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均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伞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32442 阅读:3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7 17:34
一种新型伞骨结构,包括伞杆、滑座和至少四组伞骨,滑座套设在伞杆上,滑座可在伞杆上滑动,伞骨沿伞杆外圆周均匀分布;伞骨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第一连杆一端铰接在伞杆顶部,第二连杆一端铰接在滑座上,第一连杆中部和第二连杆中部铰接;第二连杆自由端与第三连杆一端铰接,第三连杆相对第二连杆倾斜向下设置,第一连杆自由端与第四连杆一端铰接,第四连杆自由端铰接在第三连杆的中部。相对于传统的三连杆结构式伞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伞骨在折叠收缩后体积更小,能够减少占用空间体积,方便运输。

A new type of frame structure

A new type of frame structure, which comprises an umbrella rod, the sliding seat and at least four sets of ribs, sliding seat is sleeved on the umbrella rod, the sliding seat can slide on the umbrella rod, an umbrella rod along the outer circumference evenly distributed; umbrella includes a first link, second link and third link and fourth link; one end of the first connecting rod is hinged on the umbrella the top second bar, one end of the connecting rod is hinged on the first slide, the middle part of the connecting rod and the second connecting rod connecting rod is hinged with the middle part; the free end second is hinged with one end of the connecting rod connecting rod third, third relative to the second connecting rod downward set, the first link free end and the fourth connecting rod is hinged to a connecting rod fourth, the free end hinged in the middle of the third link.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three bar structure umbrella, the umbrella skeleton in the folded after the volume is smaller, can reduce the occupied space volume, convenient transport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伞骨结构
本技术涉及伞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伞骨结构。
技术介绍
伞具是生活必不可少的用品,目前的伞具包括随身携带的个人用伞和用于商用的大型伞,伞具的功能一方面用于遮雨,另一方在太阳过大时用于遮阳。由于伞具撑开后,伞面面积大,特别是对于商业用的大伞,在遇到强风和下雨时,伞面受到的力很大,需要伞骨有较强的承载能力。因此,为了增强伞具在雨雪天气的稳定受力性能,在伞具的改进过程主要为对伞骨架的改进,而传统的伞骨采用三连杆结构主要存在以下三个缺点,第一个缺点在于稳定性不好,在受到风吹雨打时,伞面容易向后翻转,第二个缺点在于强度不够,不能够承受较大的作用力。第三,在伞骨折叠收缩时,伞骨不能完全收拢,导致伞具收缩后体积大,占地面积大,不方便运输。因此,需要对伞骨架进行改进,以确保伞骨能够承载足够的强度,稳定性高,减少伞骨的笨重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新型伞骨结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型伞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伞杆(1)、滑座(2)和至少四组伞骨(3),所述滑座(2)套设在所述伞杆(1)上,所述滑座(2)可在所述伞杆(1)上滑动,所述伞骨(3)沿所述伞杆(1)外圆周均匀分布;所述伞骨(3)包括第一连杆(3-1)、第二连杆(3-2)、第三连杆(3-3)和第四连杆(3-4);所述第一连杆(3-1)一端铰接在所述伞杆(1)顶部,所述第二连杆(3-2)一端铰接在所述滑座(2)上,所述第一连杆(3-1)中部和所述第二连杆(3-2)中部铰接;所述第二连杆(3-2)自由端与所述第三连杆(3-3)一端铰接,所述第三连杆(3-3)相对所述第二连杆(3-2)倾斜向下设置,所述第一连杆(3-1)自由端与所述第四连杆(3-4)一端铰接,所述第四连杆(3-4)自由端铰接在所述第三连杆(3-3)的中部。本专利技术工作原理:在伞撑开时,滑动座沿着伞杆向上移动到锁紧位置,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相对伞杆的夹角张开,第三连杆相对第二连杆张开,第四连杆对第三连杆进行支撑。在伞折叠收拢时,滑动座沿着伞杆向下移动,第二连杆带动第三连杆向伞杆靠拢,同时,第一连杆带动第四连杆向伞杆靠拢。为更好的实现本技术,进一步地:所述第三连杆(3-3)包括固定段(3-31)和伸缩段(3-32),所述第四连杆(3-4)自由端铰接在所述固定段(3-31)上,所述第二连杆(3-2)自由端与所述伸缩段(3-32)自由端铰接。通过调整该伸缩段的长度,可以调整第三连杆相对第二连杆的夹角,使得伞骨的大小发生变化,形成不同的规格。进一步地:在所述伞杆(1)顶端和所述第二连杆(3-2)的自由端之间设置有辅助支撑件,该辅助支撑件由相互铰接的第一弹性支撑件(4)和第二弹性支撑件(5)组成,该第一弹性支撑件(4)自由端铰接在所述伞杆(1)顶端,该第二弹性支撑件(5)自由端与所述第二连杆(3-2)的自由端铰接。在伞撑开时,设置的第一弹性支撑件和第二弹性支撑件相对展开成一条直线上,使得伞面更加平滑,防止顶部积水,伞面顶部能承受更大作用力。进一步地:所述伞骨(3)组数为四组、六组或者八组。进一步地:所述伞骨(3)材质为纤维或者不锈钢。使得伞骨重量更强,方便携带运输。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第一,相对于传统的三连杆结构式伞骨,本专利技术的伞骨在折叠收缩后体积更小,能够减少占用空间体积,方便运输。第二,本专利技术伞骨由于采用四连杆组合结构,在撑开后强度大,能够有效承受各种作用力,避免伞骨向外翻转损坏。第三,设置的辅助支撑件在伞骨撑开时,能够加大伞面顶部的承受力,防止伞面顶部积水。上述优点使得本技术的应用范围更广,便于本技术的推广利用。附图说明图1为六伞骨结构示意图;图2为八伞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具体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伞骨结构,包括伞杆1、滑座2和六组伞骨3,滑座2套设在伞杆1上,滑座2可在伞杆1上滑动,六组伞骨3沿伞杆1外圆周均匀设置,该伞骨3材质为纤维或者不锈钢。伞骨3包括第一连杆3-1、第二连杆3-2、第三连杆3-3和第四连杆3-4,该第三连杆3-3包括相互连接的固定段3-31和伸缩段3-32,该伸缩段3-32位于固定段3-31左侧;第一连杆3-1上端铰接在伞杆1的顶端,第二连杆3-2左端铰接在滑座2上,第一连杆3-1中部和第二连杆3-2中部铰接;第二连杆3-2右端与伸缩段3-32左端铰接,该伸缩段3-32相对第二连杆3-2倾斜向下设置;第一连杆3-1右端与第四连杆3-4左端铰接,该第四连杆3-4右端铰接在固定段3-31的中部。在伞杆1顶部和第二连杆3-2的右端之间设置有辅助支撑件,该辅助支撑件由相互铰接的第一弹性支撑件4和第二弹性支撑件5组成,该第一弹性支撑件4自由端铰接在伞杆1顶部,该第二弹性支撑件5自由端与第二连杆3-2的自由端铰接,上述第一弹性支撑件4和第二弹性支撑件5为钢丝绳组件。具体实施例2如图2所示:在其它结构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伞骨3组数为八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新型伞骨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伞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伞杆(1)、滑座(2)和至少四组伞骨(3),所述滑座(2)套设在所述伞杆(1)上,所述滑座(2)可在所述伞杆(1)上滑动,所述伞骨(3)沿所述伞杆(1)外圆周均匀分布;所述伞骨(3)包括第一连杆(3‑1)、第二连杆(3‑2)、第三连杆(3‑3)和第四连杆(3‑4);所述第一连杆(3‑1)一端铰接在所述伞杆(1)顶部,所述第二连杆(3‑2)一端铰接在所述滑座(2)上,所述第一连杆(3‑1)中部和所述第二连杆(3‑2)中部铰接;所述第二连杆(3‑2)自由端与所述第三连杆(3‑3)一端铰接,所述第三连杆(3‑3)相对所述第二连杆(3‑2)倾斜向下设置,所述第一连杆(3‑1)自由端与所述第四连杆(3‑4)一端铰接,所述第四连杆(3‑4)自由端铰接在所述第三连杆(3‑3)的中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伞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伞杆(1)、滑座(2)和至少四组伞骨(3),所述滑座(2)套设在所述伞杆(1)上,所述滑座(2)可在所述伞杆(1)上滑动,所述伞骨(3)沿所述伞杆(1)外圆周均匀分布;所述伞骨(3)包括第一连杆(3-1)、第二连杆(3-2)、第三连杆(3-3)和第四连杆(3-4);所述第一连杆(3-1)一端铰接在所述伞杆(1)顶部,所述第二连杆(3-2)一端铰接在所述滑座(2)上,所述第一连杆(3-1)中部和所述第二连杆(3-2)中部铰接;所述第二连杆(3-2)自由端与所述第三连杆(3-3)一端铰接,所述第三连杆(3-3)相对所述第二连杆(3-2)倾斜向下设置,所述第一连杆(3-1)自由端与所述第四连杆(3-4)一端铰接,所述第四连杆(3-4)自由端铰接在所述第三连杆(3-3)的中部。2.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均
申请(专利权)人:杨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