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拉链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32362 阅读:3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7 17: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防水拉链结构,由下列所组成:拉链本体和防水黏胶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一拉链本体其中一侧表面涂布有一防水黏胶层,借由所述防水黏胶层的涂布能够阻挡水液渗透进拉链内部,进而达到拉链防水的效果,并有效简化防水拉链的结构。

Waterproof zipper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waterproof zipper structure, which is composed of the following parts: the zipper body and the waterproof adhesive layer. The utility model is coated with a waterproof adhesive layer on one side of the zipper body, and the water permeable into the zipper can be blocked by the coating of the waterproof glue layer so as to achieve the waterproof effect of the zipper and effectively simplify the structure of the waterproof zipp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水拉链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拉链;更确切的说,特别是涉及一种防水拉链结构。
技术介绍
请参阅图1、图2、图3;图1为现有拉链立体示意图,图2为现有拉链剖视示意图,图3为现有拉链黏贴电镀膜示意图。有鉴于申请人之前所申请的中国技术专利CN201146899Y号“拉链的创新防水结构”,将包含衬带10、拉链齿条11的拉链1一侧涂布一层黏胶20,再将一层电镀膜21贴合于黏胶20上,再经干燥、热压、静置等步骤完成防水层2,借以阻挡水液通过衬带10从外部而向内渗入。所述电镀膜21选用一高分子聚脂物作为其基层210,于基层210上喷涂一界面层211,再于所述接口层211上先涂布第一保护胶层212,之后在第一保护胶层212上以金属粉电镀形成电镀层213,之后于所述电镀层213上再涂布第二保护胶层214,从而形成电镀膜21。由上述可知所述电镀膜制程相当繁琐,而将拉链与一电镀膜贴合虽然能够达到防水效果,但会使拉链整体厚度增加且降低柔软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水拉链结构,在结构上更简化又不会降低防水性能的防水拉链,进而减少制作拉链所需步骤及时间。本技术公开一种防水拉链结构,所述防水拉链结构由下列所组成:拉链本体和防水黏胶层,所述拉链本体的其中一侧表面设置所述防水黏胶层;所述拉链本体具有二衬带和二拉链齿条,所述二衬带于相对内侧边设有所述二拉链齿条,或者,所述二衬带的一面分别设有所述拉链齿条。本技术防水拉链结构具有以下优点:涂布防水黏胶层所需的成本比起贴合一层电镀膜还要低。结构上的精简能够提高生产效率,进而使产量增加。防水黏胶层的使用取代现有电镀膜,使本技术具有更好的柔软度。附图说明图1:现有拉链立体示意图;图2:现有拉链剖视示意图;图3:现有拉链黏贴电镀膜示意图;图4:本技术的防水拉链的立体示意图;图5:本技术的防水拉链的第一剖视示意图;图6:本技术的防水拉链的第二剖视示意图;图7:本技术的防水拉链的第三剖视示意图;图8:本技术的防水拉链的第四剖视示意图;图9:本技术的防水拉链涂布黏胶的示意图。附图标号:1:拉链;10:衬带;11:拉链齿条;2:防水层;20:黏胶;21:电镀膜;210:基层;211:界面层;212:第一保护胶层;213:电镀层;214:第二保护胶层;3:防水拉链结构;30:拉链本体;300:衬带;301:拉链齿条;31:防水黏胶层;4:界面膜。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请参阅图4至图8;图4为本技术的拉链立体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防水拉链的第一剖视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防水拉链的第二剖视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防水拉链的第三剖视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的防水拉链的第四剖视示意图。本技术有关一种防水拉链结构,其中,本技术的防水拉链结构3由下列所组成:拉链本体30、防水黏胶层31。所述防水黏胶层31涂布于拉链本体30表面上,借以阻隔水液渗透进拉链本体30内。本技术的防水拉链结构3可有若干种实施态样,其中一种如图5所示,所述拉链本体30具有二衬带300、二拉链齿条301,所述二衬带300在相对内侧边设有所述二拉链齿条301。所述防水黏胶层31涂布于二衬带300、二拉链齿条301的表面上,借以阻隔水液渗透进拉链本体30内。另一种实施态样则可如图6所示,所述拉链本体30具有二衬带300、二拉链齿条301,所述二衬带300在相对内侧边设有所述二拉链齿条301。所述防水黏胶层31涂布于二衬带300的表面上,借以阻隔水液渗透进拉链本体30内。再一种实施态样则可如图7所示,所述拉链本体30具有二衬带300、二拉链齿条301,所述二衬带300的一面分别设有所述拉链齿条301。所述防水黏胶层31涂布于二衬带300、二拉链齿条301的表面上,借以阻隔水液渗透进拉链本体30内。再一种实施态样则可如图8所示,所述拉链本体30具有二衬带300、二拉链齿条301,所述二衬带300的一面分别设有所述拉链齿条301。所述防水黏胶层31涂布于二衬带300的表面上,借以阻隔水液渗透进拉链本体30内。上述防水黏胶层31由二甲基乙酰胺(DimethylAcetamide)、丁酮(Methylethylketone)、甲苯(Toluene)、N-甲基吡咯酮(N-Methyl-2-Pyrrolidone)、聚氨基甲酸酯所组成(POLYURETHANERESIN);其中二甲基乙酰胺所占质量比例为10%-21%,丁酮所占质量比例为30%-41%,甲苯所占质量比例为4%-12%,N-甲基吡咯酮所占质量比例为1%-7%,聚氨基甲酸酯所占质量比例为36%-47%。请参阅图9,图9为本技术防水拉链涂布黏胶示意图。本技术防水拉链结构3经由以下步骤将防水黏胶层31涂布于拉链本体30上的过程:入料:将拉链本体30导入加工生产线进行加工。涂布黏胶:利用匣口装置将防水黏胶层31均匀涂布在界面膜4上。干燥:将表面附着有防水黏胶层31的界面膜4送至一烤箱装置内进行烘烤。热压定型:利用热压轮装置将拉链本体30与附有防水黏胶层31的界面膜4贴合,其中,所述热压轮装置的温度介于40℃至140℃、同时热压轮装置的输出压力为10kg/cm2至30kg/cm2,能达到最佳效果;其中界面膜4于压制后移除,使拉链本体30上仅有防水黏胶层31附着。再干燥:将压制后附有防水黏胶层31的拉链本体30再送至烤箱装置,再次进行烘烤干燥。静置熟成:将烘烤干燥后附有防水黏胶层31的拉链本体30先进行冷却,再透过自然静置5至7天,使拉链本体30上的防水黏胶层31产生最佳熟成。出料:将完成防水制程附有防水黏胶层31的拉链本体30,从加工生产线输出,完成本技术防水拉链结构3的制程。在另一實施態樣中,本技术防水拉链结构3還可经由以下步骤将防水黏胶层31涂布于衬带300上的过程:入料:将衬带300导入加工生产线。涂布黏胶:利用匣口装置将防水黏胶层31均匀涂布在界面膜4上。干燥:将表面附着有防水黏胶层31的界面膜4送至一烤箱装置内进行烘烤。热压定型:利用热压轮装置将衬带300与附有防水黏胶层31的界面膜4贴合,其中,所述热压轮装置的温度介于40℃至140℃、同时热压轮装置的输出压力为10kg/cm2至30kg/cm2,能达到最佳效果;其中界面膜4于压制后移除,使衬带300上仅有防水黏胶层31附着。再干燥:将压制后附有防水黏胶层31的衬带300再送至烤箱装置,再次进行烘烤干燥。静置熟成:将烘烤干燥后附有防水黏胶层31的衬带300先进行冷却,再透过自然静置5至7天,使衬带300上的防水黏胶层31产生最佳熟成。出料:将完成防水制程附有防水黏胶层31的衬带300,从加工生产线输出。最后,经由经由加工而将附有防水黏胶层31的衬带300与拉链齿条301进行加工,从而完成本技术防水拉链结构3的制程,如图6所示。由上述内容可知,本技术特色在于具有防水功能的黏胶层,取代现有电镀膜的应用,并有效简化制造流程、提高产量以及使本技术具有更好的柔软度。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防水拉链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水拉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拉链结构由下列所组成:拉链本体和防水黏胶层,所述拉链本体的其中一侧表面设置所述防水黏胶层;所述拉链本体具有二衬带和二拉链齿条,所述二衬带于相对内侧边设有所述二拉链齿条,或者,所述二衬带的一面分别设有所述拉链齿条。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8.16 TW 1052124381.一种防水拉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拉链结构由下列所组成:拉链本体和防水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鸿钊
申请(专利权)人:威诚织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