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康复新液的喷雾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33886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7 18: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康复新液的喷雾瓶,包括首尾相连围绕成圆形的空心管的本体,本体的空腔内设有一密封片和与本体截面对应的活动塞,密封片配合活动塞将本体分为空气腔和药液腔,活动塞与本体的空腔内壁之间设有密封垫;本体上位于密封片靠空气腔的一侧开设有进气口,本体上位于所述密封片靠所述药液腔的一侧开设有出液口。本喷雾瓶利用进气装置通过进气口不断地往装空气的腔室内压入空气,从而使活动塞可以推动药液从雾化喷嘴喷出,从而可以直接地作用于人体,更有利于人体的消化道黏膜吸收;结构简单,利用进气装置的多段加压,同时可以通过标识带可以直观地看出活动塞在本体内的位置,操作简单,方便实用,易于推广。

A spray bottle of Kangfuxin Liqui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康复新液的喷雾瓶
本技术属于医疗辅助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康复新液的喷雾瓶。
技术介绍
康复新液,主要成份为美洲大蠊干燥虫体提取物,本品为淡棕色的液体;气微腥臭,味甜。其药理作用为:显著促进肉芽组织生长,促进血管新生,加速坏死组织脱落,迅速修复各类溃疡及创伤创面;可抑制组织氨所致小鼠皮内色素渗出和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能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提高淋巴细胞及血清溶菌酶的活性,使体内SOD值回升,调节机体的生理平衡。目前的康复新液大都是口服或者外用的,近年来很多例临床试验显示康复新液经过雾化直接利用人体的呼吸系统吸入起到的治疗效果非常好,而且不会造成患者的抵触感,非常适用于儿童的治疗,所以需要一种将康复新液雾化用于治疗的设备。现有的喷雾设备一般都是利用手动或电动为装药液的容易加压至一定值,然后打开喷嘴的开关,使药液从喷嘴处高速喷出,因为高速液体与外界气体的碰撞会碎成微笑的液珠,从而使药液变成雾状便于人体吸收。但是由于许多医药品液体长时间与空气接触后会导致药液内的有效成分变性,从而导致放置在喷雾设备中的药液的治疗效果变差;而且现有的很多喷雾设备的储液装置采用透明的材料方便监控药液的剩余量,但是由于康复新液需要避光储存,所以不能采用透明的储液装置,但是如果不用透明的储液装置又不能直观地监控药液的剩余量。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的喷雾设备药液与空气直接接触导致药效变差、保证药液避光的同时快速便捷地监视药液余量等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康复新液的喷雾瓶,具体方案如下:一种康复新液的喷雾瓶,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为首尾相连围绕成圆形的空心管,所述本体的空腔内设有一密封片和活动塞,所述活动塞能够沿所述本体的空腔作往复运动,所述密封片配合所述活动塞将所述本体分为空气腔和药液腔,所述活动塞与所述空腔的内壁之间设有密封垫;所述本体上位于所述密封片靠所述空气腔的一侧开设有进气口,所述本体上位于所述密封片靠所述药液腔的一侧开设有出液口,所述进气口连接有进气装置,所述出液口连接有带雾化喷嘴的出液管。进一步地,所述进气装置包括竖直布置的进气管和位于所述进气管内的进气柱,所述进气柱的下端设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上设有第一单向阀,所述进气管的内壁设有第二挡板和第三挡板,所述第二挡板位于所述第一挡板的上方,所述第三挡板位于所述第一挡板的下方,所述第二挡板和所述第三挡板上分别设有第二单向阀和第三单向阀;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进气管内壁以及所述第二挡板与所述进气柱之间均设有密封垫。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挡板的底部与所述第三挡板的顶部之间设有弹性弹簧,使进气柱处于未受力状态时第一挡板处于紧贴于第二挡板的状态。进一步地,所述活动塞采用磁性材料制成,所述本体的外壁上环绕设有铁质的标识带,所述标识带能够沿所述本体的环形外壁滑动,利用铁质的标识带受磁性活动塞的吸引,通过观察标识带的位置关系可以得知瓶体内药液的剩余量。进一步地,所述标识带的宽度与所述活动塞的厚度相同,保证标识带能够精确地表示活动塞的位置。进一步地,所述本体的空腔内壁上设有两组挡块,所述两组挡块分别设于所述进气口靠所述空气腔的一侧和所述出液口靠所述药液腔的一侧,防止活动塞运动的极限位置超过进气口和出液口的位置。进一步地,所述本体上位于所述进气口的旁边设有泄压口,所述泄压口内设有安全泄压阀,防止因为本体故障导致空气腔内的压力过大从而产生危险。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康复新液的喷雾瓶,包括一段首尾相连围绕成圆形的空心管的本体,由于本体被活动塞分为两个分别用来药液和空气的腔室,利用进气装置通过进气口不断地往装空气的腔室内压入空气,从而使活动塞可以推动药液从雾化喷嘴喷出,从而可以直接地作用于人体,更有利于人体的消化道黏膜吸收;其结构简单,利用进气装置的多段加压,使用者不需要用太大的力;同时可以通过标识带可以直观地看出活动塞在本体内的位置,操作简单,方便实用,易于推广。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剖视图图,图2.图1中A处的结构放大图,图3.本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附图序号及名称:1、本体,2、密封片,3、活动塞,4、空气腔,5、药液腔,6、密封垫,7、进气口,8、出液口,9、进气装置,901、进气管,902、进气柱,903、第一挡板,904、第二挡板,905、第三挡板,906、弹性弹簧,10、雾化喷嘴,11、出液管,12、挡块,13、铁质标识带,14、泄压口。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之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达成目的及功效,以下兹例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实施例1请参阅图1-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康复新液的喷雾瓶,包括一段首尾相连围绕成圆形的空心管形成的本体1,本体1的空腔内设有一密封片2和活动塞3,密封片2配合活动塞3将本体1分为空气腔4和药液腔5,活动塞3与空腔的内壁之间设有密封垫6,活动塞3能够沿本体1的空腔作往复运动;本体1上位于密封片2靠空气腔4的一侧开设有进气口7,本体1上位于密封片2靠药液腔5的一侧开设有出液口8,进气口7连接有进气装置9,出液口8连接有带雾化喷嘴10的出液管11。本体1的空腔内壁上设有两组挡块12,两组挡块12分别设于进气口7靠空气腔4的一侧和出液口8靠药液腔5的一侧,防止活动塞3运动的极限位置超过进气口7和出液口8的位置。进气装置9包括竖直布置的进气管901和位于进气管901内的进气柱902,进气柱902的下端设有第一挡板903,第一挡板903上设有第一单向阀,进气管901的内壁设有第二挡板904和第三挡板905,第二挡板904位于第一挡板903的上方,第三挡板905位于第一挡板903的下方,第二挡板904和第三挡板905上分别设有第二单向阀和第三单向阀;第一挡板903与进气管901内壁以及第二挡板904与进气柱902之间均设有密封垫,第一挡板903的底部与第三挡板905的顶部之间设有弹性弹簧906。使用前,由于第一挡板903的底部与第三挡板905的顶部之间设有弹性弹簧906,此时第一挡板903处于与第二挡板904贴合的状态;使用时,使用者按下进气柱902使第一挡板903下移,因为第一单向阀的存在,使得第一挡板903与第三挡板905之间的空气通过第三单向阀进入空气腔,同时外界的空气通过第二单向阀进入第一挡板903和第二挡板904之间;当松开进气柱902,由于弹性弹簧906的作用,第一挡板903向上移动,由于第二单向阀的存在,此时第一挡板903和第二挡板904之间的空气只能通过第一单向阀进入第一挡板903和第三挡板905之间;如此反复多次地按压进气柱,使得空气腔内的压力增大,然后推动活动塞3将康复新液从雾化喷嘴10喷出。实施例2结合图3所示,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实施例2的活动塞3采用磁性材料制成,本体1的外壁上环绕设有能够沿本体1环形外壁滑动的铁质标识带13,铁质标识带13的宽度与活动塞3的厚度相同。由于铁质标识带13受磁性活动塞3的吸引,在保证药液腔5内的康复新液不受光线影响的同时可以通过观察标识带13的位置快速地得知本体1内药液的剩余量。本体1上位于所述进气口7的旁边设有泄压口14,泄压口14内设有安全泄压阀,防止因为本体1故障导致空气腔4内的压力过大从而产生危险。综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康复新液的喷雾瓶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康复新液的喷雾瓶,包括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为首尾相连围绕成圆形的空心管,所述本体(1)的空腔内设有一密封片(2)和活动塞(3),所述活动塞(3)能够沿所述本体(1)的空腔作往复运动,所述密封片(2)配合所述活动塞(3)将所述本体(1)分为空气腔(4)和药液腔(5),所述活动塞(3)与所述本体(1)的空腔内壁之间设有密封垫(6);所述本体(1)上位于所述密封片(2)靠所述空气腔(4)的一侧开设有进气口(7),所述本体(1)上位于所述密封片(2)靠所述药液腔(5)的一侧开设有出液口(8),所述进气口(7)连接有进气装置(9),所述出液口(8)连接有带雾化喷嘴(10)的出液管(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康复新液的喷雾瓶,包括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为首尾相连围绕成圆形的空心管,所述本体(1)的空腔内设有一密封片(2)和活动塞(3),所述活动塞(3)能够沿所述本体(1)的空腔作往复运动,所述密封片(2)配合所述活动塞(3)将所述本体(1)分为空气腔(4)和药液腔(5),所述活动塞(3)与所述本体(1)的空腔内壁之间设有密封垫(6);所述本体(1)上位于所述密封片(2)靠所述空气腔(4)的一侧开设有进气口(7),所述本体(1)上位于所述密封片(2)靠所述药液腔(5)的一侧开设有出液口(8),所述进气口(7)连接有进气装置(9),所述出液口(8)连接有带雾化喷嘴(10)的出液管(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康复新液的喷雾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装置(9)包括竖直布置的进气管(901)和位于所述进气管(901)内的进气柱(902),所述进气柱(902)的下端设有第一挡板(903),所述第一挡板(903)上设有第一单向阀,所述进气管(901)的内壁设有第二挡板(904)和第三挡板(905),所述第二挡板(904)位于所述第一挡板(903)的上方,所述第三挡板(905)位于所述第一挡板(903)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剑峰周文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赛隆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