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快速冷却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13460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4 05: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快速冷却机,包括箱体及密封门,所述箱体内设置有隔板,该隔板将箱体的内部空间分为换热室及用于放置被冷却物的冷却室,所述密封门安装于所述冷却室的前端,所述换热室内设置有换热器,换热器于所述箱体外侧设置有两个换热器冷源接口,所述换热室设置有真空抽气管,该真空抽气管的入口位于所述箱体的外侧,所述隔板设置有循环风机和回风口。本发明专利技术集合风冷速冷、真空速冷两种功能于一体,设备适用范围更宽,一台设备即可满足不同材料的不同冷却需求,同时还可以通过减压的方式,使设备具有减压储藏功能。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结构合理、操作方便、工作稳定的优点。

Multifunction fast cool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快速冷却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冷却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快速冷却机。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按照制冷原理不同,冷却机通常分为风冷速冷冷却机与真空速冷冷却机,在实际生产中二者的适用范围也不同。然而,为了满足不同材料的不同冷却需求,现有技术中常常需要同时配备风冷速冷冷却机和真空速冷冷却机,这无疑会增加设备投入,增加成本。因此,现有技术中亟需一种集合风冷速冷、真空速冷于一体的多功能快速冷却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集合风冷速冷、真空速冷于一体的多功能快速冷却机。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多功能快速冷却机,包括箱体及密封门,所述箱体内设置有隔板,该隔板将箱体的内部空间分为换热室及用于放置被冷却物的冷却室,所述密封门安装于所述冷却室的前端,所述换热室内设置有换热器,换热器于所述箱体外侧设置有两个换热器冷源接口,所述换热室设置有真空抽气管,该真空抽气管的入口位于所述箱体的外侧,所述隔板设置有循环风机和回风口。所述真空抽气管包括总管及垂直均匀连接于该总管上的多根支管,每根支管均设置有多个通气口。所述真空抽气管的入口连接有抽气阀,所述真空抽气管的靠近入口的一段还连接有支路管件,该支路管件连接有充气阀和充气过滤器。所述隔板设置有纵向排列的多个循环风机及纵向排列的多个回风口,循环风机及回风口分别位于所述换热器的左右两侧。那些所述循环风机的入口处均设置有风门,所述换热器位于所述真空抽气管与所述回风口之间。那些所述回风口均设置有风门,所述换热器位于所述真空抽气管与所述循环风机之间。所述冷却室于所述换热器的正下方设置有凝结水集水槽,该凝结水集水槽的底部连接有凝结水排水管,凝结水排水管的入口于所述箱体的外侧设置有凝结水排水阀。所述箱体的箱壁内及所述箱门内均设置有绝热保温层。所述箱体的箱壁内及所述箱门均设置有多根加强筋。所述换热器设置有除霜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集合风冷速冷、真空速冷两种功能于一体,设备适用范围更宽,一台设备即可满足不同材料的不同冷却需求,同时还可以通过减压的方式,使设备具有减压储藏功能。本专利技术具有结构合理、操作方便、工作稳定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二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A-A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3的B-B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是真空抽气管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第三种实施方式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在图中:1-循环风机;2-真空抽气管;3-回风口;4-换热器;5-绝热保温层;6-加强筋;7-换热器冷源接口;8-凝结水排水管;9-隔板;10-箱体;11-密封门;12-凝结水排水阀;13-凝结水集水槽;14-抽气阀;15-充气阀;16-充气过滤器;17-制冷机组;18-真空机组;19-被冷却物;20-风门;21-冷却室;22-换热室。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描述。如图1-图5所示,一种多功能快速冷却机,包括箱体10及密封门11,箱体10内设置有隔板9,该隔板9将箱体10的内部空间分为换热室22及用于放置被冷却物19的冷却室21,密封门11安装于冷却室21的前端,换热室22内设置有换热器4,换热器4于箱体10外侧设置有两个换热器冷源接口7,换热室22设置有真空抽气管2,该真空抽气管2的入口位于箱体10的外侧,隔板9设置有循环风机1和回风口3。如图6所示,真空抽气管2包括总管及垂直均匀连接于该总管上的多根支管,每根支管均设置有多个通气口。如图4所示,真空抽气管2的入口连接有抽气阀14,真空抽气管2的靠近入口的一段还连接有支路管件,该支路管件连接有充气阀15和充气过滤器16。如图1所示,隔板9设置有纵向排列的多个循环风机1及纵向排列的多个回风口3,循环风机1及回风口3分别位于换热器4的左右两侧。换热器4可以是左右两个(参见图1、图5),也可以是整体设置一个(参见图7、图8)。风门20可以是手动或自动方式控制开闭,它可关闭循环风机1出口或回风口3。作为一种较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7所示,那些循环风机1的入口处均设置有风门20,换热器4位于真空抽气管2与回风口3之间。在实施真空速冷功能时,阻止水蒸汽从被关闭的风口通过,使真空抽气管2所吸入的气体全都流经换热。作为另一种较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8所示,那些回风口3均设置有风门20,换热器4位于真空抽气管2与循环风机1之间。风门20的位置与真空抽气管2的位置具有对应关系,即风门20与抽气管始终位于换热器4的同一侧。如图1、图4所示,冷却室21于换热器4的正下方设置有凝结水集水槽13,该凝结水集水槽13的底部连接有凝结水排水管8,凝结水排水管8的入口于箱体10的外侧设置有凝结水排水阀12。箱体10的箱壁内及箱门内均设置有绝热保温层5。箱体10的箱壁内及箱门均设置有多根加强筋6。换热器4还设置有除霜装置。如图9所示,工作时,通过管路将两个换热器冷源接口7与制冷机组17的入口和出口连接,通过管路将真空抽气管2与真空机组18连接。在本专利技术中,制冷机组17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风冷冷凝型、水冷冷凝型,冷量供应的介质可以是各种适用的制冷剂或载冷剂。真空机组18用于使箱体10内压力低于大气压,真空机组18内设置有真空泵,真空泵的形式包括但不限于水环真空泵、旋片式真空泵、罗茨真空泵等或多种真空泵的组合。1、风冷速冷:抽气阀14关闭,充气阀15关闭,凝结水排水阀12打开,密封门11关闭。循环风机1启动,制冷机组17(冷源)启动,箱体10内空气经回风口3流经换热器4降温后,被循环风机1吹向冷却室21内,与被冷却物19进行热交换,从被冷却物19处吸收热量后再次通过回风口3,形成空气循环。换热器4与制冷系统(冷源)连接,吸收循环空气中的热量。循环风量较大,比常规冷藏冷库的冷却速度快。2、真空速冷:冷却过程:抽气阀14打开,充气阀15关闭,凝结水排水阀12关闭,密封门11关闭。循环风机1关闭,真空机组18启动抽取箱体10内空气。当箱体10内压力降低至被冷却物19液态水饱和压力时,液态水开始蒸发形成水蒸汽。换热器4与制冷系统(冷源)连接,换热器4表面温度低于水蒸汽在该压力下的饱和温度,绝大部分水蒸汽在换热器4冷表面重新凝结成液态水,滴落至凝结水集水槽13。随着箱内压力继续降低,液态水持续蒸发并且蒸发温度逐渐降低,因蒸发过程需吸收大量热量,从而达到快速冷却目的。充气过程:达到冷却温度时,抽气阀14关闭,充气阀15打开,外界空气经充气过滤器16过滤,充入箱体10内,箱体10内压力逐渐上升,直至恢复至箱体10内外压力平衡。排水过程:凝结水排水阀12打开,因内外压力平衡,凝结水从凝结水集水槽13排尽。3、降压储藏:循环风机1、制冷机组17(冷源)间歇启动,维持箱内所需的低温状态。真空机组18、抽气阀14间歇启动,维持箱内所需的真空压力。真空压力可低至100Pa以下。降低箱体10内空气含氧量,可抑制微生物生长,延长储存物品的保存期。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内容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本专利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多功能快速冷却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快速冷却机,包括箱体及密封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设置有隔板,该隔板将箱体的内部空间分为换热室及用于放置被冷却物的冷却室,所述密封门安装于所述冷却室的前端,所述换热室内设置有换热器,换热器于所述箱体外侧设置有两个换热器冷源接口,所述换热室设置有真空抽气管,该真空抽气管的入口位于所述箱体的外侧,所述隔板设置有循环风机和回风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快速冷却机,包括箱体及密封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设置有隔板,该隔板将箱体的内部空间分为换热室及用于放置被冷却物的冷却室,所述密封门安装于所述冷却室的前端,所述换热室内设置有换热器,换热器于所述箱体外侧设置有两个换热器冷源接口,所述换热室设置有真空抽气管,该真空抽气管的入口位于所述箱体的外侧,所述隔板设置有循环风机和回风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快速冷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抽气管包括总管及垂直均匀连接于该总管上的多根支管,每根支管均设置有多个通气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快速冷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抽气管的入口连接有抽气阀,所述真空抽气管的靠近入口的一段还连接有支路管件,该支路管件连接有充气阀和充气过滤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快速冷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设置有纵向排列的多个循环风机及纵向排列的多个回风口,循环风机及回风口分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志钢雷海斌孙洪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锦立保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