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贴合显示屏组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01926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31 13:44
一种全贴合显示屏组装结构,包括全贴合显示屏、后壳、机械螺钉,该全贴合显示屏组装结构还包括灌胶固封体、胶体定型块,所述灌胶固封体扣合在全贴合显示屏的机械螺钉安装位置上,所述胶体定型快紧扣灌胶固封体上,并与后壳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消除全贴合显示屏因后壳固定组装导致的mura显示不良,提升显示质量;消除全贴合显示屏贴合公差对显示屏的影响,产品更美。

A fully fitted display panel assembly structure

A full fit screen assembly structure, including a full fit screen, shell, machine screws, which fit the whole screen assembly structure also includes a glue sealing body, the colloidal molding block, glue sealing body is buckled on the mechanical screw fit the whole screen installation position, the setting is fast to fill colloid rubber seal on the body, and after the shell connection. The utility model can eliminate the bad display of mura caused by the fixed assembly of the rear display, improve the display quality, eliminate the influence of the full adhesive display screen fitting tolerance on the display screen, and the product is more beautifu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贴合显示屏组装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全贴合显示屏组装技术,特别涉及全贴合显示屏组装结构设计。
技术介绍
目前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下屏幕的结构,分别为保护玻璃、触摸屏、显示屏。而这三部分是需要进行贴合的,一般来说是需要两次贴合,在保护玻璃与触摸屏之间进行一次贴合,而另一次的贴合则是在显示屏与触摸屏之间。按贴合的方式可以分为全贴合和框贴两种。框贴又称为口字胶贴合,即简单的以双面胶将触摸屏与显示屏的四边固定,这也是目前大部分显示屏所采用的贴合方式,其优点在于工艺简单且成本低廉,但因为显示屏与触摸屏间存在着空气层,在光线折射后导致显示效果大打折扣成为框贴最大的缺憾。而全贴合技术即是以水胶或光学胶将面板与触摸屏以无缝隙的方式完全黏贴在一起。但是,现有全贴合显示屏与后壳机械组装时出现的mura显示不良,显示质量差;组装公差大,不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全贴合显示屏组装结构,采用显示屏、后壳、机械螺钉,灌胶固封体、胶体定型块的结构,解决现有技术中全贴合显示屏与后壳机械组装时出现的mura显示不良,显示质量差;组装公差大,不美观的技术问题。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的这种全贴合显示屏组装结构,包括全贴合显示屏、后壳、机械螺钉,该全贴合显示屏组装结构还包括灌胶固封体、胶体定型块,所述灌胶固封体扣合在全贴合显示屏的机械螺钉安装位置上,所述胶体定型快紧扣灌胶固封体上,并与后壳连接。通过机械螺钉把全贴合显示屏、灌胶固封体、胶体定型块和后壳固定在一起,并灌胶固封体和胶体定型块的腔体固定胶体不外泄。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灌胶固封体为为水平相邻的两个中空柱体,相邻柱体底部有面积大于柱体水平截面的平板相连,所述两个柱体中间有竖直端与平板相连T字形挡片,挡片水平部一端覆盖一个柱体上方,并有对应柱体中空部分的通孔,另一端不完全覆盖另一柱体上方。所述灌胶固封体有至少两个灌胶点。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胶体定型块为带通孔的长方形平板,所述平板边缘三面有向下延伸的竖直挡片,所述平板边缘另一面呈桥型凸起。所述胶体定型块所述平板边缘上水平面的通孔四周有至少两条防溢胶肋,所述防溢胶条呈立方体状。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后壳上有填充孔,所述填充孔与全贴合显示屏的机械螺钉安装位耦合。所述机械螺钉至少有两个。本结构应用可消除全贴合显示屏因后壳固定组装导致的mura显示不良,提升显示质量;消除全贴合显示屏贴合公差对显示屏的影响,产品更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组装结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组装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显示屏灌胶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所述胶体定型块结构立体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所述灌胶固封体结构立体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所述结构背面组装后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结合上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由图1和图2中可知,本技术包括全贴合显示屏1、后壳4、机械螺钉5,其特征在于:该全贴合显示屏组装结构还包括灌胶固封体2、胶体定型块3,所述灌胶固封体2扣合在全贴合显示屏1的机械螺钉5安装位置上,所述胶体定型快3紧扣灌胶固封体2上,并与后壳4连接。由图3、图4和图5中可知,本技术所述灌胶固封体2为水平相邻的两个中空柱体,相邻柱体底部有面积大于柱体水平截面的平板相连,所述两个柱体中间有竖直端与平板相连T字形挡片,挡片水平部一端覆盖一个柱体上方,并有对应柱体中空部分的通孔,另一端不完全覆盖另一柱体上方。所述灌胶固封体2有至少两个灌胶点。所述胶体定型块3为带通孔的长方形平板,所述平板边缘三面有向下延伸的竖直挡片,所述平板边缘另一面呈桥型凸起。所述胶体定型块3所述平板边缘上水平面的通孔四周有至少两条防溢胶肋,所述防溢胶条呈立方体状。由图6可知,本技术所述后壳4上有填充孔,所述填充孔与全贴合显示屏1的机械螺钉5安装位对应。所述机械螺钉5至少有两个。如图1至图6所示,本技术将胶体定型块放在全贴合显示屏1上,盖上后壳4,锁上机械螺钉5预固定。将RTV液体胶从后壳4的填充孔灌入胶体,使RTV胶体充满后壳4与全贴合显示屏、胶体定型块3的腔体,并用RTV胶体覆盖机械螺钉5的螺钉帽。将灌封RTV胶体后的显示屏静置12·24小时后,胶体固化后显示屏背面。利用RTV胶未固化时的流动性,固结时的低收缩性,使全贴合显示屏与后壳粘结为一体,吸收了全贴合显示屏的公差,在全贴合显示屏上不会产生组装应力,改善了显示品质和使外形美观。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技术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全贴合显示屏组装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贴合显示屏组装结构,包括全贴合显示屏(1)、后壳(4)、机械螺钉(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灌胶固封体 (2)、胶体定型块(3),所述灌胶固封体(2)扣合在全贴合显示屏(1)的机械螺钉(5)安装位置上,所述胶体定型块(3)紧扣灌胶固封体 (2)上,并与后壳(4)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贴合显示屏组装结构,包括全贴合显示屏(1)、后壳(4)、机械螺钉(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灌胶固封体(2)、胶体定型块(3),所述灌胶固封体(2)扣合在全贴合显示屏(1)的机械螺钉(5)安装位置上,所述胶体定型块(3)紧扣灌胶固封体(2)上,并与后壳(4)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贴合显示屏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灌胶固封体(2)为水平相邻的两个中空柱体,相邻柱体底部有面积大于柱体水平截面的平板相连,所述两个柱体中间有竖直端与平板相连T字形挡片,挡片水平部一端覆盖一个柱体上方,并有对应柱体中空部分的通孔,另一端不完全覆盖另一柱体上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贴合显示屏组装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龙武曾强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航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