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铸模块半自动开合式压铸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12998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4 04: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压铸模块半自动开合式压铸机,包括电机、传动机构、升降机构,所述机箱设有传动机构,所述斜齿轮为同一种斜齿轮,所述电机通过连接轴与第一斜齿轮相连,所述第一斜齿轮与第二斜齿轮啮合,所述第二斜齿轮与第三斜齿轮啮合,所述第三斜齿轮通过轴与第四斜齿轮相连,所述第四斜齿轮与第五斜齿轮啮合,所述第五斜齿轮与第二斜齿轮都固定在丝杆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在机箱内电机,传动机构包括传动轴和斜齿轮,电机通过连接轴与第一斜齿轮相连,在灌注后拔掉销钉,再通过传动机构升起横梁,可以大大节约生产的时间,节约人力资源,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过程中由于对压铸模具板操作频繁而引起的工伤事故。

A semi automatic die casting machine for die casting modul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emi-automatic folding type module of die casting die casting machine, which comprises a motor, a transmission mechanism, a lifting mechanism, wherein the casing is provided with a driving mechanism, wherein the helical gear for the same kind of bevel gear, the motor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connection through the helical gear shaft, wherein the first and second helical gear helical gear the second bevel gear meshed with third helical gears, the third bevel gear is connected with the fourth gear shaft by the fourth bevel gear and fifth helical gears, the fifth bevel gear and second helical gears are fixed on the screw rod. The utility model is arranged in a case by the motor, the transmission mechanism comprises a transmission shaft and a helical gear motor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connecting shaft through a bevel gear, pull the pin in the perfusion, then through the transmission mechanism up beam, can greatly save production time, save human resources, improve production efficiency, reduce the accident caused by the die casting die board operation frequently due to the production proc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铸模块半自动开合式压铸机
本技术涉及模具制造
,尤其涉及一种压铸模块半自动开合式压铸机。
技术介绍
压铸模具是铸造液态模锻的一种方法,一种在专用的压铸模锻机上完成的工艺。它的基本工艺过程是:金属液先低速或高速铸造充型进模具的型腔内,模具有活动的型腔面,它随着金属液的冷却过程加压锻造,既消除毛坯的缩孔缩松缺陷,也使毛坯的内部组织达到锻态的破碎晶粒。压铸模具是模具中的一个大类。随着我国汽车摩托车工业的迅速发展,压铸行业迎来了发展的新时期,同时,也对压铸模具的综合力学性能、寿命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际模协秘书长罗百辉认为,要满足不断提高的使用性能需求仅仅依靠新型模具材料的应用仍然很难满足,必须将各种表面处理技术应用到压铸模具的表面处理当中才能达到对压铸模具高效率、高精度和高寿命的要求。在各种模具中,压铸模具的工作条件是较为苛刻的。压力铸造是使熔融金属在高压、高速下充满模具型腔而压铸成型,在工作过程中反复与炽热金属接触,因此要求压铸模具有较高的耐热疲劳、导热性耐磨性、耐蚀性、冲击韧性、红硬性、良好的脱模性等。因此,对压铸模具的表面处理技术要求较高。现有技术中,有些压铸模具在铸造之前和之后都需要人工将插销拔掉,然后再将压铸模具的模块再分开,这样浪费时间和人力,而且还增加了工人的事故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铸模块半自动开合式压铸机,具备半自动开和压铸板的优点,解决了铸造效率低的问题。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包括电机、传动机构、升降机构,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传动机构连接,所述传动机构与提升机构传动连接;所述电机设在机箱内,所述机箱设有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斜齿轮,所述第一斜齿轮设在电机的输出端上,所述第一斜齿轮与设在箱体内上部一侧的第二斜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二斜齿轮与设在第二斜齿轮远离第一斜齿轮一侧的第三斜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三斜齿轮通过轴与第四斜齿轮同轴连接,所述第四斜齿轮与设在箱体内上部另一侧的第五斜齿轮相啮合,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丝杆、套筒、螺纹套、挡块,所述丝杆为两个且分别固定在箱体两侧,所述丝杆底部分别嵌套有第五斜齿轮与第二斜齿轮,所述丝杆中部设有套筒,所述丝杆上端设有挡块,所述套筒的上下两端均设有螺纹套,所述套筒的中部外侧壁上设有固定头,所述固定头与横梁两端相匹配,所述横梁顶端两侧均浇铸漏斗,所述横梁底端均设有上固定压铸板,所述上固定压铸板下端设有上移动压铸板,所述上移动压铸板下端设有与之相对应的下移动压铸板,所述下移动压铸板的下端设有下固定压铸板,所述下固定压铸板设在机箱顶端中部。进一步的,所述电机选型为Y80316。进一步的,所述轴通过两个设在箱体内的固定轴承b实现自身的固定,所述固定轴承b均与轴传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丝杆通过固定轴承a固定在机箱上,所述机箱的底端设有与固定轴承a相匹配的凹槽。进一步的,所述上移动压铸板通过销钉与上固定压铸板连接,所述下移动压铸板通过销钉与下固定压铸板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浇铸漏斗下端通过浇铸孔与上固定压铸板的空腔相连通。进一步的,所述横梁通过固定头与丝杆上的套筒相连。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在机箱内电机,驱动传动机构,传动机构包括传动轴和斜齿轮,电机通过连接轴与第一斜齿轮相连,第一斜齿轮与第二斜齿轮啮合,第二斜齿轮与第三斜齿轮啮合,第三斜齿轮通过轴与第四斜齿轮相连,所述第四斜齿轮与第五斜齿轮啮合,第五斜齿轮与第二斜齿轮都固定在丝杆上,驱动丝杆提升或下压横梁,通过横梁上端设有两侧各设有一个浇铸漏斗将浇铸液灌注到压铸板内的空腔中去,在灌注前可以通过升降机构将几个压铸板对合挤压在一起,将销钉按次序对应位置插到相应位置,在灌注后拔掉销钉,再通过传动机构升起横梁,可以大大节约生产的时间,节约人力资源,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过程中由于对压铸模具板操作频繁而引起的工伤事故。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压铸模块半自动开合式压铸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中:1-机箱、2-电机、3-固定轴承a、4-下固定压铸板、5-下移动压铸板、6-丝杆、7-上移动压铸板、8-上固定压铸板、9-固定头、10-套筒、11-螺纹套、12-挡块、13-浇铸漏斗、14-横梁、15-销钉、16-第一斜齿轮、17-第二斜齿轮、18-第三斜齿轮、19-轴、20-固定轴承b、21-第四斜齿轮、22-第五斜齿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照图1-3,一种压铸模块半自动开合式压铸机,包括电机2、传动机构、升降机构,电机2的输出轴与传动机构连接,传动机构与提升机构传动连接;电机2设在机箱1内,机箱1设有传动机构,传动机构包括第一斜齿轮16,第一斜齿轮16设在电机2的输出端上,第一斜齿轮16与设在箱体1内上部一侧的第二斜齿轮17相啮合,第二斜齿轮17与设在第二斜齿轮17远离第一斜齿轮16一侧的第三斜齿轮18相啮合,第三斜齿轮18通过轴19与第四斜齿轮21同轴连接,第四斜齿轮21与设在箱体1内上部另一侧的第五斜齿轮22相啮合,升降机构包括丝杆6、套筒10、螺纹套11、挡块12,丝杆6为两个且分别固定在箱体两侧,丝杆6底部分别嵌套有第五斜齿轮22与第二斜齿轮17,丝杆6中部设有套筒10,丝杆6上端设有挡块12,套筒10的上下两端均设有螺纹套11,套筒10的中部外侧壁上设有固定头9,固定头9与横梁14两端相匹配,横梁14顶端两侧均浇铸漏斗13,横梁14底端均设有上固定压铸板8,上固定压铸板8下端设有上移动压铸板7,上移动压铸板7下端设有与之相对应的下移动压铸板5,下移动压铸板5的下端设有下固定压铸板4,下固定压铸板4设在机箱顶端中部;电机2选型为Y80316;轴19通过两个设在箱体内的固定轴承b20实现自身的固定,固定轴承b均与轴19传动连接;丝杆6通过固定轴承a3固定在机箱1上,机箱1的底端设有与固定轴承a3相匹配的凹槽;丝杆6通过固定轴承a3固定在机箱1上,机箱1的底端设有与固定轴承a3相匹配的凹槽;浇铸漏斗13下端通过浇铸孔与上固定压铸板8的空腔相连通;横梁14通过固定头9与丝杆6上的套筒10相连;通过设在机箱1内电机2,驱动传动机构,传动机构包括传动轴和斜齿轮,电机2通过连接轴与第一斜齿轮16相连,第一斜齿轮16与第二斜齿轮17啮合,第二斜齿轮17与第三斜齿轮18啮合,第三斜齿轮18通过轴19与第四斜齿轮21相连,第四斜齿轮21与第五斜齿轮22啮合,第五斜齿轮22与第二斜齿轮17都固定在丝杆6上,驱动丝杆6提升或下压横梁14,通过横梁14上端设有两侧各设有一个浇铸漏斗13将浇铸液灌注到压铸板内的空腔中去,在灌注前可以通过升降机构将几个压铸板对合挤压在一起,将销钉15按次序对应位置插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压铸模块半自动开合式压铸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压铸模块半自动开合式压铸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2)、传动机构、升降机构,所述电机(2)的输出轴与传动机构连接,所述传动机构与提升机构传动连接;所述电机(2)设在机箱(1)内,所述机箱(1)设有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斜齿轮(16),所述第一斜齿轮(16)设在电机(2)的输出端上,所述第一斜齿轮(16)与设在箱体(1)内上部一侧的第二斜齿轮(17)相啮合,所述第二斜齿轮(17)与设在第二斜齿轮(17)远离第一斜齿轮(16)一侧的第三斜齿轮(18)相啮合,所述第三斜齿轮(18)通过轴(19)与第四斜齿轮(21)同轴连接,所述第四斜齿轮(21)与设在箱体(1)内上部另一侧的第五斜齿轮(22)相啮合,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丝杆(6)、套筒(10)、螺纹套(11)、挡块(12),所述丝杆(6)为两个且分别固定在箱体两侧,所述丝杆(6)底部分别嵌套有第五斜齿轮(22)与第二斜齿轮(17),所述丝杆(6)中部设有套筒(10),所述丝杆(6)上端设有挡块(12),所述套筒(10)的上下两端均设有螺纹套(11),所述套筒(10)的中部外侧壁上设有固定头(9),所述固定头(9)与横梁(14)两端相匹配,所述横梁(14)顶端两侧均浇铸漏斗(13),所述横梁(14)底端均设有上固定压铸板(8),所述上固定压铸板(8)下端设有上移动压铸板(7),所述上移动压铸板(7)下端设有与之相对应的下移动压铸板(5),所述下移动压铸板(5)的下端设有下固定压铸板(4),所述下固定压铸板(4)设在机箱顶端中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铸模块半自动开合式压铸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2)、传动机构、升降机构,所述电机(2)的输出轴与传动机构连接,所述传动机构与提升机构传动连接;所述电机(2)设在机箱(1)内,所述机箱(1)设有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斜齿轮(16),所述第一斜齿轮(16)设在电机(2)的输出端上,所述第一斜齿轮(16)与设在箱体(1)内上部一侧的第二斜齿轮(17)相啮合,所述第二斜齿轮(17)与设在第二斜齿轮(17)远离第一斜齿轮(16)一侧的第三斜齿轮(18)相啮合,所述第三斜齿轮(18)通过轴(19)与第四斜齿轮(21)同轴连接,所述第四斜齿轮(21)与设在箱体(1)内上部另一侧的第五斜齿轮(22)相啮合,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丝杆(6)、套筒(10)、螺纹套(11)、挡块(12),所述丝杆(6)为两个且分别固定在箱体两侧,所述丝杆(6)底部分别嵌套有第五斜齿轮(22)与第二斜齿轮(17),所述丝杆(6)中部设有套筒(10),所述丝杆(6)上端设有挡块(12),所述套筒(10)的上下两端均设有螺纹套(11),所述套筒(10)的中部外侧壁上设有固定头(9),所述固定头(9)与横梁(14)两端相匹配,所述横梁(14)顶端两侧均浇铸漏斗(13),所述横梁(14)底端均设有上固定压铸板(8),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荣辉刘栋肖明海谭云江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舜富精密压铸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