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械材料制备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1305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4 04: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械材料制备模具,属于制备材料模具领域。包括上模、下模以及套设在上模和下模外部的冷凝套,上模底部开设有上模型腔,上模上还开设有浇注口、排气孔、横向通槽和竖直通孔,浇注口和排气孔分别将上模型腔和上模上表面连通,上模型腔与横向通槽之间通过竖直通孔连通,横向通槽内顶面垂直固接有螺纹杆,螺纹杆的下端螺接有螺帽管,螺帽管穿过竖直通孔,下模顶部开设有与上模型腔镜像对称的下模型腔,冷凝套内侧壁上固定有螺旋形状的冷凝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通过调节螺帽管在螺纹杆上的位置制备出不同样式的机械模具,提高模具利用率,节约资源;外带冷凝装置实现模具快速成型的同时确保机械材料质量。

A kind of mechanical material preparation di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械材料制备模具
本技术涉及制备材料模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机械材料制备模具。
技术介绍
现如今,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都离不开机械材料的应用,使用的机械材料材质上有铸铁、合金钢、碳钢、铝合金等,从形状上有球状、方形、圆柱形、环形等。各种大小、形状不一的机械材料都是应用相对应的事先设计好的模具制备出来。机械材料经常被应用于汽车制造业、机械设备组装等,但实际中应为机械零部件之间组装配合,往往同一大小的机械材料可能需要完全实心或者不同程度的中空等规格,为满足这种目的,一般都采用多个不同的模具来制备不同规格的机械材料,模具利用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机械材料制备模具,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同一个模具制备不同空心程度的机械材料、使模具快速冷成型的同时确保制备的机械零部件质量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机械材料制备模具,包括上模、下模以及套设在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外部的冷凝套,所述上模底部开设有上模型腔,所述上模上还开设有浇注口、排气孔、横向通槽和竖直通孔,所述浇注口和排气孔分别将所述上模型腔和所述上模上表面连通,所述上模型腔与所述横向通槽之间通过竖直通孔连通,所述横向通槽内顶面垂直固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下端螺接有螺帽管,所述螺帽管穿过所述竖直通孔,所述上模底部两侧还设置有定位孔。所述下模上表面两侧设有与所述定位孔匹配连接的固定梢,所述下模顶部开设有与所述上模型腔呈镜像对称的下模型腔。所述冷凝套的下端设置有进水口,上端设置有出水口,围绕所述冷凝套内侧壁上固定有螺旋形状的冷凝管,并且所述冷凝管的两端分别与进水口和出水口连通。优选的,所述螺帽管外部活动套设有密封圈,所述螺帽管与所述竖直通孔之间通过密封圈密封。优选的,所述冷凝套的外部套设有加热套。优选的,所述加热套包括控制器、加热板和温度传感器,所述加热板和所述温度传感器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探头与所述冷凝套接触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旋转所述螺帽管可使所述螺帽管处于所述螺纹杆不同位置,所述螺帽管露于所述上模型腔内的长度变化,导致通过该机械模具制备出来的机械模型材料上表面会有不同长度的孔洞,从而达到一个模具可以制备出不同规格的机械模型材料目的,提高模具利用率,节约资源,浇注时所述上、下模型腔内的空气可通过所述排气孔排出,避免空气融于浇注液中形成小孔降低机械材料的质量,所述螺帽管与所述竖直通孔之间的密封圈可确保浇注时浇注液不会从所述竖直通孔溢出;所述螺旋形冷凝管采用自下而上的冷凝水流,位科学的冷凝设计方式,可对浇注后的模具进行有效均匀的冷凝,根据不同的浇注材料及不同冷凝阶段对应的合适的冷凝温度,通过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加热板可以对冷凝水的温度进行监控和适当加热,使模具处于最适冷凝温度中,避免冷凝水过冷而使得制得的机械材料模型骤冷而炸裂或者内外冷凝不均匀,降低制得材料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机械材料制备模具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机械材料制备模具中冷凝套使用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上模,11-定位孔,2-下模,21-固定梢,3-冷凝套,31-冷凝管,4-上模型腔,5-浇注口,6-横向通槽,7-下模型腔,8-螺纹杆,81-螺帽管,9-排气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1-2,对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如图1-2所示,本技术的一种机械材料制备模具,包括上模1、下模2以及套设在上模1和下模2外部的冷凝套3,上模1底部正中心开设有上模型腔4,上模1上还开设有浇注口5、排气孔9、横向通槽6和竖直通孔,浇注口5和排气孔9分别将上模型腔4和上模1上表面连通,浇注时空腔内的空气通过排气孔9排出,避免空气融于浇注液中形成小孔降低机械材料的质量,上模型腔4与横向通槽6之间通过竖直通孔连通,横向通槽6介于上模型腔4和上模1上表面之间,横向通槽6内顶面垂直固接有螺纹杆8,螺纹杆8的下端外部螺接有螺帽管81,螺帽管81穿过竖直通孔,螺帽管81横截面与通孔横截面大小相等,并能在通孔内上下移动,横向通槽6的开口位于上模1侧面,长宽都为15cm,可容人手部进入,用于操作螺帽管81上下移动,上模1底部两侧还设置有定位孔11。下模2上表面两侧设有与定位孔11匹配连接的固定梢21,用于使上模1和下模2配合固定,下模2顶部开设有与上模型腔4呈镜像对称的下模型腔7。冷凝套3的下端设置有进水口,上端设置有出水口,围绕冷凝套3内侧壁上固定有螺旋形状的冷凝管31,可以使模具均匀冷凝,并且冷凝管31的两端分别与进水口和出水口连通,冷凝套3套设在上模1和下模2外部,冷凝水由下至上,科学提高冷凝效果。螺帽管81外部活动套设有密封圈,螺帽管81与竖直通孔之间通过密封圈密封,确保浇注时浇注液不会从所述竖直通孔溢出。冷凝套3的外部套设有加热套,用于控制冷凝温度。加热套包括控制器、加热板和温度传感器,加热板和温度传感器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温度传感器的探头与冷凝套连接,该控制器选用杭州奇润电子有限公司生产的小型防腐正玄波控制器,加热板选用江苏迈斯扬线缆有限公司生产的RDD-G型硅胶加热板,温度传感器选用北京威斯特中航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WZ型温度传感器。根据不同的浇注材料及不同冷凝阶段对应的合适的冷凝温度,通过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加热板可以对冷凝水的温度进行监控和适当加热,使模具处于最适冷凝温度中,避免冷凝水过冷而使得制得的机械材料模型骤冷而炸裂或者内外冷凝不均匀,降低制得材料质量。需要说明的是,上模型腔4和下模型腔7都为圆柱形空腔。本技术的原理:浇注实心圆柱形机械材料时,将螺帽管81旋转至螺纹杆8底部,螺帽杆81与上模型腔4顶部持平,上模1和下模2通过定位孔11和固定梢21固定,将流体机械浇注液从浇注口5注入,空气从排气孔9、螺帽管与通孔之间间隙排出,圆柱空腔内逐渐被充满后进行冲压定型;将模具置于冷凝套3中,从冷凝套3下端进水口压入水流,根据浇注材料的合适冷凝温度可以适当通过温度传感器检测水流温度,通过加热板对冷凝水进行加热,避免冷凝时温度骤降引起机械材料裂变,使制得机械材料均匀冷凝,确保质量。可通过调节螺帽管81的高低程度制备上表面具有不同深度通孔的圆柱形机械材料。以上公开的仅为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机械材料制备模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械材料制备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1)、下模(2)以及套设在所述上模(1)和所述下模(2)外部的冷凝套(3),所述上模(1)底部开设有上模型腔(4),所述上模(1)上还开设有浇注口(5)、排气孔(9)、横向通槽(6)和竖直通孔,所述浇注口(5)和所述排气孔(9)分别将所述上模型腔(4)和所述上模(1)上表面连通,所述上模型腔(4)与所述横向通槽(6)之间通过竖直通孔连通,所述横向通槽(6)内顶面垂直固接有螺纹杆(8),所述螺纹杆(8)的下端螺接有螺帽管(81),所述螺帽管(81)穿过所述竖直通孔,所述上模(1)底部两侧还设置有定位孔(11);所述下模(2)上表面两侧设有与所述定位孔(11)匹配连接的固定梢(21),所述下模(2)顶部开设有与所述上模型腔(4)呈镜像对称的下模型腔(7);所述冷凝套(3)的下端设置有进水口,上端设置有出水口,围绕所述冷凝套(3)内侧壁固定有螺旋形状的冷凝管(31),并且所述冷凝管(31)的两端分别与进水口和出水口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械材料制备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1)、下模(2)以及套设在所述上模(1)和所述下模(2)外部的冷凝套(3),所述上模(1)底部开设有上模型腔(4),所述上模(1)上还开设有浇注口(5)、排气孔(9)、横向通槽(6)和竖直通孔,所述浇注口(5)和所述排气孔(9)分别将所述上模型腔(4)和所述上模(1)上表面连通,所述上模型腔(4)与所述横向通槽(6)之间通过竖直通孔连通,所述横向通槽(6)内顶面垂直固接有螺纹杆(8),所述螺纹杆(8)的下端螺接有螺帽管(81),所述螺帽管(81)穿过所述竖直通孔,所述上模(1)底部两侧还设置有定位孔(11);所述下模(2)上表面两侧设有与所述定位孔(11)匹配连接的固定梢(21),所述下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强锋曹岩白瑀汪晶仵宁飞高硕吴雨佳程文寇啸溪吴庆云刘长柱赵迪戚建尧韩冲张烁烁田良胡一凡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工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