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线风冷线风室90度布置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37066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7 20: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高线风冷线风室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线风冷线风室90度布置结构,解决了现有风室设备直线布置要求车间空间长度大的问题。所述的风冷线风室设置于运输辊道上,包括若干风室框架以及设置在所述风室框架内的风机,相邻所述风室框架之间进行连接,风冷线风室设置有第一旋转点以及第二旋转点,设置在所述第一旋转点的两个相邻所述风室框架之间的夹角为90度,设置在所述第二旋转点的两个相邻所述风室框架之间的夹角为90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适应有限的车间空间,又满足了控制线材冷却工艺的合理长度,实用性较强,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的趋势,可以降低企业成本。

90 degree arrangement structure of high line air cooling line wind chamber

The utility model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 high line air-cooled line air chamber, and specifically relates to a 90 degree arrangement structure of a high line air-cooled line air chamber, which solves the problem that the layout of the existing air chamber equipment requires the length of workshop space to be large. The air line air chamber is arranged on the transport roller,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air chamber frame and is arranged in the air chamber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the fan of the air chamber is connected between the adjacent frame, the air chamber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air line rotation point and second point of rotation, the angle between two adjacent provided in the the first rotating point of the wind chamber frame is 90 degrees, set the angle between the two adjacent the second rotation point of the wind chamber framework is 90 degrees. The utility model can adapt to the limited workshop space, and also meets the reasonable length of controlling the cooling process of the wire rod, and has strong practicability, which is in line with the trend of energy 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 in the state, and can reduce the cost of the enterpri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线风冷线风室90度布置结构
本技术属于高线风冷线风室的
,具体涉及一种高线风冷线风室90度布置结构。
技术介绍
轧钢是指在旋转的轧辊间改变钢锭,钢坯形状的压力加工过程,轧钢的目的与其他压力加工一样,一方面是为了得到需要的形状,例如:钢板,带钢,线材以及各种型钢等;另一方面是为了改善钢的内部质量。常见的汽车板、桥梁钢、锅炉钢、管线钢、螺纹钢、钢筋、电工硅钢、镀锌板、镀锡板、火车轮都是通过轧钢工艺加工出来的,轧钢发放按轧制温度不同可分为热轧与冷轧;按轧制时轧件与轧辊的相对运动关系不同可分为纵轧,横轧和斜轧;按轧制产品的成型特点还可分为一般轧制和特殊轧制。周期轧制,旋压轧制,弯曲成型等都属于特殊轧制方法,此外,由于轧制产品种类繁多,规格不一,有些产品是经过多次轧制才生产出来的,所以轧钢生产通常分为半成品生产和成品生产两类。近几年,针对国家对轧钢行业严格审批和不断调控,企业在发展计划中,更多是在有限的车间空间基础上进行轧钢生产线设计,这就要求对有限车间空间进行充分利用,国内最常用的风室设备是直线布置的,这种布置在满足控制线材冷却工艺的要求下,一般布置长度都在100m左右,这就要求有足够的车间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风冷线风室直线布置要求车间空间长度大的问题的,提供了一种高线风冷线风室90度布置结构,能够缩短总风室长度。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高线风冷线风室90度布置结构,所述的风冷线风室设置于运输辊道上,包括若干风室框架以及设置在所述风室框架内的风机,相邻所述风室框架之间进行连接,风冷线风室设置有第一旋转点以及第二旋转点,设置在所述第一旋转点的两个相邻所述风室框架之间的夹角为90度,设置在所述第二旋转点的两个相邻所述风室框架之间的夹角为90度,第一旋转点前为风室一段,第一旋转点和第二旋转点为风室二段,第二旋转点后为风室三段,风室一段和风室三段的方向一致。所述运输辊道的高度依照运输方向依次递减,所述的运输辊道也跟随风室布置形式而布置。所述的风室一段、风室二段以及风室三段的工作侧设置为同一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在厂房内装配时,通过厂房的大致结构来选择第一旋转点以及第二旋转点,通过设置第一旋转点以及第二旋转点,使得原先直线排布的若干风室框架改为弯折排布,从而能够缩短整体的长度,能够节约厂房的空间,并且设置完成以后,轧钢通过设置在风室框架上的运输辊道来进行运输,并且轧钢在运输到第一旋转点以及第二旋转点时,由于运输辊道之间的距离与运输辊之间的距离相同,所以能够使得轧钢在转折处进行连续的输送,从而能够使得设置在风室框架里的风机来进行对轧钢的冷却工作。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可以适应有限的车间空间,又满足了控制线材冷却工艺的合理长度。对车间有限的空间有较强的适应性,因此实用性较强。本技术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的趋势,可以降低企业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风室框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运输辊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90度高线风室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风室框架;2、风机口;3、风机;4、风量调节装置;5、运输辊道;6、驱动件;7、运输辊;8、第一旋转点;9、第二旋转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高线风冷线风室90度布置结构,风冷线风室设置于运输辊道5下,包括若干风室框架1以及设置在所述风室框架1内的风机3,相邻所述风室框架1之间进行连接,风冷线风室设置有第一旋转点8以及第二旋转点9,设置在所述第一旋转点8的两个相邻所述风室框架1之间的夹角为90度,设置在所述第二旋转点9的两个相邻所述风室框架1之间的夹角为90度,第一旋转点8前为风室一段,第一旋转点8和第二旋转点9为风室二段,第二旋转点9后为风室三段,风室一段和风室三段的方向一致。所述运输辊道5的高度依照运输方向依次递减,所述的运输辊道5也跟随风室布置形式而布置。所述的风室一段、风室二段以及风室三段的工作侧设置为同一侧。实施例:如图1所示,包括若干个风室框架1,相邻的风室框架1之间相互连接,风室框架1里设置有用于冷却轧钢的风机3以及风室口,风机3上设置有能够调节风量的风量调节装置4,为了能够配合风机3的使用,在每一个风室框架1的上方均设置有运输辊道5,每一个运输辊道5都设置有用于驱动运输辊道5进行传动的驱动件6。如图2所示,运输辊道5上设置有运输辊7,运输辊7的辊间距相同,并且均设置为257mm,轧钢通过放置在运输辊7上能够进行传动运输,并且相邻运输辊道5之间的高度依照运输方向依次递减,从而能够使得轧钢在运输辊道5上进行运输时,能够从上一个运输辊道5上对接至下一个运输辊道5,为了能够使得轧钢在第一旋转点8处进行对接,所以将风室框架1之间的距离设置为与相邻运输辊7之间的距离相同,从而能够使得轧钢在整个90度高线风室结构内进行冷却运输。如图3所示,为了能够减少所有风室框架1所形成的总长度,所以在若干个风室框架1之间设置有第一旋转点8以及第二旋转点9,通过设置第一旋转点8,能够使得在第一旋转点8两侧的相邻风室框架1之间呈现90°的夹角,同理,通过设置第二旋转点9,能够使得在第二旋转点9两侧的相邻风室框架1之间呈现90°的夹角,从而能够使整个风室框架1呈现弯折结构,从而能够缩短整个风室框架1的长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高线风冷线风室90度布置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线风冷线风室90度布置结构,所述的风冷线风室设置于运输辊道(5)下,包括若干风室框架(1)以及设置在所述风室框架(1)内的风机(3),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风室框架(1)之间进行连接,风冷线风室设置有第一旋转点(8)以及第二旋转点(9),设置在所述第一旋转点(8)的两个相邻所述风室框架(1)之间的夹角为90度,设置在所述第二旋转点(9)的两个相邻所述风室框架(1)之间的夹角为90度,第一旋转点(8)前为风室一段,第一旋转点(8)和第二旋转点(9)为风室二段,第二旋转点(9)后为风室三段,风室一段和风室三段的方向一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线风冷线风室90度布置结构,所述的风冷线风室设置于运输辊道(5)下,包括若干风室框架(1)以及设置在所述风室框架(1)内的风机(3),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风室框架(1)之间进行连接,风冷线风室设置有第一旋转点(8)以及第二旋转点(9),设置在所述第一旋转点(8)的两个相邻所述风室框架(1)之间的夹角为90度,设置在所述第二旋转点(9)的两个相邻所述风室框架(1)之间的夹角为90度,第一旋转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健王国柱韩丽娟吴玉梅毛金刚张慧伶杨斌刘少锋管堃李强
申请(专利权)人:太重煤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