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茶叶炒青装置及炒青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茶叶加工
,具体为一种新型茶叶炒青装置及炒青方法。
技术介绍
茶叶,指茶树的叶子或芽,一般所说的茶叶就是指用茶树的叶子加工而成,可以用开水直接泡饮的一种饮品,茶属双子叶植物,约30属,500种,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中国有14属,397种,主产长江以南各地,其中茶属Camellia和何树属Schima等均极富经济价值,乔木或灌木,叶互生,单叶、革质、无托叶;花常两性、稀单性、单生或数朵聚生,腋生或顶生;萼片5-7,覆瓦状排列;花瓣通常5,稀4至多数,覆瓦状排列;雄蕊极多数,稀少数,分离或多少合生;子房上位,稀下位,2-10室,每室有胚珠2至多颗;果为一蒴果,或不开裂而核果状,茶叶含儿茶素、胆甾烯酮、咖啡碱、肌醇、叶酸、泛酸等成分,可以增进人体健康,茶叶加工中需要对茶叶进行炒青,来破坏新叶的酶的活性,散热水分,使得茶叶萎软,达到茶叶杀青的目的,传统使用的茶叶炒青装置大多结构简单,功能单一,炒青时茶叶受热不均匀,炒青时间较长,且茶叶加工后残渣较多,需要专门挑拣残渣,延长了茶叶制造的时间,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茶叶炒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茶叶炒青装置,包括机体(1),其特征在于:机体(1)的左右两侧内壁均设有加热装置(3),机体(1)的顶部设有电机(4),电机(4)的输出轴上连接有转杆(5),机体(1)的左右两侧内壁均设有固定架(6),固定架(6)在加热装置(3)的下方,两组固定架(6)之间连接有加热箱(7),转杆(5)的另一端贯穿机体(1)的顶部延伸至加热箱(7)的内腔连接有主动轮(9),主动轮(9)分别通过第一传动带(10)和第二传动带(11)连接有第一从动轮(12)和第二从动轮(13),第一从动轮(12)和第二从动轮(13)上均设有搅拌杆(14),搅拌杆(14)的顶端贯穿加热箱(7)向外延伸,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茶叶炒青装置,包括机体(1),其特征在于:机体(1)的左右两侧内壁均设有加热装置(3),机体(1)的顶部设有电机(4),电机(4)的输出轴上连接有转杆(5),机体(1)的左右两侧内壁均设有固定架(6),固定架(6)在加热装置(3)的下方,两组固定架(6)之间连接有加热箱(7),转杆(5)的另一端贯穿机体(1)的顶部延伸至加热箱(7)的内腔连接有主动轮(9),主动轮(9)分别通过第一传动带(10)和第二传动带(11)连接有第一从动轮(12)和第二从动轮(13),第一从动轮(12)和第二从动轮(13)上均设有搅拌杆(14),搅拌杆(14)的顶端贯穿加热箱(7)向外延伸,机体(1)的内腔顶部设有风机(15),风机(15)的底部设有风管(16),风管(16)的右侧连接有支管(17),风管(16)与支管(17)的底端均通过第一轴承分别与左右两组搅拌杆(14)的顶部中央相连,机体(1)的内腔底部设有滑轨(18),滑轨(18)上滑动连接有残渣收集盒(19),残渣收集盒(19)的左侧设有连接杆(20),机体(1)的左侧外壁底部开设有过盒口,连接杆(20)贯穿过盒口连接有定位板(21),定位板(21)的左侧外壁设有U型拉手(22),机体(1)的右侧内壁底部设有限位杆(23),限位杆(23)与残渣收集盒(19)的位置相对应,加热箱(7)内搅拌杆(14)的外壁均匀设有搅拌叶片(24),加热箱(7)的内腔底部设有茶叶收集装置(25),加热箱(7)的左侧内壁底部设有液压缸(26),液压缸(26)的输出端与茶叶收集装置(25)相连,机体(1)的顶部与底部分别设有导风板(32)与过滤网(27),加热箱(7)的右侧外壁底部设有出料口(33),出料口(33)的另一端贯穿机体(1)的右侧外壁连接有茶叶收集箱(28),机体(1)的后表面通过铰接件(29)连接有两组箱门(30),加热箱(7)的后表面设有进料装置(31),机体(1)的左侧外壁顶部设有控制装置(34),控制装置(34)分别与加热装置(3)、电机(4)、风机(15)和液压缸(26)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茶叶炒青装置,其特征在于:搅拌杆(14)包括杆体(141),杆体(141)通过第二轴承(142)与加热箱(7)相连,加热箱(7)内杆体(141)外壁均匀设有通风孔(143),杆体(141)为中空设置,且杆体(141)内壁设有通风保护膜,加热箱(7)外的杆体(141)上设有扇叶(1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