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速电梯轿顶轮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20604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4 11: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速电梯轿顶轮结构,包括设置在轿架上梁(1)下方的轿顶轮减震机构(2),轿顶轮减震机构(2)上设有旋转螺栓(3),旋转螺栓(3)上方设有轿顶轮导向机构(4);所述的轿顶轮减震机构(2)包括设置在轿架上梁(1)下方的缓冲垫主板(201)和缓冲垫副板(202),缓冲垫主板(201)和缓冲垫副板(202)之间均匀设有多个减震橡胶垫(20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能够提高电梯乘坐舒适度和电梯运行稳定性的特点。

A structure of the top wheel of high speed elevato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the crown structure of a high-speed elevator, arranged on a car frame beam (1) below the top of car wheel damping mechanism (2), car top wheel damping mechanism (2) is provided with a rotating bolt (3), rotating bolt (3) is arranged above the top of car wheel steering mechanism (4); the top of car wheel damping mechanism (2) arranged on a car frame beam (1) below the cushion board (201) and the cushion plate side (202), the cushion board (201) and the cushion plate side (202) between a plurality of uniform damping rubber pad (203).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mproving the riding comfort of the elevator and the stability of the elevator ope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速电梯轿顶轮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梯轿顶轮,特别是一种高速电梯轿顶轮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电梯轿顶轮的布置方式,是通过轿顶轮轴直接刚性连接于轿顶的上梁或利用橡胶体进行简单地减振,这样在电梯运行过程中易产生电梯的抖动以及噪音,且电梯在由运动状态转向停止状态时,轿厢的惯性会产生较明显的震动使乘客在乘坐电梯时产生不适感,电梯运行的速度越高,这种令人不舒适的震动就越明显,这些都影响了电梯的舒适感,也直接影响了电梯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速电梯轿顶轮结构。本技术具有能够提高电梯乘坐舒适度和电梯运行稳定性的特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高速电梯轿顶轮结构,包括设置在轿架上梁下方的轿顶轮减震机构,轿顶轮减震机构上设有旋转螺栓,旋转螺栓上方设有轿顶轮导向机构;所述的轿顶轮减震机构包括设置在轿架上梁下方的缓冲垫主板和缓冲垫副板,缓冲垫主板和缓冲垫副板之间均匀设有多个减震橡胶垫。前述的一种高速电梯轿顶轮结构中,所述的减震橡胶垫为圆柱结构;所述减震橡胶垫的数量为8个,且均布在缓冲垫副板和缓冲垫主板之间。前述的一种高速电梯轿顶轮结构中,所述缓冲垫主板的4个端角上分别设有上安全螺栓,缓冲垫副板的4个端角上分别设有下安全螺栓。前述的一种高速电梯轿顶轮结构中,所述两个上下相邻的上安全螺栓和下安全螺栓之间的距离为10-14mm。前述的一种高速电梯轿顶轮结构中,所述的轿顶轮导向机构包括固定在旋转螺栓上端的返绳轮固定座,返绳轮固定座的前后两侧设有侧板,侧板之间设有绳轮组件,绳轮组件和侧板之间还设有轴卡板;所述的绳轮组件外还设有绳轮防护罩。前述的一种高速电梯轿顶轮结构中,所述的旋转螺栓下端设有固定螺母和锁紧螺母,且固定螺母和锁紧螺母位于缓冲垫副板的下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设置轿顶轮减震机构,用于对轿顶轮进行减震,轿顶轮减震机构通过多个独立的减震橡胶垫来取代传统的整体式减震垫,不仅能够降低高度,还大大增加了轿厢承载的受力面积,提高了电梯起制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舒适感。同时,通过在轿顶轮导向机构和轿顶轮减震机构之间设置旋转螺栓,实现了轿顶轮的360度调节,从而使得轿厢与对重的相对位置能够灵活布置,提高现场土建的适应能力。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能够提高电梯乘坐舒适度和电梯运行稳定性的特点。另外,通过在缓冲垫主板和缓冲垫副板的四个端角上分别装配上、下安全螺栓,相邻的上、下安全螺栓在安装后保持10-14mm的间隙,保证电梯在非正常工况下,系统质量过大对减震橡胶的保护。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的标记为:1-轿架上梁,2-轿顶轮减震机构,3-旋转螺栓,4-轿顶轮导向机构,201-缓冲垫主板,202-缓冲垫副板,203-减震橡胶垫,204-上安全螺栓,205-下安全螺栓,401-返绳轮固定座,402-侧板,403-绳轮组件,404-轴卡板,405-绳轮防护罩,301-固定螺母,302-锁紧螺母。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技术限制的依据。实施例。一种高速电梯轿顶轮结构,构成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设置在轿架上梁1下方的轿顶轮减震机构2,轿顶轮减震机构2上设有旋转螺栓3,旋转螺栓3上方设有轿顶轮导向机构4;所述的轿顶轮减震机构2包括设置在轿架上梁1下方的缓冲垫主板201和缓冲垫副板202,缓冲垫主板201和缓冲垫副板202之间均匀设有多个减震橡胶垫203。所述的减震橡胶垫203为圆柱结构;所述减震橡胶垫203的数量为8个,且均布在缓冲垫副板202和缓冲垫主板201之间。所述缓冲垫主板201的4个端角上分别设有上安全螺栓204,缓冲垫副板202的4个端角上分别设有下安全螺栓205。所述两个上下相邻的上安全螺栓204和下安全螺栓205之间的距离为10-14mm。所述的轿顶轮导向机构4包括固定在旋转螺栓3上端的返绳轮固定座401,返绳轮固定座401的前后两侧设有侧板402,侧板402之间设有绳轮组件403,绳轮组件403和侧板402之间还设有轴卡板404;所述的绳轮组件403外还设有绳轮防护罩405。所述的旋转螺栓3下端设有固定螺母301和锁紧螺母302,且固定螺母301和锁紧螺母302位于缓冲垫副板202的下方。本技术的工作过程:轿顶轮绳轮组件通过两侧的侧板和轴卡板固定在反绳轮固定座构成绳轮导向部分。下侧通过缓冲垫主板、减震橡胶垫和缓冲垫副板构成轿顶轮减震部分,且与轿架上梁连接。通过轿顶轮大螺栓连接轿顶轮上部导向和下部减震,且恩实现轿顶轮360度旋转,方便轿厢与对重相对位置的变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高速电梯轿顶轮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速电梯轿顶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轿架上梁(1)下方的轿顶轮减震机构(2),轿顶轮减震机构(2)上设有旋转螺栓(3),旋转螺栓(3)上方设有轿顶轮导向机构(4);所述的轿顶轮减震机构(2)包括设置在轿架上梁(1)下方的缓冲垫主板(201)和缓冲垫副板(202),缓冲垫主板(201)和缓冲垫副板(202)之间均匀设有多个减震橡胶垫(20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速电梯轿顶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轿架上梁(1)下方的轿顶轮减震机构(2),轿顶轮减震机构(2)上设有旋转螺栓(3),旋转螺栓(3)上方设有轿顶轮导向机构(4);所述的轿顶轮减震机构(2)包括设置在轿架上梁(1)下方的缓冲垫主板(201)和缓冲垫副板(202),缓冲垫主板(201)和缓冲垫副板(202)之间均匀设有多个减震橡胶垫(20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电梯轿顶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减震橡胶垫(203)为圆柱结构;所述减震橡胶垫(203)的数量为8个,且均布在缓冲垫副板(202)和缓冲垫主板(201)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电梯轿顶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垫主板(201)的4个端角上分别设有上安全螺栓(204),缓冲垫副板(202)的4个端角上分别设有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凌黄琳峰廖德东曹国强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伯爵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