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7 23: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头枕前后自动调节座椅,设置有座椅靠背和头枕,该座椅靠背设置有支撑部和转动部,该支撑部的底部与座椅盆铰接,该支撑部的顶部在铰接点a处与转动部相铰接,所述头枕固定在所述转动部上;所述支撑部中设置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驱动所述转动部前后转动,所述驱动装置通过开关电路与电源连接,该开关电路的通断由距离传感器控制,该距离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头枕上,所述距离传感器用于检测人头部与头枕之间的距离。有益效果: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头枕前后自动调节座椅,能自动调节人后脑与头枕之间的距离,保证乘客的安全。

Auto adjust the seat before and after the head pillow

Aft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utomatic seat headrest, is provided with a seat back and head, the back seat is provided with a supporting part and the rotating part, the supporting part of the bottom and top of the hinged seat basin, supporting part in a and the hinge point the rotating part is hinged, the headrest is fixed on the the rotary part; the support part set driving device, the driving device drives the rotating part to rotate forward and backward, the driving device is connected with the power supply through the switch circuit, the switch circuit by distance sensor control, the distance sensor is arranged on the head on the pillow, the distance sensor for between the head and the headrest detection distance. The beneficial effect: the seat can be automatically adjusted before and after the head pillow of the utility model, and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head and the head pillow can be automatically adjusted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the passenge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头枕前后自动调节座椅
本技术涉及汽车座椅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头枕前后自动调节座椅。
技术介绍
汽车头枕是一种驾驶舒适性配置用品和安全防护用品,在车辆发生追尾时,人体由于惯性会向后倒,此时车辆加速或减速的压力都集中在人体脆弱的颈部和头部,而头枕则对此起缓冲作用,保护人体头部。在行驶途中,后脑与头枕之间的间距越小越好。这样,追撞时能起到对颈部的缓冲作用。因为人的身材不同,所以人坐在座椅上,头枕与人后脑的距离也各不相同,这就需要对头枕进行调节。但是,现有的头枕不管是手动调节头枕还是自动调节头枕,都需要人工进行操作,操作起来并不方便,所以,绝大多数人往往会疏忽这点。并且人在汽车行驶途不可能一直保持相同的坐姿,所以,人的后脑与头枕之间的距离也是变化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头枕前后自动调节座椅,该座椅能自动调整头枕与人后脑之间的距离,使人的后脑与头枕之间的距离一直保持在安全范围内,无需人工操作,智能化程度高。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头枕前后自动调节座椅,设置有座椅靠背和头枕,其特征在于:该座椅靠背设置有支撑部和转动部,该支撑部的底部与座椅盆铰接,该支撑部的顶部在铰接点a处与转动部相铰接,所述头枕固定在所述转动部上;所述支撑部中设置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驱动所述转动部前后转动,所述驱动装置通过开关电路与电源连接,该开关电路的通断由距离传感器控制,该距离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头枕上,所述距离传感器用于检测人头部与头枕之间的距离。采用上结构,距离传感器能检测后脑与头枕之间的距离,如果距离大于安全距离,则距离传感器会输出低于参考电压值的电压,此时,驱动装置会驱动转动部带动头枕向前转动,使后脑与头枕之间的距离保持在安全范围内。更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双轴驱动电机,该双轴驱动电机的两个转轴分别驱动两个传动机构转动,两个传动机构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撑部的两内侧,两个所述传动机构带动转动部前后转动,所述双轴驱动电机经开关电路与电源连接。采用上述结构,位于支撑部左右两侧的传动机构能驱动转动部整体转动,增强支撑部与转动部之间的整体稳定性。更进一步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齿轮箱和滚丝丝杆,该齿轮箱中的连接轴与所述转轴连接,所述齿轮箱驱动滚丝丝杆转动;所述支撑部的内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滚丝丝杆相配合的位移滑块,该位移滑块所在的所述支撑部的侧壁上开有弧形限位孔,所述位移滑块设置有连杆,该连杆的一端与所述位移滑块固定,另一端穿过所述弧形限位孔与转动部活动连接,所述弧形限位孔圆弧段的圆心为所述铰接点a采用上述结构,转轴带动蜗轮沿竖直方向转动,蜗杆驱动丝杆水平转动,水平转动的滚丝丝杆驱动位移滑块上下移动。从而位移滑块带动转动部沿弧形限位孔上下移动,使转动部发生向前转动,从而使后脑与头枕之间的距离保持在安全范围内。更进一步的,所述开关电路设置有第一电压比较器,该第一电压比较器U1的同相输入端经第一电阻连接电源,同相输入端还经第二电阻接地,第一电压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接所述距离传感器的输出端;第一电压比较器的输出端经第三电阻接第一三极管的基极,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接电源,发射极与第一继电器线圈一端连接,第一继电器线圈的另一端接地,第一继电器的常开开关串接所述驱动装置的供电回路中。采用上述结构,当人的后脑与头枕之间的距离大于安全距离时,距离传感器输出的电压会减小,第一电压比较器输出高电平,第一继电器的常开开关闭合,驱动装置的供电回路导通,驱动装置得电驱动所述转动部向前转动,直到头枕与人后脑之间的距离达到安全距离。更进一步的,所述开关电路设置有压力传感器、第一接近开关和第二接近开关,其中,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座椅盆上,所述第一接近开关和第二接近开关的感应器均设置在所述支撑部的侧壁上,所述第一接近开关和第二接近开关的感应器分别位于所述位移滑块的移动路径的最高位置处和最低位置处,所述第一接近开关和第二接近开关的发射器设置在所述位移滑块上;所述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端与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接电源,发射极经第四电阻与第二电压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连接,第二电压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还经第五电阻接地,所述第二电压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与距离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第二电压比较器的输出端经第六电阻与第三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接电源,发射极与第二继电器线圈的一端连接,第二继电器线圈的另一端与第三继电器的线圈串联后接地,所述第二继电器和第三继电器的常开开关串接在所述驱动装置的第一供电回路中;所述第一接近开关的一端接电源,另一端与第七继电器线圈的一端连接,该第七继电器线圈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七继电器的常闭开关串接在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与第二继电器线圈之间;所述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端还与第三电压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连接,第三电压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经第七电阻与电源连接,所述第三电压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还经第八电阻接地;所述第三电压比较器的输出端经第九电阻与第四三极管的基极连接,该第四三极管的集电极接电源,发射极与第四继电器线圈的一端连接,该第四继电器线圈的另一端与第五继电器的线圈串联后接地,所述第四继电器和第五继电器的常开开关串接在所述驱动装置的第二供电回路中;所述第二接近开关的一端接电源,另一端与第六继电器线圈的一端连接,该第六继电器线圈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六继电器的常闭开关串接在所述第四三极管的发射极与第四继电器线圈之间。采用上述结构,当座椅上有人时,压力传感器输出高电平,此时,如果距离传感器检测到人后脑与头枕之间的距离大于安全距离,驱动装置的第一供电回路会导通,驱动装置会驱动转动部向前转动,减小人后脑与头枕之间的距离。当座椅上没人时,驱动装置的第二供电回路导通,驱动装置驱动转动部向后转动,使头枕恢复到初始位置。以便下次有其他人坐在该位置时头枕进行自动调节。当位移滑块达到最高位置或最低位置时,第一接近开关和第二接近开关会导通,使第一供电回路或第二供电回路断开,驱动装置会立刻停止工作,避免位移滑块过度移动,损坏座椅。有益效果:采用本技术的头枕前后自动调节座椅,能自动调节人后脑与头枕之间的距离,保证乘客的安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传动机构的局部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一的电路图;图5为实施例二的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一、如图1-4所示,一种头枕前后自动调节座椅,设置有座椅靠背1和头枕2,该座椅靠背1设置有支撑部3和转动部4,该支撑部3的底部与座椅盆5铰接,该支撑部3的顶部在铰接点a处与转动部4铰接,所述头枕2固定在所述转动部4的顶部;所述支撑部3中设置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驱动所述转动部4前后转动,所述驱动装置通过开关电路与电源连接,该开关电路的通断由距离传感器6控制,该距离传感器6设置在所述头枕2上,所述距离传感器6用于检测人头部与头枕2之间的距离。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双轴驱动电机7,该双轴驱动电机7的两个转轴8分别驱动两个传动机构9转动,两个传动机构9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撑部3的左右两侧,两个所述传动机构9带动转动部4前后转动,所述双轴驱动电机7经开关电路与电源连接。所述传动机构9包括齿轮箱10和滚丝丝杆11,双轴驱动电机7驱动齿轮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头枕前后自动调节座椅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头枕前后自动调节座椅,设置有座椅靠背(1)和头枕(2),其特征在于:该座椅靠背(1)设置有支撑部(3)和转动部(4),该支撑部(3)的底部与座椅盆(5)铰接,该支撑部(3)的顶部与转动部(4)在铰接点a相铰接,所述头枕(2)固定在所述转动部(4)的顶部;所述支撑部(3)中设置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驱动所述转动部(4)绕铰接点a前后转动,所述驱动装置通过开关电路与电源连接,该开关电路的通断由距离传感器(6)控制,该距离传感器(6)设置在所述头枕(2)上,所述距离传感器(6)用于检测人头部与头枕(2)之间的距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头枕前后自动调节座椅,设置有座椅靠背(1)和头枕(2),其特征在于:该座椅靠背(1)设置有支撑部(3)和转动部(4),该支撑部(3)的底部与座椅盆(5)铰接,该支撑部(3)的顶部与转动部(4)在铰接点a相铰接,所述头枕(2)固定在所述转动部(4)的顶部;所述支撑部(3)中设置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驱动所述转动部(4)绕铰接点a前后转动,所述驱动装置通过开关电路与电源连接,该开关电路的通断由距离传感器(6)控制,该距离传感器(6)设置在所述头枕(2)上,所述距离传感器(6)用于检测人头部与头枕(2)之间的距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头枕前后自动调节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设置有双轴驱动电机(7),该双轴驱动电机(7)的两个转轴(8)分别驱动两个传动机构(9)转动,两个传动机构(9)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撑部(3)的左右两侧,两个所述传动机构(9)带动转动部(4)前后转动,所述双轴驱动电机(7)经开关电路与电源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头枕前后自动调节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9)设置有滚丝丝杆(11)和齿轮箱(10),该齿轮箱(10)固定在所述支撑部(3)上,所述双轴驱动电机(7)通过齿轮箱(10)驱动滚丝丝杆(11)水平转动;所述支撑部(3)的内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滚丝丝杆(11)相配合的位移滑块(12),该位移滑块(12)所在的所述支撑部(3)的侧壁上开有弧形限位孔(13),所述位移滑块(12)设置有连杆,该连杆的一端与所述位移滑块(12)固定,另一端穿过所述弧形限位孔(13)与转动部(4)活动连接;所述弧形限位孔(13)圆弧段的圆心为所述铰接点a。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头枕前后自动调节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电路设置有第一电压比较器(U1),该第一电压比较器U1的同相输入端经第一电阻(R1)连接电源,同相输入端还经第二电阻(R2)接地,第一电压比较器(U1)的反相输入端接所述距离传感器(6)的输出端;第一电压比较器(U1)的输出端经第三电阻(R3)接第一三极管(T1)的基极,第一三极管(T1)的集电极接电源,发射极与第一继电器(D1)线圈一端连接,第一继电器(D1)线圈的另一端接地,第一继电器(D1)的常开开关串接所述驱动装置的供电回路中。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头枕前后自动调节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木星冷严杨波唐杰赵吉强王维潘飞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延锋安道拓汽车部件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