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轴电缆结构及其制造和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599520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31 12:02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同轴电缆结构,由内至外依次为导体线芯、绝缘发泡层和金属屏蔽层;所述导体线芯和绝缘发泡层之间设有第一包覆层,所述第一包覆层为PE材质的包覆层;所述绝缘发泡层和金属屏蔽层之间设有第二包覆层,所述第二包覆层为PE材质的包覆层;所述金属屏蔽层外包绕有一层密封层,所述密封层为ABS塑料材质,密封层的厚度在15‑20μm之间。通过在金属屏蔽层外包覆密封层,可以有效延长同轴电缆结构的存放时间,提升了使用的灵活性,避免了氧化变质甚至报废情况的发生,节约了物料成本。本申请还公开了上述同轴电缆结构的制造和使用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同轴电缆结构及其制造和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同轴电缆领域,特别是一种同轴电缆结构及其制造和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同轴电缆的结构由内至外依次为导体线芯、绝缘发泡层、金属屏蔽层和护套。由于为了避免绝缘发泡层的鱼鳞状表面影响电缆的性能,在导体线芯和绝缘发泡层,以及绝缘发泡层和金属屏蔽层之间还会各设有一层包覆层。电缆在生产过程中由导体线芯开始一层层包覆上各种材质,最终制成同轴电缆。问题在于,出于对同轴电缆的应用环境、使用寿命和成本的考量,往往会在PE(聚乙烯)、PVC(聚氯乙烯)、PUR(聚氨酯)、XLPE(交联聚乙烯)等多种材质中进行挑选合适的材料制作护套。护套因为需要长期与外界接触,需要经历耐温、耐候、抗冲击等多种影响,其厚度往往占据同轴电缆直径的一半以上,将其从电缆上剥除需要耗费较多的工时和人力物力,因此当同轴电缆完成金属屏蔽层的套设操作之后经常不会立即包覆上护套,而是收卷存放起来,根据最终实际的应用环境包覆上相应材质的护套。问题在于,金属屏蔽层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存放,金属会因为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分发生氧化锈蚀,导致电缆的品质和性能下降,甚至只能报废销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同轴电缆结构及其制造和使用方法。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同轴电缆结构,由内至外依次为导体线芯、绝缘发泡层和金属屏蔽层;所述导体线芯和绝缘发泡层之间设有第一包覆层,所述第一包覆层为PE材质的包覆层;所述绝缘发泡层和金属屏蔽层之间设有第二包覆层,所述第二包覆层为PE材质的包覆层;所述金属屏蔽层外包绕有一层密封层,所述密封层为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塑料材质,密封层的厚度在15-20μm之间。在金属屏蔽层包覆完成后再在外侧包覆一层塑料进行密封,使金属屏蔽层和空气完全隔绝开,即使存放较长的时间也不会发生氧化锈蚀,保证了同轴电缆的信号传输质量。因为ABS耐候性不佳,通常不会选作护套的材料,但作为收卷存放时的临时密封层,密封时间相比于使用寿命来说相当短,且存放环境多为厂房仓库,其密封和抗老化性能完全可以满足需要。于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包覆层厚度在15-20μm之间。于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包覆层厚度在35-40μm之间。第二包覆层比第一包覆层更加远离导体线芯,圆周表面拉伸张力也更大一些,因此裹覆上去的第二包覆层的厚度大于第一包覆层的厚度。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上述的同轴电缆结构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PE在第一包覆装置中加热熔融并注入第一包覆装置上的包覆模具中;导体线芯匀速穿过第一包覆装置,表面裹上PE材质的第一包覆层;导体线芯穿过冷却装置,PE材质的第一包覆层冷却固化;绝缘发泡塑料加热熔融,再由气泵打入惰性气体的气泡后,通过螺杆搅拌并输送进挤塑装置,PE加热熔融并注入技第二包覆装置中,导体线芯匀速运动依次穿过挤塑装置和第二包覆装置,表面包裹上发泡绝缘层和第二包覆层;导体线芯穿过冷却装置,PE材质的第二包覆层和发泡绝缘层冷却固化;导体线芯穿过金属屏蔽层包覆装置,表面套设上一层金属屏蔽层;ABS加热熔融并注入第三包覆装置,导体线芯匀速穿过第三包覆装置,表面裹上ABS材质的密封层;导体线芯穿过冷却装置,ABS材质的密封层冷却固化。在完成金属屏蔽层的套设后,及时在外层包覆上密封层,可以迅速有效地将金属屏蔽层保护起来。通过熔融涂覆的方式将ABS塑料进行包覆,具有更好的密封性,不易产生孔洞或缝隙。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上述的同轴电缆结构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除去同轴电缆结构表面的ABS密封层;b.护套原料熔融并注入护套包覆装置,同轴电缆结构匀速穿过护套包覆装置,表面裹上护套;c.同轴电缆结构穿过冷却装置,表面包裹的护套冷却固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上述的同轴电缆结构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除去同轴电缆结构表面的ABS密封层;b.PVC原料熔融并注入护套包覆装置,同轴电缆结构匀速穿过护套包覆装置,表面裹上PVC护套;c.同轴电缆结构穿过冷却装置,表面包裹的PVC护套冷却固化。于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同轴电缆结构的使用方法中,所述a步骤包括以下步骤:a1.根据同轴电缆结构中金属屏蔽层横截面直径设定刮除设备开口大小;a2.同轴电缆结构的表面加热到120℃-140℃,ABS材质的密封层被融化;a3.同轴电缆结构穿过刮除设备开口,熔融状态的ABS密封层被刮除。这里所说的刮除设备包括一个中间开口的刮板,开口的孔径可调节,同轴电缆结构从开口中穿过,尺寸大于开口孔径的密封层部分被阻挡刮除下来,使得穿过开口的同轴电缆的外径不大于开口的孔径。ABS塑料的熔融温度在110℃左右,PVC等其他常见护套材质的熔融温度在150℃以上,将同轴电缆结构的表面加热到120℃-140℃之间,可以在对芯层的其他部分几乎不造成影响的情况下将ABS塑料熔融以便于刮落剥离。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金属屏蔽层通常为纯铜材质,铜质的金属屏蔽层在120℃-140℃的温度下暴露于空气中容易氧化发黑,影响金属屏蔽层性能。所以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将除去ABS密封层和包覆护套的工序置于惰性气体气氛环境中进行,避免金属屏蔽层氧化。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金属屏蔽层外包覆一层密封层,可以有效延长同轴电缆结构的存放时间,提升了使用的灵活性,同时也避免了氧化变质甚至报废情况的发生,节约了物料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同轴电缆结构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刮除设备上的刮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刮板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同轴电缆结构的使用方法流程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使用方法流程图。图中各附图标记为:1、导体线芯;2、绝缘发泡层;3、金属屏蔽层;41、第一包覆层;42、第二包覆层;5、密封层;6、同轴电缆结构;7、刮板;71、开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详细描述。请参考图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同轴电缆结构,由内至外依次为导体线芯1、绝缘发泡层2和金属屏蔽层3;导体线芯1和绝缘发泡层2之间设有第一包覆层41,第一包覆层41为PE材质的包覆层;绝缘发泡层2和金属屏蔽层3之间设有第二包覆层42,第二包覆层42为PE材质的包覆层;金属屏蔽层3外包绕有一层密封层5,密封层5为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塑料材质,密封层5的厚度在15-20μm之间。在金属屏蔽层3包覆完成后再在外侧包覆一层塑料密封层5进行密封,使金属屏蔽层3和空气完全隔绝开,即使存放较长的时间也不会发生氧化锈蚀,保证了同轴电缆的信号传输质量。因为ABS耐候性不佳,通常不会选作护套的材料,但作为收卷存放时的临时密封层,密封时间相比于使用寿命来说相当短,且存放环境多为厂房仓库,其密封和抗老化性能完全可以满足需要。作为一种实施例,第一包覆层41厚度在15-20μm之间。作为一种实施例,第二包覆层42厚度在35-40μm之间。第二包覆层42比第一包覆层41更加原理导体线芯,圆周表面拉伸张力也更大一些,因此裹覆上去的第二包覆层42的厚度大于第一包覆层41的厚度。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上述的同轴电缆结构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PE在第一包覆装置中加热熔融并注入第一包覆装置上的包覆模具中;导体线芯1匀速穿过第一包覆装置,表面裹上PE材质的第一包覆层41;导体线芯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同轴电缆结构及其制造和使用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同轴电缆结构,由内至外依次为导体线芯、绝缘发泡层和金属屏蔽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线芯和绝缘发泡层之间设有第一包覆层,所述第一包覆层为PE材质的包覆层;所述绝缘发泡层和金属屏蔽层之间设有第二包覆层,所述第二包覆层为PE材质的包覆层;所述金属屏蔽层外包绕有一层密封层,所述密封层为ABS塑料材质,密封层的厚度在15‑20μm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同轴电缆结构,由内至外依次为导体线芯、绝缘发泡层和金属屏蔽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线芯和绝缘发泡层之间设有第一包覆层,所述第一包覆层为PE材质的包覆层;所述绝缘发泡层和金属屏蔽层之间设有第二包覆层,所述第二包覆层为PE材质的包覆层;所述金属屏蔽层外包绕有一层密封层,所述密封层为ABS塑料材质,密封层的厚度在15-20μm之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电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包覆层厚度在15-20μm之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电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包覆层厚度在35-40μm之间。4.一种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同轴电缆结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PE在第一包覆装置中加热熔融并注入第一包覆装置上的包覆模具中;导体线芯匀速穿过第一包覆装置,表面裹上PE材质的第一包覆层;导体线芯穿过冷却装置,PE材质的第一包覆层冷却固化;绝缘发泡塑料加热熔融,再由气泵打入惰性气体的气泡后,通过螺杆搅拌并输送进挤塑装置,PE加热熔融并注入技第二包覆装置中,导体线芯匀速运动依次穿过挤塑装置和第二包覆装置,表面包裹上发泡绝缘层和第二包覆层;导体线芯穿过冷却装置,PE材质的第二包覆层和发泡绝缘层冷却固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醒东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富通电线电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