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具有防雨功能的新能源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4061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7 22: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具有防雨功能的新能源汽车,包括车身、车轮和设置在车身顶部的天窗,车身还包括检测机构和提示机构,检测机构包括收放组件和检测组件,提示机构包括电机、偏心轮、驱动板、震动杆和隔板,该基于物联网的具有防雨功能的新能源汽车,人们在将车辆停靠完毕后,检测机构启动,对天窗是否关闭进行检测,当检测到天窗为开启状态时,提示机构启动,提示车主天窗未关闭,避免遇到下雨天雨水经天窗落入车内的情况发生,进而防止雨水打湿汽车内饰或使车内进水,从而避免给车主带来经济损失。

A new energy vehicle with rain proof function based on the Internet of things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method based on the Internet of things has rainproof function of new energy vehicles, including the body, wheels and arranged on the top of the vehicle roof, the body also includes a detection mechanism and prompting mechanism, the detection mechanism includes a retractable component and a detection component, prompting mechanism comprises a motor, an eccentric wheel, a driving plate, a vibration rod and the baffle. Based on the Internet of things has rainproof function of new energy vehicles, people in the park the vehicle after the detection mechanism to detect the start, sunroof is closed, when the detected window is open, prompting mechanism is started, to prompt the owner skylight is not closed, to avoid the rainy day after rain fall into the skylight occurred inside the car situation. In order to prevent wet car interior or make car water, in order to avoid economic losses to the own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具有防雨功能的新能源汽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具有防雨功能的新能源汽车。
技术介绍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现有的部分新能源汽车上设有天窗,天窗安装于车顶,能够有效地使车内空气流通,增加新鲜空气的进入,同时天窗还可以开阔视野以及满足移动摄影摄像的拍摄需求,然而,人们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会存在一个问题,人们在将车辆停靠完毕后,一些车主会忘记关闭天窗,而现有的新能源汽车不具备提示关闭天窗的功能,车主在离开后,天窗未关闭,若恰好遇到下雨的天气,雨水就会经天窗落入车内,轻则打湿汽车内饰,严重的还会使车内进水,给车主带来不小的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具有防雨功能的新能源汽车。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具有防雨功能的新能源汽车,包括车身、车轮和设置在车身顶部的天窗,所述车身还包括检测机构和提示机构,所述车身内还设有检测室和提示室,所述检测室和提示室均设置在车身的顶部,所述检测室和提示室分别位于天窗的两侧,所述检测室设置在天窗的靠近车身的车头的一侧,所述检测机构设置在检测室内,所述提示机构设置在提示室内;所述检测机构包括收放组件和检测组件,所述检测组件设置在收放组件的一侧,所述检测组件位于收放组件和天窗之间,所述收放组件与检测组件传动连接,所述检测室的靠近天窗的一侧设有开口,所述检测组件位于开口处;所述收放组件包括固定块、滑动块、伸缩架、铰接块、收放板和第一气缸,所述固定板和滑动块均设置在检测室的一侧,所述固定块与检测室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滑动块与检测室的一侧滑动连接,所述伸缩架水平设置,所述伸缩架的一侧的两端分别与固定块和滑动块铰接,所述铰接块有两个,所述伸缩架的另一侧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铰接块铰接,所述收放板竖向设置在铰接块的远离伸缩架的一侧,两个铰接块均与收放板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气缸竖向设置在检测室的一侧,所述第一气缸的气杆与滑动块固定连接;所述检测组件包括支撑板和设置在支撑板一侧的第二气缸、驱动杆、连杆、摆动杆和红外线探测器,所述驱动杆、连杆、摆动杆和红外线探测器均位于第二气缸的上方,所述支撑板竖向设置在收放板的远离铰接块的一侧,所述支撑板与收放板垂直,所述第二气缸水平设置,所述驱动杆位于第二气缸和天窗之间,所述连杆和第二气缸位于驱动杆的同一侧,所述驱动杆和摆动杆分别位于连杆的两侧,所述驱动杆的一端与第二气缸的气杆铰接,所述驱动杆的另一端与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摆动杆的中部铰接,所述支撑板的一侧设有第一支撑轴和第二支撑轴,所述第一支撑轴和第二支撑轴均与支撑板垂直,所述驱动杆的中部通过第一支撑轴与支撑板铰接,所述摆动杆的底端通过第二支撑轴与支撑板铰接,所述红外线探测器设置在摆动杆的顶端;所述提示机构包括电机、偏心轮、驱动板、震动杆和隔板,所述电机与偏心轮传动连接,所述偏心轮的轮面与水平面垂直,所述隔板水平设置,所述隔板与提示室的内壁连接,所述震动杆竖向设置,所述震动杆穿过隔板,所述震动杆与隔板滑动连接,所述驱动板水平设置在震动杆的下方,所述驱动板的底面与偏心轮的顶部的边缘处抵靠;所述车身内还设有PLC,所述红外线探测器和电机均与PLC电连接。作为优选,为了增强震动效果,所述提示室内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竖向设置,所述弹簧套设在震动杆上,所述驱动板通过弹簧与隔板连接。作为优选,为了延长弹簧的使用寿命,所述弹簧的制作材料为不锈钢。作为优选,为了提高震动杆移动的稳定性,所述震动杆上套设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与震动杆匹配,所述震动杆与限位环滑动连接,所述限位环与隔板连接。作为优选,为了提高滑动块和铰接块滑动的稳定性,所述滑动块和铰接块上均设有限位块,所述检测室的侧面和收放板上均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块位于限位槽内,所述限位块与限位槽匹配且滑动连接。作为优选,为了提高震动杆的移动速度,所述震动杆和隔板的连接处设有特氟隆涂层。作为优选,为了增强提示效果,所述车身上设有扬声器,所述扬声器与PLC电连接。作为优选,为了保护震动杆,所述震动杆的顶面设有硅胶垫。作为优选,为了使提示机构的工作状态智能化,所述电机为伺服电机。作为优选,为了进一步提高滑动块和铰接块滑动的稳定性,所述限位槽为燕尾槽。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基于物联网的具有防雨功能的新能源汽车,人们在将车辆停靠完毕后,检测机构启动,对天窗是否关闭进行检测,当检测到天窗为开启状态时,提示机构启动,提示车主天窗未关闭,避免遇到下雨天雨水经天窗落入车内的情况发生,进而防止雨水打湿汽车内饰或使车内进水,从而避免给车主带来经济损失。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具有防雨功能的新能源汽车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具有防雨功能的新能源汽车的收放组件与检测室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具有防雨功能的新能源汽车的检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具有防雨功能的新能源汽车的提示室与提示机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1.车身,2.车轮,3.天窗,4.检测室,5.提示室,6.固定块,7.滑动块,8.伸缩架,9.铰接块,10.收放板,11.第一气缸,12.支撑板,13.第二气缸,14.驱动杆,15.连杆,16.摆动杆,17.红外线探测器,18.第一支撑轴,19.第二支撑轴,20.电机,21.偏心轮,22.驱动板,23.震动杆,24.隔板,25.弹簧。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专利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具有防雨功能的新能源汽车,包括车身1、车轮2和设置在车身1顶部的天窗3所述车身1还包括检测机构和提示机构所述车身1内还设有检测室4和提示室5,所述检测室4和提示室5均设置在车身1的顶部,所述检测室4和提示室5分别位于天窗3的两侧,所述检测室4设置在天窗3的靠近车身1的车头的一侧,所述检测机构设置在检测室4内,所述提示机构设置在提示室5内;人们在将车辆停靠完毕后,检测机构启动,对天窗3是否关闭进行检测,当检测到天窗3为开启状态时,提示机构启动,提示车主天窗3未关闭,避免遇到下雨天雨水经天窗3落入车内的情况发生,进而防止雨水打湿汽车内饰或使车内进水,从而避免给车主带来经济损失。所述检测机构包括收放组件和检测组件,所述检测组件设置在收放组件的一侧,所述检测组件位于收放组件和天窗3之间,所述收放组件与检测组件传动连接,所述检测室4的靠近天窗3的一侧设有开口,所述检测组件位于开口处;如图2所示,所述收放组件包括固定块6、滑动块7、伸缩架8、铰接块9、收放板10和第一气缸11,所述固定板和滑动块7均设置在检测室4的一侧,所述固定块6与检测室4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滑动块7与检测室4的一侧滑动连接,所述伸缩架8水平设置,所述伸缩架8的一侧的两端分别与固定块6和滑动块7铰接,所述铰接块9有两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具有防雨功能的新能源汽车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具有防雨功能的新能源汽车,包括车身、车轮和设置在车身顶部的天窗,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还包括检测机构和提示机构,所述车身内还设有检测室和提示室,所述检测室和提示室均设置在车身的顶部,所述检测室和提示室分别位于天窗的两侧,所述检测室设置在天窗的靠近车身的车头的一侧,所述检测机构设置在检测室内,所述提示机构设置在提示室内;所述检测机构包括收放组件和检测组件,所述检测组件设置在收放组件的一侧,所述检测组件位于收放组件和天窗之间,所述收放组件与检测组件传动连接,所述检测室的靠近天窗的一侧设有开口,所述检测组件位于开口处;所述收放组件包括固定块、滑动块、伸缩架、铰接块、收放板和第一气缸,所述固定板和滑动块均设置在检测室的一侧,所述固定块与检测室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滑动块与检测室的一侧滑动连接,所述伸缩架水平设置,所述伸缩架的一侧的两端分别与固定块和滑动块铰接,所述铰接块有两个,所述伸缩架的另一侧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铰接块铰接,所述收放板竖向设置在铰接块的远离伸缩架的一侧,两个铰接块均与收放板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气缸竖向设置在检测室的一侧,所述第一气缸的气杆与滑动块固定连接;所述检测组件包括支撑板和设置在支撑板一侧的第二气缸、驱动杆、连杆、摆动杆和红外线探测器,所述驱动杆、连杆、摆动杆和红外线探测器均位于第二气缸的上方,所述支撑板竖向设置在收放板的远离铰接块的一侧,所述支撑板与收放板垂直,所述第二气缸水平设置,所述驱动杆位于第二气缸和天窗之间,所述连杆和第二气缸位于驱动杆的同一侧,所述驱动杆和摆动杆分别位于连杆的两侧,所述驱动杆的一端与第二气缸的气杆铰接,所述驱动杆的另一端与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摆动杆的中部铰接,所述支撑板的一侧设有第一支撑轴和第二支撑轴,所述第一支撑轴和第二支撑轴均与支撑板垂直,所述驱动杆的中部通过第一支撑轴与支撑板铰接,所述摆动杆的底端通过第二支撑轴与支撑板铰接,所述红外线探测器设置在摆动杆的顶端;所述提示机构包括电机、偏心轮、驱动板、震动杆和隔板,所述电机与偏心轮传动连接,所述偏心轮的轮面与水平面垂直,所述隔板水平设置,所述隔板与提示室的内壁连接,所述震动杆竖向设置,所述震动杆穿过隔板,所述震动杆与隔板滑动连接,所述驱动板水平设置在震动杆的下方,所述驱动板的底面与偏心轮的顶部的边缘处抵靠;所述车身内还设有PLC,所述红外线探测器和电机均与PLC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具有防雨功能的新能源汽车,包括车身、车轮和设置在车身顶部的天窗,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还包括检测机构和提示机构,所述车身内还设有检测室和提示室,所述检测室和提示室均设置在车身的顶部,所述检测室和提示室分别位于天窗的两侧,所述检测室设置在天窗的靠近车身的车头的一侧,所述检测机构设置在检测室内,所述提示机构设置在提示室内;所述检测机构包括收放组件和检测组件,所述检测组件设置在收放组件的一侧,所述检测组件位于收放组件和天窗之间,所述收放组件与检测组件传动连接,所述检测室的靠近天窗的一侧设有开口,所述检测组件位于开口处;所述收放组件包括固定块、滑动块、伸缩架、铰接块、收放板和第一气缸,所述固定板和滑动块均设置在检测室的一侧,所述固定块与检测室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滑动块与检测室的一侧滑动连接,所述伸缩架水平设置,所述伸缩架的一侧的两端分别与固定块和滑动块铰接,所述铰接块有两个,所述伸缩架的另一侧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铰接块铰接,所述收放板竖向设置在铰接块的远离伸缩架的一侧,两个铰接块均与收放板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气缸竖向设置在检测室的一侧,所述第一气缸的气杆与滑动块固定连接;所述检测组件包括支撑板和设置在支撑板一侧的第二气缸、驱动杆、连杆、摆动杆和红外线探测器,所述驱动杆、连杆、摆动杆和红外线探测器均位于第二气缸的上方,所述支撑板竖向设置在收放板的远离铰接块的一侧,所述支撑板与收放板垂直,所述第二气缸水平设置,所述驱动杆位于第二气缸和天窗之间,所述连杆和第二气缸位于驱动杆的同一侧,所述驱动杆和摆动杆分别位于连杆的两侧,所述驱动杆的一端与第二气缸的气杆铰接,所述驱动杆的另一端与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摆动杆的中部铰接,所述支撑板的一侧设有第一支撑轴和第二支撑轴,所述第一支撑轴和第二支撑轴均与支撑板垂直,所述驱动杆的中部通过第一支撑轴与支撑板铰接,所述摆动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兰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纬力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