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驱动和导引后缘控制表面的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驱动和导引布置在飞机机翼的后缘区域上的后缘控制表面的系统;一种用于相对于飞机机翼的后缘区域移动后缘控制表面的方法;以及一种具有机翼和至少一个用于驱动和导引布置在机翼的后缘区域上的后缘控制表面的系统的飞机。
技术介绍
民用飞机的机翼通常装备有多个不同的控制表面,其以可移动的方式支撑在机翼上。在飞行期间,控制表面暴露在气流中,并且根据控制表面对机翼的取向以及因此对围绕机翼的气流的取向产生具有一定大小和方向的力。例如,普遍地,控制表面用于增加机翼的表面积和弯度,以便提高升力系数并且能够降低所需的流速,特别地促进起飞和着陆。这些“高升力”表面通常布置在机翼的更靠内侧区域和中心区域上。这些“高升力”表面可以示例性地以前缘缝翼和/或后缘襟翼的形式实现,其可以在收缩位置与延伸位置之间移动,其中,在收缩位置中它们构成简洁的机翼的一部分,并且在延伸位置中它们可以提供扩大的表面积以及与主翼结构的间隙。已知用于在收缩位置与延伸位置之间移动后缘襟翼的不同的支撑和导引装置。用于相对于机翼的后缘区域导引高升力襟翼的可能机构是所谓的“下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驱动和导引布置在飞机(88)的机翼(2)的后缘区域(6)上的后缘控制表面(10)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第一导引装置(18),所述第一导引装置(18)能够附接至所述机翼(2)并且与所述控制表面的内侧部段(16)联接,用于沿预定轨迹相对于所述机翼(2)的所述后缘区域(6)在收缩位置与至少一个延伸位置之间导引所述控制表面(10)的所述内侧部段(16);第二导引装置(22、76、84),所述第二导引装置(22、76、84)能够附接至所述机翼(2)并且保持所述控制表面(10)的外侧部段(20)的连接装置(54、79、81);以及驱动装置(44),所述驱动装置(44)能够固定地 ...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9.30 EP 16191862.81.一种用于驱动和导引布置在飞机(88)的机翼(2)的后缘区域(6)上的后缘控制表面(10)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第一导引装置(18),所述第一导引装置(18)能够附接至所述机翼(2)并且与所述控制表面的内侧部段(16)联接,用于沿预定轨迹相对于所述机翼(2)的所述后缘区域(6)在收缩位置与至少一个延伸位置之间导引所述控制表面(10)的所述内侧部段(16);第二导引装置(22、76、84),所述第二导引装置(22、76、84)能够附接至所述机翼(2)并且保持所述控制表面(10)的外侧部段(20)的连接装置(54、79、81);以及驱动装置(44),所述驱动装置(44)能够固定地附接至所述机翼(2)和所述控制表面(10),用于移动所述控制表面(10),其中,所述轨迹是至少沿一个维度的空间路径,其中,所述控制表面(10)的所述内侧部段(16)与所述机翼(2)的固定部分之间的距离在所述内侧部段(16)沿所述轨迹运动的期间改变,并且其中,所述第二导引装置(22、76、84)和所述连接装置(54、79、81)中的至少一者设计成以可旋转的方式保持所述控制表面(10)的所述外侧部段(20)的所述连接装置(54、79、81),防止所述连接装置(54、79、81)相对于所述机翼(2)的平移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导引装置(18)包括接头(32),所述接头(32)布置在距所述机翼(2)的下侧部一定距离的位置,通过移动所述驱动装置(44),所述控制表面(10)绕所述接头(32)旋转。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导引装置(18)包括支撑在轨梁上的轨、以可移动的方式支撑在所述轨上的滑架以及以可旋转的方式联接至所述轨梁的后端部的后连杆,其中,所述滑架和所述后连杆的与所述轨梁相反的端部在两个不同的弦向位置以可旋转的方式与所述控制表面的两个接头联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导引装置(18)包括具有多个刚性连杆和两个接头的多连杆链,所述多个刚性连杆以可旋转的方式与能够连接至所述机翼的支撑结构联接,所述两个接头在所述控制表面上位于所述控制表面的两个不同弦向位置处。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弗洛里安·洛伦茨,
申请(专利权)人:空中客车德国运营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