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喷雾降尘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12110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4 04: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喷雾降尘车,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降尘车存在安全隐患等技术问题。一种喷雾降尘车,本喷雾降尘车包括车身和固定在车身上的水箱,水箱上具有一平直的安装面,安装面上设置有能够将水箱内腔的雾化并喷出的喷雾管,喷雾管的开口朝向本喷雾降尘车的前上方,安装面上安装有一支撑杆和一液压缸,本喷雾降尘车还包括一挡水斗,挡水斗包括若干片挡水片,挡水片的两端均与支撑杆铰接,并将喷雾管包围在挡水片内,相邻挡水片之间通过若干拉绳相连,液压缸与一液压泵相连,液压泵与一油箱相连,液压缸的缸壁上开设有与油箱相通的回流孔。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能够减小道路安全隐患等优点。

A spray dust truck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spray dust truck,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utomobile. It solves the technical problems such as the existing safety hazard of the existing dustcar. A spray dust cart, the spray dust collecting vehicle comprises a vehicle body and fixed on the body of the water tank, the water tank has a flat mounting surface on the mounting surface of which is provided with an inner cavity of the water tank can be atomized and sprayed by the spray pipe, a spray pipe opening towards the spray dust in front of the car, mounting surface is installed on a supporting rod and a hydraulic cylinder, the spray dust vehicle further comprises a retaining block bucket bucket,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water retaining plate, both ends of the water retaining piece and the supporting rod are hinged, and the spray pipe surrounded by water retaining piece, the adjacent water retaining piece between the pull rope is connected by a plurality of a hydraulic pump, hydraulic cylinder and hydraulic pump connected with a fuel tank connected to the hydraulic cylinder cylinder is provided with a reflux hole communicated with the oil tank.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reducing the hidden danger of road safety and so 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喷雾降尘车
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
,涉及一种喷雾降尘车。
技术介绍
喷雾降尘车的载体为一普通卡车,工作效率约为普通洒水车的30倍,一台喷雾降尘车的工作直径可覆盖4个标准足球场,水箱中的水经过雾化后,由高压风机喷出,相比普通洒水车喷出的水流,水雾颗粒极为细小,达到了微米级,其吸附力也增加了3倍,耗水量却降低了70%,遭遇雾霾天气、空气质量PM2.5严重超标时,可随意选定一个区域进行液雾降尘、分解淡化空气中的颗粒浓度、将飘浮在空气中的污染颗粒物、尘埃等迅速逼降地面,达到清洁净化空气的效果。传统喷雾降尘车的喷头朝向车体的后方,在城市道路进行降尘作业过程中,容易对路经车辆造成安全隐患,突然的高浓度雾水,影响后方车辆的视线,且水雾喷出后,不能对其进行回收,造成固定容量的喷雾降尘车的喷雾里程较短,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喷雾降尘车,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尽量减少喷雾过程对后方车辆造成的不良影响。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喷雾降尘车,其特征在于,本喷雾降尘车包括车身和固定在车身上的水箱,所述水箱上具有一平直的安装面,所述安装面上设置有能够将水箱内腔的雾化并喷出的喷雾管,所述喷雾管的开口朝向本喷雾降尘车的前上方,所述安装面上安装有一支撑杆和一液压缸,本喷雾降尘车还包括一挡水斗,所述挡水斗包括若干片挡水片,所述挡水片的两端均与所述支撑杆铰接,并将喷雾管包围在挡水片内,相邻挡水片之间通过若干拉绳相连,所述拉绳的上端连接挡水片的中部的外侧面,所述拉绳的下端连接位于拉绳上端相连的挡水片下方的挡水片的上沿,所述拉绳的长度小于一半的挡水片的宽度,所述液压缸与一液压泵相连,所述液压泵与一油箱相连,所述液压缸的缸壁上开设有与油箱相通的回流孔。为了防止喷雾对行车造成能见度较低、未能及时开启雨刮器而影响行车的前方视野,也为了减小雾水对路人造成的不便,本喷雾降低尘车的喷雾管朝向汽车前进方向的上方,在汽车行驶风阻的作用下,水雾趋于垂直降落,而传统喷雾降尘车是直接向汽车行驶的后方喷洒的,在惯性力作用下,其延绵距离长,且直接喷洒在后方的车辆的挡风玻璃上,后方驾驶员在反应时间内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目前而言,喷雾降尘车喷出的雾水的利用率较低,本方案中,可以将已经完成喷雾降尘任务的雾水收集起来,循环利用,由于喷雾管朝向汽车前方,空气惯性,使雾水下降时正好位于挡水斗的上方,回收率较高。在上述的一种喷雾降尘车中,所述挡水斗的上端开口大于下端开口,所述安装面上设置有与挡水斗的下端开口适配的挡圈,所述挡水斗最下端的挡水片位于挡圈之内。在上述的一种喷雾降尘车中,所述安装面上开设有若干位于挡水圈之内的通水孔,所述通水孔与水箱的内腔相通。挡圈一方面用于限制挡水片的位置,也可以对收集的水进行挡流,使其通过通水孔进入水箱。在上述的一种喷雾降尘车中,所述液压泵包括泵体、转轴、阀柱、进液管、出液管和拉簧,所述阀柱位于泵体内,且滑动连接在所述转轴上,所述阀柱将泵体内腔分隔为进液腔和出液腔,所述进液管连接进液腔,所述出液管连接出液腔,所述转轴上固定设置有一位于进液腔内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具有一凸块,所述阀柱上靠近进液腔的侧面为由若干凹口和凸起形成的波纹状的曲面,所述凸块抵靠在曲面上,所述拉环连接在曲面与泵体之间,所述阀柱上开设有若干个贯通进液腔和出液腔的通孔,所述阀柱上固定设置有与通孔一一对应的阀杆,所述阀杆的一端与本体固定连接,所述阀杆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一活塞,所述活塞能够在阀柱向出液腔的方向滑动时,伸出通孔之外的进液腔内,并使进液腔与出液腔相通;所述出液管与液压缸相连。本液压泵的输出油压随转轴的转速增快而增大,能够方便的对其进行控制,而且,通过曲面的方式,可以大大加快泵油的频率,使输出油压稳定、均衡。多通孔的设计,能够增大供油量和供油的均匀性。多阀杆的设计,可以增强阀柱的牢固性和稳定性,使其平稳的在转轴上滑动,可以提高阀柱与泵体之间的配合精度,提高密封性能和油压的稳定性。在上述的一种喷雾降尘车中,所述阀杆上固定设置有具有外花键的导向块,所述导向块置于所述通孔内。在上述的一种喷雾降尘车中,本喷雾降尘车包括一发动机,所述转轴与发动机的输出轴相连。这里所说的发动机的输出轴,是指与发动机相连,且直接驱使传动轮旋转的轴,如传统汽车的万向传动轴,其转动速度与汽车行驶速度对应,用该转速配对转轴的转速,可以使液压缸的推杆伸出的高度与汽车行驶速度对应,从而能够应对汽车行驶速度对应汽车上方空气惯性,使挡水斗能够更好的回收雾水。在上述的一种喷雾降尘车中,所述液压缸上设置有一限流阀,所述限流阀包括螺纹套、锥体状的阀芯和压紧弹簧,所述回流孔为一个包括出油孔和安装孔的台阶孔,所述螺纹套与安装孔的孔壁之间螺纹连接,所述螺纹套的内端具有一挡板,所述压紧弹簧连接在挡板与阀芯之间,所述阀芯的小径端能够插设在上述出油孔内,所述螺纹套内螺纹连接有一回流管,所述回流管连接所述油箱,所述挡板上开设有与回流管相通的限流孔。本限流阀为限压限流阀,限流的作用是当汽车停车后,液压缸的推杆还能支撑挡水斗持续一段时间,以应对雾水下降的速度缓慢带来的延迟,在红路灯路口停车时,挡水斗能接收雾水一段时间后收缩。通过限压,使液压缸的推杆压力过大时保持某一位置,使挡水斗不会超出最大伸出量。在上述的一种喷雾降尘车中,所述阀芯的大径端的端面上固定设置有一导向杆,所述挡板上固定设置有一导向筒,所述导向杆插设在所述导向筒内。导向筒和导向柱对阀芯进行导向,使其能够限制出油孔精准的开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喷雾降尘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降尘车中液压泵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阀柱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降尘车中挡水斗与液压缸的连接示意图。图5是本降尘车中挡水斗的俯视图。图6是图4中局部A的放大图。图中,11、车身;12、水箱;13、安装面;14、喷雾管;15、支撑杆;16、液压缸;17、回流孔;18、挡圈;19、通水孔;2、挡水斗;21、挡水片;22、拉绳;31、泵体;32、转轴;33、阀柱;34、进液管;35、出液管;36、拉簧;37、进液腔;38、出液腔;41、连接块;42、凸块;43、曲面;44、通孔;45、阀杆;46、活塞;47、导向块;5、限流阀;51、螺纹套;52、阀芯;53、压紧弹簧;54、出油孔;55、安装孔;56、挡板;57、回流管;58、限流孔;61、导向杆;62、导向筒。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图4和图5所示,本喷雾降尘车包括车身11和固定在车身11上的水箱12,水箱12上具有一平直的安装面13,安装面13上设置有能够将水箱12内腔的雾化并喷出的喷雾管14,喷雾管14的开口朝向本喷雾降尘车的前上方,安装面13上安装有一支撑杆15和一液压缸16,本喷雾降尘车还包括一挡水斗2,挡水斗2包括若干片挡水片21,挡水片21的两端均与支撑杆15铰接,并将喷雾管14包围在挡水片21内,相邻挡水片21之间通过若干拉绳22相连,拉绳22的上端连接挡水片21的中部的外侧面,拉绳22的下端连接位于拉绳22上端相连的挡水片21下方的挡水片21的上沿,拉绳22的长度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喷雾降尘车

【技术保护点】
一种喷雾降尘车,其特征在于,本喷雾降尘车包括车身(11)和固定在车身(11)上的水箱(12),所述水箱(12)上具有一平直的安装面(13),所述安装面(13)上设置有能够将水箱(12)内腔的雾化并喷出的喷雾管(14),所述喷雾管(14)的开口朝向本喷雾降尘车的前上方,所述安装面(13)上安装有一支撑杆(15)和一液压缸(16),本喷雾降尘车还包括一挡水斗(2),所述挡水斗(2)包括若干片挡水片(21),所述挡水片(21)的两端均与所述支撑杆(15)铰接,并将喷雾管(14)包围在挡水片(21)内,相邻挡水片(21)之间通过若干拉绳(22)相连,所述拉绳(22)的上端连接挡水片(21)的中部的外侧面,所述拉绳(22)的下端连接位于拉绳(22)上端相连的挡水片(21)下方的挡水片(21)的上沿,所述拉绳(22)的长度小于一半的挡水片(21)的宽度,所述液压缸(16)与一液压泵相连,所述液压泵与一油箱相连,所述液压缸(16)的缸壁上开设有与油箱相通的回流孔(1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喷雾降尘车,其特征在于,本喷雾降尘车包括车身(11)和固定在车身(11)上的水箱(12),所述水箱(12)上具有一平直的安装面(13),所述安装面(13)上设置有能够将水箱(12)内腔的雾化并喷出的喷雾管(14),所述喷雾管(14)的开口朝向本喷雾降尘车的前上方,所述安装面(13)上安装有一支撑杆(15)和一液压缸(16),本喷雾降尘车还包括一挡水斗(2),所述挡水斗(2)包括若干片挡水片(21),所述挡水片(21)的两端均与所述支撑杆(15)铰接,并将喷雾管(14)包围在挡水片(21)内,相邻挡水片(21)之间通过若干拉绳(22)相连,所述拉绳(22)的上端连接挡水片(21)的中部的外侧面,所述拉绳(22)的下端连接位于拉绳(22)上端相连的挡水片(21)下方的挡水片(21)的上沿,所述拉绳(22)的长度小于一半的挡水片(21)的宽度,所述液压缸(16)与一液压泵相连,所述液压泵与一油箱相连,所述液压缸(16)的缸壁上开设有与油箱相通的回流孔(1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喷雾降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斗(2)的上端开口大于下端开口,所述安装面(13)上设置有与挡水斗(2)的下端开口适配的挡圈(18),所述挡水斗(2)最下端的挡水片(21)位于挡圈(18)之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喷雾降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面(13)上开设有若干位于挡圈(18)之内的通水孔(19),所述通水孔(19)与水箱(12)的内腔相通。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一种喷雾降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泵包括泵体(31)、转轴(32)、阀柱(33)、进液管(34)、出液管(35)和拉簧(36),所述阀柱(33)位于泵体(31)内,且滑动连接在所述转轴(32)上,所述阀柱(33)将泵体(31)内腔分隔为进液腔(37)和出液腔(38),所述进液管(34)连接进液腔(37),所述出液管(35)连接出液腔(38),所述转轴(32)上固定设置有一位于进液腔(37)内的连接块(4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国鹏徐碧玉丁登峰吴超徐超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科技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